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滨  冯爱丽  金宗亭  耿健 《种子》2007,26(3):94-95
作物的化控技术是农业生产上一项新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棉花、小麦、花生等作物上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在玉米上也开始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对化控调节剂玉丰灵在几个高产玉米品种上的应用,全面系统地调查玉米在株高、根系、叶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变化,以期为化控技术在玉米上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物的化控技术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棉花、小麦、花生等作物上广泛应用,近年在玉米上也开始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对化控调节剂玉丰灵在几个高产玉米品种上的应用,全面系统地调查玉米株高、根系、叶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变化,以期为化控技术在玉米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土壤养分平衡因素是否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进而阐明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潜力变异及其育种意义,为品种选育与区试中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手段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在山西汾阳碳酸盐褐土上研究不同养分供应对15个全国区试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调控施肥改变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增加了单穗粒重和产量;不同养分供应及平衡状况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平衡施肥使高养分潜力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作物施肥的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平衡原理来筛选生态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4.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态因子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适宜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玉米品种都能发挥高产潜力.高产条件下覆膜作用不明显,在产量水平较低的德州覆膜增  相似文献   

5.
品种与密度对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试验站通过3年(2008-2010年)8个夏玉米品种在3个种植密度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品种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探讨通过品种和密度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力.品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生了明显影响,并且存在着年际之间的巨大波动.产量最高和最低品种相差1 050...  相似文献   

6.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目前,它已在油菜、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广泛应用,均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制种上对硼肥施用的研究很少.硼元素能促进作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提高结实率,增加作物产量.而我区土壤中硼含量偏低,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针对这一实际,进行了杂交玉米不同时期施用硼肥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施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魔芋在毕节市的栽培种植 ,历年来农民都不把它放在主要位置 ,近几年魔芋市场价格好需求量提高 ,人们种植魔芋的面积也逐渐增大 ,但是由于以前没有规范化种植 ,只是在玉米地或种植其它作物的地里乱种魔芋 ,导致了魔芋产量不高。为了不影响其它作物的产量 ,又能夺取魔芋高产 ,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进行了魔芋与玉米间作栽培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花魔芋或本地常规品种。1 .2 供试土壤供试土壤土质中性 ,肥沃且是疏松爽水沙质壤土。1 .3 试验方法1 .3.1 试验设计试验设在毕节市杨家湾杨箐村 6组农户周遵荣、顾尚寻地块上进…  相似文献   

8.
玉米正反交对主要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郑单958和沈单16正反交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两个品种正反交主要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正反交组合多数性状和产量上差异不明显,说明玉米细胞核遗传占主导地位;两个品种个别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性,说明细胞质遗传在玉米性状上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其适应力强,根系庞大,常与作物争水、争肥、争营养,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更好推广玉米田间除草技术,应用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农盛水剂在玉米田进行了行间除草试验,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选择试验田选在荥阳市广武镇三官村的玉米田,地势平坦,两合土土质,水肥管理一致,栽培玉米品种为豫玉22。试验田常年杂草发生较重,以马唐为优势种,平均  相似文献   

10.
周伟 《中国种业》2016,(9):55-56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玉米单株叶面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张毅 《中国种业》2015,(3):47-49
选用黔中地区市场上销售广泛的11个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鉴定黔中地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和轻简种植的适应性,明确黔中地区进一步提高玉米品种推广应用率及玉米育种水平的主要方向。结果表明:金玉818、贵单8号、K玉6号、黔单16、义农玉188、顺单7号、黔兴3号、安单3号产量在9000kg/hm2以上,是适应黔中喀斯特地区轻简栽培技术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方式和大小,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8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鉴定,收集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500粒重、出籽率等6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回归分析程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粒重和穗粗,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1 1,0.450 2,0.473 7),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P=0.562 5,0.449 9,0.370 8);增加行粒数、粒重和穗粗,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十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畜牧养殖业发展,筛选出适宜十堰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引进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雅玉青贮8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选取湖北省自育国审青贮玉米品种华玉11以及湖北省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7个籽粒玉米品种进行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华玉11、华玉12、金与669持绿性好,抗逆性好,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雅玉青贮8号,适宜十堰地区作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淮平原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的“双晚”增产及资源高效的效应,选用2个中熟冬小麦品种和2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于2006—2008年先后在河南温县和焦作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作物群体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参数定量指标及光温资源的分配利用。结果表明,冬小麦晚播产量降低不明显,夏玉米晚收产量显著提高747~2 700 kg hm-2,“双晚”周年产量21 891~22 507 kg hm-2,比对照提高442~2 575 kg hm-2。冬小麦晚播平均叶面积指数、每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降低,但平均净同化率、收获指数和粒重提高达5%显著水平;夏玉米晚收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生育期天数和粒重均显著提高。“双晚”栽培优化了周年资源分配,提高生育期与光、温资源变化的吻合度,其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22%~10.86%和0.47%~11.56%。小麦和玉米品种的遗传类型是影响“双晚”栽培技术的关键。因此,选用小麦晚播早熟高产和玉米长生育期晚熟品种,通过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将小麦冗余的光温资源分配给C4高光效作物玉米,是提高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ABT生根粉在半干旱地区烟草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研制的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根促进剂.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到林木的营造、繁育和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上均获得良好效果,但生根粉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烟草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作者开展本项研究,试图为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供试品种为NC89,ABT4号生根粉由中国林科院ABT研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7.
王冲 《中国种业》2015,(7):33-34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该品种在天津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都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569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混播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黑龙江省目前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中原单32及高油115为材料,进行了品种单播、混播及其与秣食豆混播试验,研究混播方式对生物产量、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可提高单株干物质含量,促进干物质积累;混播,尤其是不同品种玉米与秣食豆混播的生物产量和群体粗蛋白产量较相应品种玉米单播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继续提高宁夏玉米区域试验的水平,对2000~ 2010年宁夏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中的玉米产量及部分玉米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了解宁夏玉米区域试验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发展趋势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宁夏玉米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更换缓慢,试验的产量水平提升不明显;试验点间的土质气候及栽培管理,以及年份间的气候及栽培管理差异对试验的影响较大;玉米产量相关性状中的穗粒重、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加大引种育种力度,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及时更新对照品种,科学进行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发育和快速充足灌浆,提高玉米的百粒重、出籽率和稳粒重,进一步提升玉米区域试验的质量和筛选品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适应生产上对青贮玉米品种的需求,从国内外引进青贮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筛选出生物产量高、品质优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