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色贸易措施是当前农产品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大陆和台湾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重大。因此,分析两岸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措施的原因,将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大陆和台湾的农产品出口。该文分别介绍了大陆和台湾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措施的概况,并从内在、外在两方面分析了大陆和台湾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措施的原因;随后,通过对比大陆和台湾应对绿色贸易措施,发现两岸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不仅所受到的绿色贸易措施的情况有所区别,而且目前采取的应对举措也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建立出口农产品信息咨询系统、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和建立应急处理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23-125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以及贸易自由化在全球发展程度的扩大,一些传统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减少了,新兴的一种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补贴、绿色关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了当今全球贸易发展的拦路虎。绿色贸易壁垒名义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且相对于传统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结合实际,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现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带动,而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则严重制约了日本对中国出口扩张;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贡献较低,甚至在日本对中国出口中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两国应依据消费需求调整出口结构;加强农业合作和交流,扩大互补性农产品出口;推进中国农业生产标准化,转变农产品竞争力要素;推动FTA谈判,提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入世5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农产品贸易从颇差转变为逆差,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进口资源性和原料性农产品。中国农产品贸易遭遇到关税、非关税等贸易壁垒,贸易环境相对不利。提出了改善贸易环境、改革贸易管理体制、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入世过程中农产品贸易问题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与难点。在享受WTO带来的权利、益处的同时,也必须信守诺言,认真地履行义务,接受自由竞争下的压力与挑战。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从农产品结构调整、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拓展、农产品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应对绿色堡垒、提高质量加快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促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农产品卫生安全及质量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日本、欧盟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现状,指出了美国、日本、欧盟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卫生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等方面应对美国、日本、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遵照WTO的规定,通过农业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保险、提供公共服务等措施推动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促进政策并总结其特点,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8.
李玲  任大廷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51-2156
近年来,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TBT)越来越苛刻,给我国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日本TBT给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中日大葱贸易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TBT短期内会阻碍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受损;中期内会导致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竞争力下降;但长期来看,日本TBT会促进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产生贸易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农产品出口难度不断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2009年WTO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数据和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数据为基础,重点梳理了WTO各成员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出口受阻的类型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采用1996—2015年中国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HS6位码数据,使用Kaplan-Meier的非参数估计法考察了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并使用半参数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贸易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4年,出口贸易关系超过4年后生存概率明显降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产品的出口额、竞争力、日本的人均GDP和港口建设显著降低了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2)日本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关税水平、日元升值都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失败概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保障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合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其向世界贸易组织( WTO)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为研究视角,结合近年中国农产品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4个主要出口市场的受阻情况,分析了上述4个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特点.分析显示,中国出口上述市场农产品相似度高,受阻严重的产品类型也很相近.4大市场均非常重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效用,但在具体采用中各有侧重,布局实施各具特点.相关的通报内容分析也进一步印证了现实中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进口国开始通过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产品执行严格标准,导致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仅次于汇率、关税的第三大贸易障碍,影响中国产品出口,而中国新疆农产品由于出口市场较集中,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不高,更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新疆农产品贸易受阻。本文基于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和制约原因进行分析,由此针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罗万纯  刘锐 《农业展望》2010,6(4):41-44
利用2000~2009年农产品贸易数据,从洲别、国别和省别情况,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区域格局的现状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产品贸易区域格局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比较集中,主要出口到亚洲,但进口比较分散;中国主要向中国香港出口小麦,向韩国出口玉米,向日本出口大豆和棉花;中国主要从泰国进口大米,从加拿大进口小麦,从美国进口玉米、大豆和棉花,从古巴进口食糖;中国主要从广东、山东等地区进出口农产品。展望未来,运输成本、中国和贸易对象国贸易协定、贸易对象国农产品生产状况、中国和贸易对象国贸易关系以及贸易省或地区区位优势等因素将影响着中国农产品区域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功签署,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带到了新的高度。本文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构建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究了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贸易拓展空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优势下降所致。中国与进口国的经济规模、语言以及进口国的人口规模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地理距离和中国的人口规模对农产品出口有阻碍作用。进口国的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对贸易效率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成本和政府监管水平显著抑制了贸易效率的提升。中国对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整体呈递减趋势,对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还存在较大的贸易拓展空间。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释放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5.
白描  田维明 《农业展望》2010,6(4):45-49
在对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资料,测算出1992-2008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分类及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结合当前3国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发展情况,得出结论:虽然目前这3个国家的农产品整体上产业内贸易程度并不高,但是产业内贸易现象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日、韩的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出口优势显著;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双边有44种农产品具备明显的互补性,中国对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不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总量上都具备较大的扩展空间;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新形势下推动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和中国农业自身的不足,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严峻挑战,出现了农产品遭到反倾销诉讼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上涨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国外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产品出口的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其他国家的严格标准,更使其雪上加霜。因此,中国农产品必须实施一定的改革措施,如农产品贸易保护从边境保护向国内保护转换,合理选择保护对象,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9.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已40周年,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两国都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展迅速.首先阐述了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基本特征与贸易结构,接着利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性整体较弱,仅在几类农产品中存在竞争.因此中国应该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对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建新 《农业展望》2009,5(5):30-32
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食品安全风波等复杂贸易环境下,2008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幅下降:主要出口省(市、自治区)对日出口多呈下降态势;主要出口方式普遍下降,进料加工跌幅最深。自日本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延续2007年跌势,蔬菜种子跃居进口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