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枣镰翅小卷蛾(亦叫枣粘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据调查,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及树干伤口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子3月下旬开始出现,每雌产卵120~200粒。第一代幼虫大量出现期在谷雨前后,为害达两个月之久;第三代从7月上旬到9月上旬,为害约两个月。老熟幼虫潜入树皮裂缝或枝条裂痕处越冬。该虫食性单一,以幼虫为害枣树叶、花和果实,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双条杉天牛在滕州主要1a发生1代(占75%),少数2a发生1代(占25%)。以当年羽化的成虫在树干木质部边材的蛹室内越冬(两年发生一代的以当年幼虫在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成虫开始在树皮上咬一扁圆形孔钻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出孔盛期;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历期14~18d;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上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内,1a发生1代的幼虫历期150d左右,2a1代的幼虫历期510d。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蛹历期18~20d。9月下旬为羽化盛期。采取生物、化学、物理、营林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达到长期有虫不成灾,实现森林健康。  相似文献   

3.
女贞天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女贞天蛾(Kentrochrysalis streckeristaudinger)是女贞、桂花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南平1 a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下旬~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4月中旬孵出,5月中旬结茧,5月下旬成虫羽化;第2、第3、第4代幼虫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孵化,第4代幼虫9月中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取食女贞叶部,轻者使叶片畸形,重者可将植株叶片食光,使枝梢枯死。可用人工捕杀幼虫,冬季浅翻消灭越冬蛹,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4.
国槐,即槐树,又称中槐,现将其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槐尺蛾又名槐尺蠖。一年发生3~4代,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以蛹在树木  相似文献   

5.
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以幼虫为害枣树的叶、花、果。该虫1年3代,以蛹在树干老皮裂缝处越冬。蛹长6—8毫米,外被白色茧。来年4月间成虫羽化,为灰褐黄色小蛾子,前翅前缘有黑白相间的钩状纹10余条,晚间活动,趋光性强。越冬代成虫产卵在嫩芽及1—2年生枝上。枣树发芽展叶阶段为第1代幼虫发生期,初孵幼虫黄白色,先啃食新芽、嫩叶,稍后即缀合叶子成饺子状,藏于其中食害。老熟幼虫在卷叶内作茧化蛹。第1  相似文献   

6.
小蜡绢须野螟Palpita inusitata(Butler)在浙江丽水1 a发生7代,以幼虫在虫苞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出现成虫,以后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10月中旬。成虫趋光性和飞行能力均较弱,卵大多散产于叶背中脉附近,2~7粒排成一线。幼虫共5龄,织苞危害小蜡叶片,老熟幼虫在虫苞内或枯枝落叶中结薄丝茧化蛹。  相似文献   

7.
桉树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仙游县开展桉树林油桐尺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仙游油桐尺蛾1 a发生3代,以蛹在土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上旬孵出,5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第3代幼虫分别在7月上旬、9月中旬孵化,第3代幼虫10月下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采用溴氰菊酯烟雾剂进行应急化学防治可迅速降低虫口,灭幼脲Ⅲ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枣豹蠹蛾Zeuzera sp.在沧州枣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了以人工防治为主,配合药到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达89.1%。  相似文献   

9.
盐肤木瘤丛螟Orthaga euadrusalis Wa-lker是一种危害盐肤木的食叶害虫,我们于1985—1987年对该虫作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生活史 在广西桂北地区该虫一年3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次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出现,5月上旬开始化蛹;第2代幼虫于6月中旬出现、7月中旬化蛹;第3代幼虫在8月上旬出现,至9月中旬全部化蛹,进入越冬期。详见生活史图。  相似文献   

10.
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Fairmaire)是板栗的重要果实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秦岭山区镇安县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第2年在土里渡过,直到第3年6月中旬陆续化蛹,7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产卵期,9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9月间为蛀果期,10月上旬老熟幼虫咬破栗壳脱果,入土越终。采用林业防治、人工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明亮长脚金龟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对明亮长脚金龟Hoplia spectabilis Medvedev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明亮长脚金龟是青海省天峻县危害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的主要害虫,1 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60 cm以下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陆续筑蛹室化蛹,蛹期10 d左右.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气温达到11.4 ℃时为出土盛期.成虫每日的活动危害期集中在12-14时,群聚于树上啃食叶片、花朵和果肉等.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雌雄比1.6:1.此外,针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栀子三纹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三纹野螟Archernis tropicalis Walker主要危害红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当年生初展的嫩叶,也危害老叶、花蕾和果实。该虫在景宁一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落叶、地被物及虫苞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2、3、4、5、6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在5、6、7、8、9、10月中旬。室外观察其天敌主要有鸟类、寄生蜂、螳螂、草蛉、蜘蛛。  相似文献   

13.
杞柳瘿蚊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瘿蚊Rhabdophaga salici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沿淮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除越冬代外各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中旬和8月上旬,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幼虫于10月中下旬陆续进入越冬状态。幼虫共3龄。蛹期10~12 d。蛹的发育过程根据形态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枣飞象(食芽象甲)Seythropus ya-sumatsui 食害枣树的芽和嫩叶,近年在吕梁地区石楼、柳林等产枣县严重发生,使红枣大幅度减产,年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以上。为有效地抑制该虫危害,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简介如下。1 生活习性该虫在吕梁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距枣树干1.4m 范围内5~10cm 深的土层内做土室越冬。幼虫于4月15日开始化蛹,4月20日进入盛期,4月26日为末期,蛹期12天。4月28日成虫始见,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4月30日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盛  相似文献   

15.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6.
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 L.是危害黄栀子和咖啡的害虫。该虫在长沙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树蔸下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第1、2、3、4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7、8、9月的中旬。喷施2.5%敌杀死3000倍液或50%甲胺磷500倍液,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又名小大头虫、黄楝木尺蛾。在豫西地区主要危害刺槐、栎类、核桃、五角峰、杨树、柳树等多种树木和作物。1a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5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卵产在刺槐1年生的枝稍阴面或草丛中;幼虫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老熟幼虫于8月中旬开始化蛹,老熟幼虫下树后在疏松的土壤中结茧,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防治最佳时期,建议用阿维灭幼脲悬浮剂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是一种杂食性的果实害虫,除危害苹果、梨、桃、山楂外,对红枣的危害最为常见。桃小食心虫在我省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翌年6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出土,在地表再结夏茧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多晚上活  相似文献   

19.
梦尼夜蛾是阔叶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野外观察,结合室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梦尼夜蛾在阿尔山林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4月27日~5月2日,4月末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5月10日,卵孵化始见期为5月16日,孵化盛期5月25日,6月2日孵化结束。幼虫共5龄,幼虫期与气温有关。幼虫危害始盛期为6月中旬,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幼虫化蛹始见期为7月上旬,盛期为7月中旬。蛹期最长,从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时长约为9个月。  相似文献   

20.
无患子小棉蚧Leptopulvinaria sapinda为我国2018年鉴定的新种,主要危害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有效控制该虫扩散,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无患子小棉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2代,以卵在树干粗皮缝隙、翘皮下等隐蔽处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主要危害期。6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7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第2代卵开始孵化,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2代主要危害期。9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9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开始羽化、交尾、产卵,随后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