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昌都地区川西云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川西云杉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用样地调查实测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并绘制胸径、树高、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其生长规律。树龄<25a时,即幼龄林时期川西云杉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25a后胸径、树高及材积的生长相对稳定,但仍维持了较高生长速率。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30年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量在第45年最高;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高点一般比胸径相应的推迟20a。从材积生长规律上来看,川西云杉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仍有上升的趋势。鉴于其数量成熟龄出现较晚,在生产经营中应适时的采取间伐抚育,以保证林分的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构树天然林生长规律,为野生构树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对河南伏牛山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16年生野生构树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19.55 cm、10.2 m与0.14414 m3;其年均增长量分别为1.222 cm、0.638 m与0.00901 m3;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均在6年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6~9年生相交,此时为胸径数量成熟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年均生长量均在3年生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6~9年生间相交,此时为树高数量成熟龄;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材积生长率在12年生时开始稳定,胸高形数在10年时基本稳定.早期构树高生长速度快,胸径增长量大,易于成林;天然林材积的增长量明显,并随树龄的增加呈现规律的递增趋势.[结论]构树可作为木本饲用植物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杉木与峦大杉人工混交林试验样地数据,以及杉木树干解析资料,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8年生时达到最大,为1.00m/a;树高平均生长量在幼林时期较大,在2年生和4年生时分别是1.75、1.20 m/a,4年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逐年平稳降低趋势。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前后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在4年生、16年生和22年生,其连年生长量分别达到0.74、1.27cm/a和0.70 cm/a;胸径平均生长量变化平缓,2次出现高峰值分别在18年生、22年生,其值均为0.61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20年生,为0.003 16 m3/a,22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为0.001 03 m3/a;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接近24年生时相交,表明此时的树龄为杉木的数量成熟龄。利用Mat Lab软件,拟合了杉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好、精度高,拟合的数学模型可作为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法调查林龄为31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解析木资料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绘出华北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曲线图,揭示华北落叶松在六盘山区的生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随着林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明显的波浪型增长趋势,胸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6年;第7年时,胸径生长量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华北落叶松树高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4年,第12年时,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材积连年生长量快速生长期主要集中于12-29年,材积生长量保持在0.007~0.031 m3;第29年时,达到材积生长量的最高峰.材积连年生长量的快速生长期较胸径连年生长量、树高连年生长量迟.第11年、14年时,林分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均有明显下降,可将第11-14年,定为对华北落叶松开展首次抚育间伐的最佳时间段,之后应当按森林经理期5~8年,定期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开展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以保证其胸径、树高的正常生长.华北落叶松为早期速生型树种,其材积生长率曲线随着林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南平人工林与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1425株.hm-2、18.30 cm、16.20 m和0.19736 m3;天然林中9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40.20 cm、19.50 m和0.91212 m3。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生长量远高于同龄天然林,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高峰均比天然林早,峰值也比天然林大。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早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量大,99年生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高于人工林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是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53.40 cm(去皮26.3 m和2.5523 m3胸径在第1~9 年生长 缓慢第10~55 年进入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第54~55 年之后生长明显降低第9~ 34 年为树高生长的快速期连年生长峰值出现在第19 年,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4~35 年之间。材 积的连年生长在第1~11 年增长十分缓慢,材积累积量仅为0.0215 m3仅占总材积生长量的0.84%,第11 年之后材 积的增长迅速增加,第48 年时达到最大值0.0802 m3/年直到第68~69 年材积生长达到数量成熟经拟合的生长模 型有很高的精度其中胸径树高以及材积分别以威布尔模型、理查德模型和威布尔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8.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三明对临近的、土壤肥力相近的33年生福建柏与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蓄积量福建柏人工林分别为975株/hm^2,21.6cm,21.37m,420.7m^3/hm^2;而杉木则分别为1117株/hm^2,23.3cm,21.89m,488.7m^3/hm^2.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于杉木.福建柏在幼林阶段生长慢,但在成林阶段连年生长量超过杉木.福建柏10年生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杉木,10年生后连年生长量逐渐增加,树高、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在15,18,19年生时超过杉木,33年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是杉木的1.20,1.35和1.50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广西平果县海明林场23年生大叶栎人工纯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2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9.4 cm、20.4 m、0.3261 m3。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速生期分别为2~8、6~11、6~23年,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3年时仍没有相交,说明2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材积生长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大叶栎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方程分别为D=1.713 3T-0.050 6T2+0.000 7T2-1.942 2、H=1.925 7T-0.039 8T2-2.489 0、V=-0.010 4T-0.002 4T2-4.084 8e-0.005T2+0.012 7。通过拟合方程推算,大叶栎材积将于第24年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11.
团花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团花幼苗生长习性、苗木生长特性以及14 a解析木的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团花在云南西双版纳生长十分迅速,14 a团花株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55 cm.团花幼苗从子叶出现到长出第7对真叶以前(播种后19~140 d),生长较为缓慢,月均高生长约1 cm.之后(播种后140~200 d)其生长的速度迅速提高,月均高生长是17.85 cm.同时,团花在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生长最快的是8~10月份,苗高月增长量超过40 cm,生长最慢的是2~5月,苗高月增长量仅为4~6 cm,其高生长的节律变化与当地的降雨量和气温的节律变化基本吻合.在栽培后2~5 a树高生长最快,年增高2~3 m,5 a以后高生长减缓;而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3~7 a,年增粗3~4.5 cm;材积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10 a,单株材积增长约0.2 m3,10 a以后逐渐减少,其增长仍在0.15 m3以上.说明团花具有生长快速的特点,而且衰老也比较缓慢,它既适宜于快速提供一定径级的小木材,而且也适宜于培养大径级的木材.  相似文献   

12.
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为西南桦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定点定株连续观察法研究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五岭林场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5a生西南桦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达到19.7m、20.2cm、0.315 5m^3·株-1。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随树龄增长而增大,5a生达到高峰,之后随树龄增长而下降。材积连年生长量、年均生长量分别在第5年和第13年达到高峰。材积连年生长率与年均生长率曲线在14a相交,表明西南桦数量成熟年龄为14a。西南桦林分的枝下高随树龄增长而增大,自然整枝高峰期在6~7a。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造林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为擎天树和桉树混交造林模式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固定样方方法连续3年测量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林的生长量,同时采用财务净现值法对造林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5年生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林中擎天树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3.31 m和3.04 cm,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66 m和0.61 cm;桉树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量分别为15.63 cm、17.79 m和99.00 m3/ha;混交林投资项目第5年的财务净现值为630.00元/ha,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57%,年均利润达3774.00元/ha,年均利润率为10.61%.[结论]从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量,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是较理想的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在福建明溪县胡坊镇选取4种厚朴林分进行调查,对平均木采用树干解析法取样,对凹叶厚朴与杉木、绿竹和油茶混交及其纯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凹叶厚朴混交林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第3年)比纯林早1 a,树高连年生长量(第2年)早3 a,材积连年生长量(第8~9年)早3 a,在前10 a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分别约为1.23 cm、1.42 m、0.0037 m3)始终比纯林(分别约为0.81 cm、1.00 m、0.0027 m3)大;且3种混交林直径、树高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一致,但数值存在差异:厚杉>厚竹>厚油混交林,说明凹叶厚朴与杉木混交能很好地促进凹叶厚朴的生长,混交效果最好,其次为凹叶厚朴绿竹混交林,再次为凹叶厚朴油茶混交林,最差的为凹叶厚朴纯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广东新会滩涂围垦地柑桔与花生间作、柑桔与生姜间作、柑桔单作、花生单 作、生姜单作5 种种植模式对根区土壤速效养分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院(1)5 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pH 出现分 化,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模式表现出极显著下降,其中以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pH 最低;(2)种植7 个月 后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生姜和花生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而 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5 种种植模式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均显著上升;(3)种植7 个月 后,柑桔单作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柑桔/花生、柑桔/生姜以及单作花生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柑桔/生姜 和柑桔/花生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和花生单种、生姜单种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植7 个月后柑桔/生 姜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柑桔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桔/生姜和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 钾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桔/花生根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种植期间显著上升;(5)5 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有机质 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和时间变化。由此可见,柑桔与其他作物间作对土壤速效氮、钾等养分的转化和维持有促进作 用,因而值得在该地区果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上思县平广林场连续年龄系列(1-6年)巨尾桉人工林生长量进行测定,并估算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巨尾桉连续年龄系列胸径年总生长量为4.0-15.3 cm,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为3.4、2.6 cm;树高年总生长量为5.0-19.2 m,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为4.3、3.2 m;林分立木年总蓄积量为7.7-289.7 m3·hm-2,年平均蓄积量和连年蓄积量分别为33.6、48.3 m3·hm-2。回归分析表明,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年总生长量分别与树龄呈紧密的对数和直线关系(R2=0.9638-0.9898)。因此,可根据不同树龄段估测其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年总生长量。本研究中,当林分生长至6年时,其产出∶投入=2.3∶1.0,年均纯经济收入达12246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