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着重进行了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试验,测定了其相关基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与天然骨料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再生骨料的表面有包裹着约为30%左右的水泥砂浆,导致再生骨料的表面粗糙、棱角较多,使得再生骨料的空隙率大、坚固性差、压碎指标值较高,这些特点会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是再生骨料表面粗糙,针片状含量较小,吸水率大,这些特点会使再生骨料与新的水泥砂浆有良好的黏结性,对于再生混凝土的成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了高强度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成功地配制出塌落度为245mm,28d强度达54.9MPa的再生混凝土。应用全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的三年强度达到了96.1MPa。再生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有助于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再生混凝土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再生混凝土能否用于结构承重,主要是看其强度能否满足要求,而配合比是决定其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灰比又是配合比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再生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怎样取值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混合粗骨料 天然砂这一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额外增加用水量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较详细地讨论了其他情况下再生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的计算,可供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公路养护部门处理废弃混凝土的量巨大,考虑到公路底基层或基层混合料的强度要求低,对天然骨料的需求量大,将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作为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应用于公路底基层或基层仍是其应用的主要领域.因此开展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为公路养护部门处理废弃混凝土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是摆在当今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进行16组再生混凝土正交试验,每组掺入体积率为2%、长径比为38的钢纤维,研究了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三种因素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而粉煤灰取代率对其没有影响。28 d劈裂抗拉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而再生骨料取代率和粉煤灰取代率对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改性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城市中废弃的混凝土垃圾数量惊人,这些废弃的混凝土垃圾给城市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且根据再生混凝土的显微结构试验结果,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完全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学艳  刘彦龙 《森林工程》2002,18(6):56-57,47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1994),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冻融循环、吸水率试验,试验表明了再生混凝土不仅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从而为再生混凝土推广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鑫 《绿色科技》2024,(2):239-243
为研究玻璃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采用3种纤维长度和3种体积掺量的玻璃纤维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分析不同纤维掺量和长度的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最佳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2%、6 mm,此时力学性能最佳,而当长度为12 mm时抗氯离子渗透性最好;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随玻璃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纤维长度对力学强度影响较大;而再生混凝土的电通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少,受长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综合再生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粘聚性和保水性好,低脆、韧性好的特点,而流动性差,强度稍低,抗冻性差。同时针对再生混凝土劣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质,介绍了改善措施及改善效果,总结出再生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再生骨料由天然石子、水泥砂浆块和砖块组成,粒径主要分布在9.5 mm~31.5 mm区间内,且3种骨料的表面特征相近。再生骨料的微粉含量约为2.225%,微粉含量较低。砖块骨料作为再生骨料中的薄弱颗粒,其压碎指标约为25.45%。当使用再生骨料作为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提高再生骨料含量会降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再生骨料替代率不超过30%时,再生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可满足C25混凝土要求。  相似文献   

11.
姜利  盖晓连 《森林工程》2007,23(5):48-49,73
主要根据砾石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对混凝土进行室内试验,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多次调配,得出合理配合比,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得出:水泥用量越大其抗析强度越高、集料粒径对混凝土的影响也很明显,砾石混凝土的抗析强度完全能满足路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reveal the role of the cement/wood ratio in a hydration test of wood-cement mixtures. The compatibility of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Jacq) fronds-cement mixtures was tested in the hydration test, with the addition of magnesium chloride as an accelerator at different water/cement ratios. To prove the findings on the hydration behavior of components, the cement-bonded boards were manufactured using a conventional cold-pressing method at different cement/wood ratio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weight ration of cement/wood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wood powder size based on the equal specific surface area ratio of cement/wood in the hydration test and board manufacturing. The addition of magnesium chloride improved the compatibility of oil palm fronds with cement; the compatibility factor (C A) increased by more than 90% with the addition of 5% magnesium chloride. TheC A factor increased proportionally with a higher magnesium chloride content and a higher water/ cement ratio. The addition of magnesium chloride also enhanced the cement hydration and ultimate board strength properties.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5% magnesium chloride did not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boards sufficiently at a cement/wood ratio of 2.21.0.  相似文献   

13.
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体取决于火烧烈度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是指土壤结构抵抗外界机械应力破坏的能力,土壤团聚体是反映土壤健康的一个参数,因为它与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密切相关。火烧对团聚体的影响是复杂的,这取决于火烧对与其相关的土壤有机质、斥水性和土壤矿物等因子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关于火烧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观点不一,而关于火烧后土壤团聚体性质的改变对土壤系统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武鹤  魏建军  苏群  马松林 《森林工程》2012,(5):76-78,98
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其以强度高、刚度大、路用性能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半刚性基层材料也存在着如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差等缺陷。因此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是半刚性基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不同的水泥剂量、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厚度比,以及不同新骨料掺加量的冷再生材料进行温度收缩系数试验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不同配合比例与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不同龄期的温度收缩系数和耐冻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叶焕军  张野 《森林工程》2010,26(5):72-75
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对粉煤灰掺量为17%、20%、30%和40%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扩展度、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同时测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作数据拟合。基于试验和分析结果,粉煤灰掺量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当掺入比例适当时,能有效的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对强度有影响,早期强度降低较多。本次试验为粉煤灰合理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在一定级配的碎石中,适当加入油基岩屑、水泥和水,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拌和、摊铺等工艺,在其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成型并养护,用于钻前工程井场公路(简称钻前公路)的基层,此类油基岩屑可用于新建和改建钻前公路的半刚性路面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标准是强度值须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其在使用年限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形变,不会发生较严重的裂缝破坏和冲刷破坏,并且具备一定的刚度和抗拉强度。故研究了油基岩屑的掺量、对砂的替代率以及水泥掺量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以此探究了掺入油基岩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以实现提高道路使用年限,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等目标。  相似文献   

17.
竹材水泥碎料板制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法探讨竹材碎料的预处理方法,板材密度和水泥/竹材比对产品的静曲强度,吸水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竹材为原料制造水泥碎料板的竹材必须进行预处理,否则不能硬化成板;竹材水泥碎料板的静曲强度随着板的密度增大而增大,吸水率随板的密度增大而降低。水泥/竹材比对吸水率无显著影响;竹材水泥碎料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是随水泥/竹材比增大而降低,与板的密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