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杨是一种极耐干旱和盐碱的乔木树种。赤峰市郊区盐渍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而又缺乏改造盐碱地的造林树种,为此,我所于1985年与国营当铺地苗圃协作,进行了胡杨育苗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为本区提供了一个改造盐碱化土地优良的、有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2.
<正> 我圃1982年开始胡杨引种试验,经过两年试验证明,坝上高寒地区可以进行胡杨育苗。 为了进一步探讨在坝上大量发展胡杨的可能性,1983年冬用2年生胡杨苗,不采取任何防寒措施,进行了越冬试验和物候期观测。现将观测情况介绍如下: 一、2年生胡杨越冬观测  相似文献   

3.
1975年,由北京植物园提供火炬树种子、种根,开始在我区延安市河庄坪苗圃进行引种繁育试验。当年出苗良好,生长健壮,实生苗最高为1.92米,地径达3厘米。平均苗高1.29米,平均地径1.87厘米。1976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引种育苗试验,育苗面积扩大到1亩。实生苗最高为1.63米,地径2.17厘米,平均高1.22米,平均地径1.33厘米。亩  相似文献   

4.
胡杨(Populus eruphratica Oliv)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及宁夏的沙漠中,抗旱、抗寒、抗风沙、耐高温、耐盐碱、耐沙压,根蘖繁殖力强。1960年我们从甘肃安西引种,十几年来的育苗和栽植试验表明,胡杨完全适于我区干旱沙地和盐碱地生长。造林成活率高,在1965年连续大旱200多天的情况下,栽在地下水位很低的沙盖黄土上的胡杨成活率达84%,盐碱地成活率95%,而其他杨树的成活率最高才40%。1962年栽植在沙盖黄土上的胡杨,现在高4.7米,胸径10厘米,从1971年起已开始结实,并萌生出许多幼树。  相似文献   

5.
胡杨是干旱荒漠盐碱地植树造林的优良树种。我们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盐碱较重。一九七八年培育胡杨苗木22亩,今春又分苗移植8亩,共计30亩,共35万株。二年生苗株高平均143.2公分,根径平均0.79公分,最高215公分。二年生移植苗平均株高103.1公分,平均根径0.41公分,最高153公分。胡杨育苗的成功,为我团盐碱地造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rer.)是一种能在盐碱土壤生长的树种,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西部都有天然生长的成片胡杨林。胡杨树高可达20米,胸径40—80厘米,多分布在河谷两旁和盐碱滩地,以及沙丘间的盐碱地和轻沙地上,是绿化盐碱荒极有前途的树种。但是,由于胡杨种粒小,人工不易繁殖,对扩大繁殖区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这一抗盐性强的树种引入华北沿海,以适应沿海盐碱地缘化建设的需要,天津地区曾先后进行两次引种试验工作。一次是由天津专署碱荒造林试验组于1954年引进胡杨苗木在汉沽地区栽植,结果没有成功。另一次是1960年8月由我所分别从新疆、内蒙引进胡杨种子,在静海县良王庄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通过两年观察,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良好;1962年春季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达96.5%。并采用1年生枝条及嫩  相似文献   

7.
金乡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海拔35-39.5米。年平均气温13.2℃,降雨量一般在740毫米左右。是内陆盐碱较重的县,全县94万亩耕地,盐碱地约占32.5%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翻整地,开沟排碱,严格掌握造林季节,采用小苗造林等措施,使全县16,000多亩盐碱地营造刺槐林获得成功,2年生幼林平均高达5.2米,平均地径11.3厘米。1.深翻整地,开沟排碱。于冬季将造林地全面深翻40厘米后,每隔5米挖一条深80厘米,上口宽1米,底宽30厘米的排碱沟,筑起5米宽的台田面。翌年春季造林,每个台田面栽树2行,规格3×1.5米(见下图)。  相似文献   

8.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大队林场自一九七三年春以来,开展了毛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先后共引进广西毛竹种子4.5斤,实生苗造林和移苗68亩,支援兄弟社队苗木4万余株。一九七四年春分丛移栽的一年生实生苗,一九七五年春平均每穴长出散生态小毛竹25株(最多42株),平均高196厘米(最高278厘米),平均地围径4.4厘米(最粗7厘米),竹鞭越长越粗,新鞭向四周扩展延伸,最远的达330厘  相似文献   

9.
白城地区沙棘引种和生态功能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1973年开始小范围地引种沙棘成功以后,近几年进行了大面积的营造,全区现有沙棘林4万多亩。镇赉县大岗机械林场已集中连片的建立起1万多亩沙棘林基地。为加快我区沙棘林开发利用的步伐,我们于1987年10月中旬,对沙棘的生长情况和生态功能做了调查。据调查沙棘不仅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生长良好,而且在四个造林难度大的重盐碱地、薄层栗钙土(白干土)、山地黄沙土和沙土上,没特殊加强抚育管理,长势均好。洮南市胡力吐乡育林村,在山地黄沙土上营造的15年生沙棘林,平均树高3.5米,平均胸径6.4厘米,地径11.5厘米,长势旺盛,果实累累。镇赍县大岗机械林场在 pH 9.2,含盐量1.1%的重盐碱地  相似文献   

10.
秃杉和台湾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杉属的秃杉和台湾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1 992~ 1 993年在浙江省遂昌县对两树种进行引种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两树种速生 ,适应性良好。秃杉 6年生平均树高达 3 .6m ,地径 8.4cm ;台湾杉 5年生平均树高 2 .5m ,平均地径 5 .0cm ,与当地主栽树种杉木速生林生长速度相仿。引种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 红松是东北珍贵的乡土树种,树干高大挺直、木材较软不易翅裂、耐腐朽、抗压力强是建筑、交通、矿山、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用材。由于该树种经济价值较高。所以很多地区进行引种,扩大栽培范围,特别是在阔叶树林冠下造林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河北省大庙林管局冰沟林场在河北省林科所指导下,从1976年春到1981年进行了林冠下造林试验,总面积340.19亩,最高保存率78.4%,最低13.7%,平均保存率49.4%优势树高已达118厘米,地径2.7厘米,林分已经稳定,目前长势喜人。我们认为在承德地区引种红松大有希望,现把我们的调查结果做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12.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永定县林业总公司丰田采育场莲花山引种黄连木裸根苗造林适应性与成效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70.70%,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50.00%,与当地主要造林针阔叶树种相比明显偏低,达不到福建省《造林技术规程》合格要求。坡位对黄连木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及抽梢生长影响均不明显,但成活植株地径与抽梢生长较正常,黄连木造林4年地径年平均生长量0.19cm,平均每年抽梢生长21.16cm。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包兰线干旱盐碱地造林树种问题,我们科研攻关小组在呼铁局林场经过两年试验,使胡杨播种育苗获得成功。为保证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抗性强、适应性好、易成活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华山松是黄山市目前高山地带引种造林表现最好的树种之一.1997年秋,祁门县在歙县石门林场采得华山松树种40公斤,培育出1年生苗4.24万株,平均苗高14.1厘米,地径0.32厘米,于次年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营造混交林,目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凌源县十年九旱,为解决高山、远山、石质山的造林问题,刘杖子公社干沟子大队从一九七六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油松泥杯(营养杯)育苗,造林试验,造林成活率达93%,七六年试栽的油松,平均高生长为1.16米(最高1.30米),地径3厘米。近四年全县用泥杯造油松五千多亩,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达拉特旗沿黄河滩地盐碱分布广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胡杨是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乔木树种,发展胡杨人工林是改造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胡杨造林上存在着培育苗木的困难。胡杨枝条扦插一般不能生根,采用根蘖苗造林不但成活率低,而且数量有限。搞好胡杨播种育苗,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提高盐碱地胡杨造林质量,实现胡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8.
本项试验于1984年春,在成武县田集镇和荷泽地区林科所同时进行。当年取得的结果是,田集镇试区平均苗高4.78米、平均地径5.56厘米,最高单株5.23米,地径6.5厘米,当年出圃率91—96%,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82—87%;地区林科所平均苗高5.01米,平均地径7.3厘米,最高单株5.49米,地径9厘米,一级苗占91.3%。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绒毛白蜡(Fraxinas velutiwa),又叫津白蜡,以速生、形美、材优而著称,还由于它具有耐盐碱、抗水湿、抗有害气体和抗病虫害较强的特点,被天津市列为主要绿化造林树种之一。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土壤盐碱,质地粘重,给绿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连海路东段曾多次植树,均遭失败,自1976年引种天津白蜡,成效显著。但是,由于种子来源困难,种子育苗远远不能满足绿化需要。为此,我所于1980-1981年进行了白蜡扦插育苗试验。两年来,春、夏、冬三季圃地扦插和大田扦插,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春插白蜡保存率达86%,平均高1.5米,根径1.4厘米,生长最好的高达2.58米,根径2.4厘米。年生长量优于定植、截干苗,更为播种苗所不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尽快解决我县用材,烧柴。1981年春,引种Ⅰ—69和Ⅰ—72黑杨穗条500多节,在县重龙山苗圃扦插育苗0.15亩,当年产合格苗486株,平均苗高3.85米,平均地径3.62厘米,1982年又从山东兖州引进Ⅰ—63、Ⅰ—69、Ⅰ—72、Ⅰ—214和沙兰等黑杨的5个无性系穗条70余万节。产壮苗46.2万株,除留作穗条外,在沱江两岸和乡镇作了适生性试验栽培。翌年春,植树25万多株。造林3年,Ⅰ—63,Ⅰ—69,Ⅰ—72,3个新无性系平均树高1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