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西藏山地灌丛草地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集拉萨河谷海拔4000m、4300m、4600m、4900m、5100m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样品,采用两级体外消化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优势牧草的消化率不同,喜马拉雅草沙蚕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白尖苔草次之,高山嵩草、丝颖针茅、雪层杜鹃及樱草杜鹃最低(P0.01);高山嵩草的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雪层杜鹃、樱草杜鹃(P0.01)。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持续下降,而体外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青藏高原山地草地放牧管理中,应按照海拔高度进行梯次利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糙米、碎米、米糠、米糠粕和统糠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同时评估大米副产品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碳水化合物成分中纤维含量的相关性。试验分析了碎米、糙米、米糠、米糠粕和统糠的总能、干物质、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粗蛋白质以及粗脂肪含量,同时分析了5种大米副产物的淀粉含量,并以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可溶、不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以及木质素为指标对其纤维浓度进行定量。结果显示:米糠总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P<0.05),碎米和糙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米糠、米糠粕和统糠(P<0.05)。统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最高(P<0.05),而粗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碎米和糙米淀粉含量大于80%,米糠和米糠粕淀粉含量低于27%,统糠淀粉含量最低,但粗纤维含量最高。米糠粕中阿拉伯糖和糖醛酸含量高于其他大米副产物,而统糠木糖含量最高,米糠中木糖的含量只有0.01%。碎米和糙米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大米副产物(P<0.05),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不溶性非纤维多糖、纤维素、非淀粉多糖、可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和粗纤维含量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效应(P<0.05)。结论:除了统糠主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组分外,其他大米副产物的多糖成分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大米副产物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Moench’)和玉米(Zea mays ‘Linn’)在青海不同海拔生态区及甜高梁不同刈割次数的植株养分含量,以3个甜高梁和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整株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生态区甜高粱的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糖含量均高于玉米,而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低于玉米;海拔1850~1990m甜高粱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磷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P<0.01).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养分含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第1次刈割甜高粱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和钙含量最高;对照(不刈割)无氮浸出物、磷和糖含量最高.表明甜高粱是优质饲料作物,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Moench’)和玉米(Zea mays ‘Linn’)在青海不同海拔生态区及甜高粱不同刈割次数的植株养分含量,以3个甜高粱和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整株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生态区甜高粱的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糖含量均高于玉米,而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低于玉米;海拔1850~1990 m甜高粱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磷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P < 0.01)。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养分含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 < 0.01)。第1次刈割甜高粱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和钙含量最高;对照(不刈割)无氮浸出物、磷和糖含量最高。表明甜高粱是优质饲料作物,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海拔对西藏地区4种主要饲料秸秆(青稞、玉米、燕麦和油菜)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对生长在不同海拔(3000~4300 m)的4种作物秸秆中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粗蛋白在青稞秸秆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玉米和油菜秸秆中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燕麦秸秆中含量变化无规律性;可溶性糖在这4中秸秆中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在青稞秸秆中含量变化无规律性,在玉米和燕麦秸秆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油菜秸秆中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酸性洗涤纤维在青稞秸秆中显著增加(P0.05),在玉米、燕麦和油菜秸秆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说明,海拔对秸秆中粗蛋白、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同一种作物秸秆,海拔对不同营养组分的影响不同,对同一营养组分,除可溶性糖外,海拔对不同种作物秸秆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36个燕麦品种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天祝高寒草甸区36种不同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叶片、籽粒和茎秆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磷、钙、粗纤维、中性纤维和酸性纤维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36个燕麦品种叶片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和钙含量显著高于籽粒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6.36%、9.28%、19.82%、13.71%和0.25%;籽粒中粗脂肪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4.48%和0.25%;茎秆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种子(P0.05),平均值分别为35.62%、65.18%和56.40%。总之,36种燕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高低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种蒲公英中营养价值的高低,为蒲公英属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蒲公英属的斑叶蒲公英、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绯红蒲公英和红梗蒲公英叶片为试验材料,定量分析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蒲公英叶片中,斑叶蒲公英的粗脂肪(4.78%DW)、粗蛋白质(20.27%DW)和可溶性糖(24.91 mg/g FW)含量最高;红梗蒲公英的可溶性蛋白(8.17 mg/g FW)和氨基酸(24.67 mg/100 g FW)含量最高;中亚蒲公英酸性洗涤纤维(30.66%DW)、含水量(74.16%FW)和维生素C(47.96 mg/100 g FW)含量最高;绯红蒲公英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88%DW)较高。综合评价中红梗蒲公英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低,蒲公英8种营养物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中性洗涤纤维,其次是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差的是粗蛋白质。结果提示:红梗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高,其后依次为阿尔泰蒲公英、绯红蒲公英、斑叶蒲公英和中亚蒲公英。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宁夏银川、吴忠种植的苜蓿草捆为研究对象,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质量分级评定的研究。试验通过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水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8种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计算相对饲喂价值。以粗蛋白质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对苜蓿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苜蓿营养指标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新疆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天然放牧草场营养成分,确定不同草地类型放牧家畜的补饲量,试验采集了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海拔、不同草地类型、不同区域草地上的混合牧草,同一草地类型山地草甸7种不同牧草,以及不同海拔同一种牧草伊犁绢蒿进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1)不同草地类型牧草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山地草甸草原以上的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占干物10%以上,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总体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也升高|(2)同一草地类型(山地草甸)上4个科7种牧草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豆科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钙(C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粗脂肪(EE)及磷(P)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 < 0.01)|禾本科牧草DM、CP差异不显著,其他化学成分都差异明显|(3)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的天然牧草CP要显著高于巩留县和察布查尔县(P < 0.01),且Ash、Ca、P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无论营养价值还是适口性,都表现为较高海拔地区的牧草饲用价值较高|(4)同一气候期高海拔生长的伊犁绢蒿,其CP和P含量高,粗纤维、EE含量低。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新疆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夏季放牧高寒草甸在CP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而纤维含量显著下降|在同一草地类型上红三叶、黄花苜蓿等豆科牧草营养价值要高于其他典型草种类|特有牧草伊犁绢蒿随海拔升高营养价值有所提升。 [关键词] 新疆伊犁河谷|山地草地|天然牧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和不同品种谷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花生秧和不同养殖场的玉米秸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地区花生秧粗蛋白质含量为7.88%~8.7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67.25%~77.7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7.04%~68.69%;不同养殖场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为5.13%~6.8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1.68%~80.7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0.22%~54.39%;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6.35%~9.6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12%~67.2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5.28%~47.21%;不同品种去穗谷草粗蛋白质含量为3.90%~7.2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7.03%~82.9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1.28%~59.59%,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12.0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3.4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6%。综上所述,不同地区来源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等常规饲草营养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去穗谷草营养含量也存在差异,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去穗谷草。  相似文献   

11.
山蚂蝗营养价值随生育期变化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山蚂蝗亚族(Subtrib.Desmodiinae)中3个属6个种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及单宁含量,以探讨其养分含量随生育期推移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不明显的波浪型变化趋势,粗灰分含量在生育期内虽有所波动,但无一定规律性;除卵叶山蚂蝗(Desmodium ovalifolium)外,单宁含量随生育期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山蚂蝗营养价值变化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紫花苜蓿皇冠为试验材料,对比了以不同分层刈割高度收获的上、下两部分植株在生物量与营养物质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分层刈割高度收获的紫花苜蓿,得到的上部分植株比下部分植株叶茎比高,粗蛋白质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即上部分植株品质优于下部分。随着分层高度比的升高,上部分生物量减少,下部分生物量增加,分层收获得到的上、下两部分部分植株的叶茎比均升高,粗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降低,即上、下两部分品质均变好。  相似文献   

13.
收割时期和收割高度对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明确收割时期和收割高度对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山农22号小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3个成熟期进行不同收割高度的取样。收割时期分别为蜡熟期的倒数2周、1周和0周;收割高度分别为距离地面5cm、10cm和15cm。结果表明,收割时期和收割高度均影响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小麦秸秆中可溶性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随收割时期的推迟显著下降(P<0.05)。随着收割时期的推迟,小麦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升高(P<0.05),钙和磷含量逐渐降低(P<0.05)。小麦秸秆中粗蛋白质、钙和磷含量随着收割高度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因此,为了获得质量较高的小麦青贮,需要在小麦蜡熟期倒数第2周,在距离地面15cm的高度收获小麦秸秆。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和不同放牧时期对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牧草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牧草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含量影响较大(P<0.05);对牧草粗蛋白、钙、磷含量的影响较少(P>0.05);放牧时期对牧草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灰分、钙、磷含量的影响较大(P<0.05);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较少(P>0.05).  相似文献   

15.
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高寒混播草地牧草营养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牧草总能和粗灰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蛋白质、磷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粗纤维、钙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牧时间对粗蛋白质、粗纤维、钙、磷、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放牧区牧草平均总能和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粗蛋白质和粗纤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雨淋时间、添加剂和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和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雨淋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上升(P0.05)。制作青贮时,添加甲酸组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添加乳酸菌+蔗糖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效果最好。调制干草时,烘干处理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晒干和阴干处理(P0.05),烘干方式最好。  相似文献   

17.
6种优势固沙植物饲用养分含量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种优势固沙植物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适宜于家畜饲养的要求,是我国西部沙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优质饲草资源。3种岩黄芪全株及新生枝条以生长初期营养价值最高,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粗蛋白质、磷元素含量下降,纤维性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则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岩黄芪属植物钙含量在生长季节递增,呈浓缩型;磷含量递减,呈稀释型。钙磷比呈增大趋势,在果后营养期超出7:1的家畜耐受极限,因此在饲料配制时应添加适量的磷以调节其钙磷比。3种岩黄芪的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家畜的营养、生物量和采收加工等综合因素考虑,采收季节以6月底~7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制剂对雏鹅饲粮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 研究纤维素酶制剂对雏鹅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纤维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 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也有升高的趋势(P>0 05)。其中以2 000U/g和4 000U/g组最为显著, 粗纤维表观利用率提高了43 18%, 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质分别提高了35 43%、46 51%、8 08%、18 92%。在本试验条件下, 纤维素酶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 1%, 活性为2 000U/g。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盐碱土地,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试验采用3个密度水平,在轻度碱地对3个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青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未出现随着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而下降的趋势;而不同品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密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中原单32和龙巡32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中北410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沙柳的利用开辟新途径。试验按不同沙柳比例(36.44%和67.08%)调制成2组混合发酵饲料,分别用FF1和FF2表示,在各组中添加等量的复合菌剂,考察发酵饲料在贮藏1、3、5、7、10、12、15、22、30、45和60 d时,沙柳混合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干物质、有机物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并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 P<0.05);粗蛋白质含量在贮藏过程中略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 P>0.05)。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均显著升高( P<0.05)。2组发酵饲料之间的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均差异显著( P<0.05)。由此可见,按沙柳不同比例调制的2种发酵饲料配方,经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综合各项指标,确定在贮藏30 d后沙柳混合发酵饲料营养成分趋于稳定,且FF1组的营养品质优于FF2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