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格平 《广西蚕业》1999,36(4):54-55
分析了在蓖麻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暴发的5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冬杰 《广西蚕业》1994,31(1):63-64
蓖麻蚕幼虫喜爬,成虫善飞,容易逃逸,所以给制种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操作不当.制种工作往往就会失败。我们在多年繁育蓖麻蚕的工作中.总结了一套比较经济而实用的制种方法,抓住了制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措施,繁育工作进行得一直比较顺利.  相似文献   

3.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功被引进我国。由于蓖麻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继家蚕和柞蚕之后在国内有着较大饲养规模的泌丝经济昆虫。回顾了蓖麻蚕在我国的休眠及食性驯化过程、蓖麻蚕的遗传育种研究,汇集了一套蓖麻蚕饲养及消毒防病技术,总结了蓖麻蚕产业的发展概况,对蓖麻蚕的综合利用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行了小结,旨在为中国蓖麻蚕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提出在当前严苛的耕地保护制度下,适度发展蓖麻蚕产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建议参照家蚕的“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蓖麻蚕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兰桂莲 《广西蚕业》1998,35(1):30-33
我市养蚕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代就有种桑养蚕的习惯,但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致使蚕业生产一落千丈,我市种桑养蚕就此消失。60年代为发展蓖麻蚕,建立了市蚕种站,1968年开始恢复桑蚕,鼎盛期的1973年,全市桑园面积2668多公顷,年产茧30多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蓖麻(木薯)蚕绢丝市场看好,我区蓖麻蚕生产处于恢复发展时期,为了便于广大蚕农掌握蓖麻蚕(木薯蚕)的饲育技术,我们约请从事蓖麻蚕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根据1988年辅的《木薯蚕(蓖麻蚕)生产技术》,重新编写了“广西蓖麻蚕(木薯蚕)饲育技术要点”,供从事蓖麻蚕生产的蚕业辅导员和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蓖麻蚕是一种资源昆虫,因喜食蓖麻叶而得名。茧呈榧子形,顶有孔,色白,是绢纺的好原料。 饲养蓖麻蚕有许多优点:一是可以把饲养蓖麻蚕与种植蓖麻籽结合起来,促进蓖麻籽的生产;二是蓖麻蚕除食蓖麻叶外,也可食木薯、臭椿等树叶,饲料丰富;三是蓖麻蚕的饲养时间短,从孵化到结茧,只有18d左右,一年可连续饲养多次;四是蓖麻蚕一生需饲料很少,每条蚕一生只吃不足5g的蓖麻叶;五是蓖麻蚕的生活力强,不易染病,管理也比较简单。因此,对蓖麻蚕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饲养。 蓖麻蚕的饲养管理方法,大体上和桑蚕相同。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我场成立已40多年,早期主要从事蓖麻蚕的原种和普通种生产,70年代中期后一直从事桑蚕普通种的生产经营.4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具备年生产普通种20万张、冷藏处理蚕种25万张的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蚕种生产经营中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和质量意识,制订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培育品牌蚕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场培育的"玉宝"蚕种质量稳定,深受区内外蚕农的信赖.在蚕种生产规范化管理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蓖麻蚕是广食性绢丝昆虫,除食用蓖麻叶外,还有许多其它代用饲料。印度饲养蓖麻蚕已有300年的历史,对饲料资源研究较早,较有实用价值的饲料有:鼠李科枣树、大朝科珊瑚树、夹竹桃科素馨、五茄科火通木、毒空木等。我国自50年代引种饲养蓖麻蚕后,对其饲料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952后朱洗等试验可用蒲公英、野蓟、飞轻叶作为蓖麻蚕冬天的代用饲料;1956年邓启辉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1959年许松生试验可用扁蓄饲养蓖麻蚕;1962年李忠恺用马桑饲养蓖麻蚕成功后大而积推广;1965年王天子试验可用香樟叶作为蓖麻蚕的代用饲…  相似文献   

9.
蓖麻蚕的饲养及利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蚕业大国,作为传统的多种经营项目,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蓖麻蚕是我国第三大绢丝资源,同桑蚕、柞蚕一样,蓖麻蚕的生产开发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才能持续、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磨长寅 《广西蚕业》2001,38(2):49-50
本根据蚕种生产的特点以及蚕种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蚕种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指出了实现蚕种产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国蓖麻蚕丝资源开发研讨会议纪要中国蚕学会于1994年11月13日至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县召开了全国蓖麻蚕丝资源开发研讨会。这是继1990年3月湘西蓖麻蚕专业学术会之后,四年来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而召开的一次本专业领域全国性的专题研讨会。蓖麻蚕是...  相似文献   

12.
蓖麻蚕是继桑蚕、柞蚕之后,在我国形成产业的绢丝昆虫。蓖麻蚕原产于印度,20世纪40年代引进我国,初期因未掌握共生活习性与饲养繁殖方法而导致饲养失败。1951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基本解决了蓖麻蚕在我国不同地域越夏、越冬及品种选育、保存、消毒防病、大规模饲养,制种繁育等关键的技术问题,为以后大规模开发蓖麻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蓖麻蚕丝胶的溶解特性与组成结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家镛  吴冬秀 《蚕业科学》1994,20(3):166-170
对蓖麻蚕丝胶的化学组成与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蓖麻蚕茧丝中丝胶的难溶性与其丝胶包含着丰富的茧丝蜡和单宁物质有密切关系,而蓖麻蚕丝胶分子的聚集态结构的存在形式对其丝胶溶解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化蚕种冷库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设施设备、技术措施、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四方面进行阐述,为蚕种冷库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降低蓖麻蚕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从1990年开始,进行蓖麻蚕饲养方法及简易上簇(制作平板丝)方法的研究,现将平板丝制作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智毅 《广东蚕业》2000,34(2):27-30
将从野外采集到的大乌Jiu蚕与蓖麻蚕桂虎斑品系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后代出现较大的变异。幼虫出现青皮性状、无茧油,成虫鳞毛褐黄色,偏向大乌Jiu蚕的性状;无茧柄,成虫翅斑等偏向蓖麻蚕的性状,而茧色、茧型、茧绵、茧壳硬度、茧大小等均异于蓖麻蚕,居于父母本之间。由此认为远缘杂交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蓖麻蚕是一种杂食性绢丝昆虫,可以取食蓖麻叶、木薯叶、臭椿叶、鹤木叶、马桑叶、乌桕叶、蒲公英叶等等.这是饲料植物很早就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就是野生的饲料植物分布也很广,遍及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因此,饲养蓖麻蚕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不需要专为饲养蓖麻蚕而种植饲料.这是饲养蓖麻蚕的有利之处.但是,蓖麻蚕目前还不能缫丝,只能用作绢纺原料,所以经济价值不高,这一直是蓖麻蚕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蓖麻蚕茧工艺性能,我们自一九七○年以来,对不同蓖麻蚕品种作了丝质普查,又对用不同饲料饲养的蓖麻蚕茧丝质作了初步调查比较,期望能为改进蓖麻蚕茧经济性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现将试验结果概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西蚕业》1995,32(2):48-48
吉林省蚕业研究所陈凯、刘桂兰等为研究蓖麻蚕种自繁解决早春饲辩问题,利用当地蒿柳发芽早、易栽植、分布广、生长快等特点,进行了用其叶子作早春蓖麻蚕代用饲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与其它各类种子相比,它的生产过程复杂,品种更新周期长,对贮藏的要求高,无其它实用价值.因此蚕种的生产和销售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管理体制.90年代以来,随着蚕桑区城布局的变化造成了蚕种供求关系失衡,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蚕种产销法规滞于实践,致使近年来超越现行蚕种经营规则的非法经营活动日益猖獗.所以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快蚕种立法,加强蚕种市场管理,以维护正常的蚕种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20.
陈佑伟 《四川蚕业》2000,28(3):50-53
<正>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蚕种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蚕种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不顾蚕种生产的特殊性,无计划生产蚕种,造成蚕种的供应不足或过多;繁殖蚕种无序,使蚕种质量下降;无计划盲目引进蚕种,使劣质蚕种充诉市场,给蚕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地区间搞“小而全”封闭型蚕种生产供应体系,造成蚕种的产销秩序混乱,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