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14,(2):57-57
<正>我国首部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学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甘藏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分别就学习贯彻《条例》作了部署。甘藏春指出,《条例》致力于解决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环境保护不够协调、畜禽养殖者的污染防治义务不够明确、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规范和要求不够具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我国首部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条例》致力于解决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环境保护不够协调、畜禽养殖者的污染防治义务不够明确、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规范和要求不够具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各地农牧部门大力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水平,加大沼气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狠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规模养殖污  相似文献   

3.
<正>《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首要来源。条例从规划入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规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就《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农村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导致农村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呈现一定的特点,也存在诸多问题。新颁布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似乎并未给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太大改观。在阐述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后,细致分析了导致污染现状的原因,最后结合《条例》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南省畜禽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贴的微观受益主体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贴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贴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补贴增加养殖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养殖规模、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了解程度、生态环境评价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服务供给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贴满意度。提出了拓宽补贴范围、丰富补贴方式、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和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服务覆盖率等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贴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5,(8)
<正>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其内容共有25条。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首要来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2,(8):8
国务院法制办7月5日公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依法进行环评,环评文件要包括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同时授权环保部、农业部确定需要进行环评的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范围和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建设废弃物贮存设  相似文献   

12.
畜禽养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将于2017年进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其中将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源,并将建立畜禽养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以科学估算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详细分析畜禽养殖管理GIS的空间数据源的类型,分为养殖单位信息、规划因子地理信息、专题地理信息、底图矢量地理信息和底图栅格地理信息;然后分析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最后讨论设置空间坐标系的方法,可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畜禽养殖GIS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灌云县是畜禽养殖大县,传统养殖以生猪、禽类、肉牛、奶牛、肉羊为主,县内既有规模养殖场(户),也有散养户,由于养殖量大,每天都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加快推进全县畜禽污染处理,有利于我县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生态和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抓紧抓好畜禽资源化利用工作,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是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历,对砚山县畜禽资源化利用情况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进一步搞畜禽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1砚山县畜禽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1.1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情况近年来,砚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污染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落实畜禽养殖业减排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东开始启动实施"畜禽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及生态养殖模式示范推广项目"项目。  相似文献   

16.
张钊  尤涛 《新农业》2023,(19):55-56
<正>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公布,畜禽养殖业坐实水污染物主要结构性来源,全年畜禽粪尿产生量4.06亿吨,占全国排放COD的41.9%。紧迫的治污压力一定程度加速了国家层面第一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坚持以环境监管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强调以奖惩并举、注重激励促进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利用,即“双向驱动”的防治策略。2023年是《条例》施行的第10年。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专家们普遍认为,条例的颁布将大力提升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整体水平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环境保护工作。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推动《条例》的实施,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政策的交流,加强对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的支撑。拟定于2014年9月份在湖北荆门举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2014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系统总结分析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和形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预防为主、利用优先,因地制宜、分类管控,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的原则,对"十二五"时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0.
蒙城县是安徽省畜禽养殖大县之一,“十四五”期间面临着艰巨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本文在分析蒙城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思想认识,科学编制《2021—2025蒙城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执法;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推进蒙城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