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随着平乡县枣树面积的不断增加,绿盲蝽象成为枣树上的主要害虫,现将防治绿盲蝽象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枣农参考。1、危害特点绿盲蝽象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几乎全部脱落;幼果受害后,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研究了沧州地区绿盲蝽在棉田的危害特点及发生状况,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为防治棉田绿盲蝽提供参考。一、绿盲蝽在棉田的发生规律绿盲蝽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期都有发生,但从宏观上看,其发生与棉花的生育期有着密切关系。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棉花受绿盲蝽为害重的时期主要是苗期、蕾期和花铃期。这一生态规律是比较恒定的。绿盲蝽羽化后的第2代成虫极少数在枣树上产卵,大多数由枣树转主至棉田产卵,转主高  相似文献   

3.
<正>枣树属小乔木或李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区。我国是目前为止唯一出口枣的国家,枣的种植与出口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无数枣农朋友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做好绿盲椿象的防治工作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发生规律绿盲蝽象属盲椿科,半翅目,绿盲椿象是多寄主性害虫,主要危害果树、棉花、蔬菜、牧草等多种经济作物,绿  相似文献   

4.
枣产业是静海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据2010年底统计,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达4500万kg,面积和产量均居天津市首位,但近几年枣树炭疽病和绿盲蝽象严重发生,使枣果产量下跌,品质变劣,直接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入和该县枣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陕北枣树绿盲蝽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基本掌握了陕北枣区绿盲蝽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付俊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4-154,157
介绍了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田绿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枣步曲、枣粘虫、枣飞象、枣树绿盲蝽、枣桃小食心虫、枣瘿蚊、黄刺蛾几种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枣农提供参考及借鉴,为枣树的正常生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绿盲蝽是我市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近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棉花面积大幅下降,种植分散,加上各地对一代虫源田防治不力,致使绿盲蝽在棉田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多年来,棉农在防治盲蝽象时习惯选用甲胺磷甚至对硫磷等剧毒、高毒有机磷农药,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使盲蝽象对有机磷农药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锐劲特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盲蝽象的效果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进行了锐劲特防治棉花盲蝽象防治效果、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防治绿盲蝽象药效迅速、效果好、持效期长,是取代有机磷类及其混配药剂防治棉盲蝽象的理想药剂.2005-2006年对该农药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晋南地区枣树盲蝽蟓发生严重的实际,对枣树绿盲蝽危害特点及其在晋南地区发生规律进行了描述;以枣树生育期为主线,对枣树休眠期、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后等5个时期,绿盲蝽蟓防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文章最后对技术集成的特点与取得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绿盲蝽是天津市冬枣产区的主要害虫。本文作者经过几年观察和试验,从该害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枣农有效防治绿盲蝽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其他月份采集卵的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此时枣芽长度一般为2~3 cm。【结论】绿盲蝽越冬卵主要集中分布在枣树的夏剪剪口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无分布,其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不断有农民来县农牧局咨询棉田盲蝽象的防治问题,笔者于7月24~28日下乡发现,棉田盲蝽象若虫、成虫百株棉花达36—40头,远远超出了防治指标,而在多雨高湿的情况下,盲蝽象若虫、成虫活动频繁,发生危害也较严重。适逢近几天,河北南部连续下了2场透雨(300mm以上),盛发期降雨进一步增加了盲蝽象对棉株的危害程度。盲蝽象有怕阳光照射,喜欢在较阴湿处活动危害特点,不易被棉农发现,而延误防治时机,因此,棉农朋友应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棉田盲蝽象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绿盲蝽象是影响天津大港地区冬枣产量和品质的主要虫害。介绍绿盲蝽象在天津大港地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为当地冬枣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绿盲蝽象在我国苹果产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进一步严重趋势,本文分析了苹果绿盲蝽的生活习性和嫩叶、幼果的为害症状,以及与气候条件、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苹果绿盲蝽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1发生与为害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杂食性害虫。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作物布局的变化,葡萄园绿盲蝽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与棉花、枣树临近的葡萄园受害更重。  相似文献   

17.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市发生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等,棉盲蝽象的主要寄主除棉花外,还为害豆类、蔬菜、玉米、果树和多种杂草。近几年,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少,致使过去在棉花上不是主要害虫的棉盲蝽象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勇  门兴元  于毅  周洪旭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27-4634
【目的】探讨北方果树(枣、桃、樱桃、葡萄)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变化与绿盲蝽对其偏好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果树在虫害胁迫下自身生理防卫机制及耐害补偿机制的差异,为绿盲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受绿盲蝽危害的不同果树的被害指数并确定偏好度,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受绿盲蝽危害后果树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受害后除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果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以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87.83%;各果树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偏好程度较高的桃树叶片内蛋白质显著下降外,其它果树受害叶片内蛋白质含量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受绿盲蝽危害后,4种果树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增加,增加率与绿盲蝽危害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受害后4种果树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增加趋势,其中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112.9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仅樱桃树叶片内有所下降,其它果树叶片受害后SOD活性均有增加,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40.95%;4种果树受害叶片内CAT活性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受绿盲蝽危害后4种果树叶片内不同生理代谢指标变化规律存在差异。4种果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POD和SOD活性变化率与绿盲蝽偏好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与绿盲蝽对其偏好程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在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院扁核酸红枣试验示范林,分别采用铷标记和荧光粉标记技术,对绿盲蝽秋季种群和春季种群在枣园的迁移扩散距离及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南枣区,春季绿盲蝽主要集中在枣树上取食危害,枣树是其主要春季寄主,在枣园环境稳定、食源丰富的情况下,其迁移扩散速度很慢,2周内最远扩散距离为400 m;秋季绿盲蝽已从枣树转移至枣园周边的其他寄主植物上危害,2周内其在枣区的扩散距离可达4 km(试验最远回捕距离),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秋季绿盲蝽会进行长距离的迁飞以寻找枣园周边其喜好的寄主植物来维持生命,葎草、艾蒿、南瓜、苍耳、绿豆、豆角等是其主要的秋季寄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对绿盲蝽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枣树、棉花等农作物上有大发生的趋势,现将其习性、危害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