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1.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白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办法是每立方米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1克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2.
<正> 1 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所致。病鱼可见有1mm以下的小白点,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表皮腐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此病在水温15~25℃时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①采用生石灰清池(每667m~2水面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鱼种消毒,杀灭残留在池塘中的病原体。②用福尔马林每1m~3水体用约15~25g,兑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共泼2~3次。  相似文献   

3.
泥鳅养殖成功与否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现就泥鳅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1 红鳍病 又名赤鳍病、腐鳍病.对泥鳅危害大,大多由细菌引起.泥鳅被感染后,鳍、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红症状,有些则有出血斑点、肌肉腐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孔雀石绿消毒.治疗可用每立方米水10g四环素浸洗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氯霉素做成药饵投喂;也可用每立方米10~20g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浸泡病鱼10~20分钟,或用每立方米水溶解20g呋喃奈斯,药溶15~20分钟,或用0.04%(药物占泥鳅体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调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10&#215;10^-6浓度的漂白粉浸浴。(2)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215;10^-6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投喂磺胺作药饵。  相似文献   

5.
1.出血病。危害对象为草鱼。“红肌型”症状: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轻微出血,但肌肉充血明显,全身肌肉呈深红色;“红鳍红鳃盖型”症状:病鱼的口腔、下须、鳃盖、眼眶四周以及各鳍的基部明显出血;“肠炎型”症状: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防治方法:①用0.6mg/kg敌菌灵(外用)全池遍洒。②用0.7mg/kg硫酸铜全池遍洒,连施两天。②大黄(口服)与饵料混合投喂,每万尾鱼种用大黄粉剂0.25—0.5公斤。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6年的虹鳟引种试验中,观察到虹鳟细菌性鳃病、烂鳍病、孤菌病、疖疮病、小瓜虫病,现将观察和治疗情况分述。  相似文献   

7.
鲟鱼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鲟鱼病害的防治技术,包括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肠炎病、肿嘴病、烂鳃病、肤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气泡病、肝性脑病、心外膜脓肿、大肚子病、蛀鳍病等病的防治,以供鲟鱼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1.水霉病。霉菌似灰白色棉絮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②在捕捞和投放、搬运过程中切勿使鱼体受伤。③用0.04%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赤皮病。病鱼体表出血,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鳍基充血,末端腐烂,伴有肠道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①在放养及捕捞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05,(9):39-39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1、亲鱼常见病及防治(1)弧菌病病原为溶藻弧菌。鱼患病时,行动迟缓,经常游出水面,摄食量降低或不摄食;尾鳍、腹鳍、背鳍的末端充血、发炎,鳍间组织逐渐散开,严重时鳍条溃  相似文献   

10.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1.赤皮病.此病由于捕劳、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池塘在冬春季节会爆发鲫鱼溃烂病。病鱼眼珠突出,体表局部有竖鳞、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和溃烂现象,有的体表伤处有水霉寄生,有的蛀鳍明显,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13.
正1.水霉病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在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后极易感染。防治:(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浴病鳅5~10分钟。2.烂鳍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1)用漂白粉泼洒全池,用量1毫克/升。(2)用菌特灵按0.04%的比例拌饲料连喂3天。3.寄生虫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中打转,体表黏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所致。防治:  相似文献   

14.
1.赤皮病也叫赤皮瘟,由萤光板毛杆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发炎出血,鳞片脱落,鳍基部充血,呈现块状红斑。主要危害草、青鱼。防治方法:(1)给鱼口服磺胺噻唑,第一天每50公斤鱼用  相似文献   

15.
<正> 1 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g/m~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g/m~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 水霉病:病鱼的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最后使鱼体组织坏死,负担过重,流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16.
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现就其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赤鳍病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①避免鱼体受伤,鱼苗放池前应用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②病鳅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③用10毫克/升的四环素浸泡一昼夜,或在饲料中混合氯霉素投喂.……  相似文献   

17.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生病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因而治疗也较麻烦,所以在治疗上要有针对性并做出正确的诊断。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一、鱼苗阶段常见疾病 1.肠炎病:病鱼腹部膨大,腹部两侧有红斑,有“柱鳍”现象,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肛门红肿外突,鱼体变黑,离群独游。剖检可见腹腔积水,肠道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脱落。  相似文献   

19.
鳗鲡又称河鳗、风鳝、白鳝,是降河入海的洄游性鱼类,其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如下。一、赤鳍病1.症状 病鳗于池边缓游,胸鳍充血发炎,继而肛门红肿,腹部皮肤具点状出血,有时下鄂亦具出血点,常伴有臀鳍充血症状。此外,经常可见肝脏淤血呈斑纹和胃充血发红。病情发展下去,还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红鳍东方鲀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其病害频发,其中以盾纤毛虫病尤为典型。本文就12种中草药制剂(命名为HD1—12)对红鳍东方鲀盾纤毛虫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中药制剂对盾纤毛虫杀灭的体内和体外试验,筛选出了杀虫效价最高的抗红鳍东方鲀盾纤毛虫中草药HD4。以1∶500的药物剂量,每天添加HD4中草药浸泡,连续施用3 d,红鳍东方鲀盾纤毛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