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曲柳人工纯林与混交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营造的29年生水曲柳纯林、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中的C、N、P、K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纯林的土壤C、N、P、K质量分数皆高于水曲柳-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土壤C、P质量分数皆低于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土壤N质量分数与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差异不明显,土壤K质量分数高于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纯林的土壤w(C)∶w(N)低于水曲柳-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w(C)∶w(P)低于3种混交林,w(C)∶w(K)、w(N)∶w(K)和w(P)∶w(K)皆高于水曲柳-云杉混交林与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低于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w(N)∶w(P)高于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研究区土壤C、N、P质量分数间耦合关系显著;土壤C、N、P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w(C)∶w(N)、w(C)∶w(P)、w(C)∶w(K)、w(N)∶w(P)、w(N)∶w(K)和w(P)∶w(K)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夏祥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177-178,233
对帽儿山实验林场4种林分类型(水曲柳纯林、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红松混交林、水曲柳云杉混交林)的林下枯落物储量和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枯落物储量最大(11.2 t/hm2),其后依次为水曲柳纯林(9.7 t/hm2)、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9.3t/hm2)、水曲柳云杉混交林(7.6 t/hm2);4种林分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是水曲柳纯林(21.7 mm)、水曲柳红松混交林(21.6mm)、水曲柳云杉混交林(16.4 mm)、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16.1 mm).总体来看,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好于水曲柳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比试验研究,白蜡嫁接水曲柳比水曲柳实生苗高生长量提高106.32%,地径生长量提高94.12%。实践证明,白蜡嫁接水曲柳能大幅度提高生长量。同时,分析了白蜡嫁接水曲柳生长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杂草竞争是影响幼苗生理生态学过程及生长的重要因素。以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水曲柳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 重点研究了在不同的杂草竞争水平上水曲柳幼苗光合日动态、光补偿点及生物量积累等生理生态反应机制, 结果表明, 杂草竞争对水曲柳幼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尤为突出的是, 强烈的地下竞争抑制了水曲柳幼苗根系的生长, 地上及地下竞争的综合作用, 导致水曲柳幼苗光补偿点提高, 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生物量积累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比试验研究,白蜡嫁接水曲柳比水曲柳实生苗高生长量提高106.32%,地径生长量提高94.12%。实验证明,白蜡嫁接水曲柳能大幅度提高生长量。同时,分析了白蜡嫁接水曲柳生长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次生林皆伐迹地人工更新的7年生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带对对象,研究了不同坡位对叶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相互关系的影响。由于坡位不同,各项生态因子发生变异致使落松对水曲柳影响表现不一致。在早期,落叶松与水曲柳之间朱接触以前,水曲柳地上的生长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落叶松对水曲柳生长的首先表面在根系上,然后反映到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水曲柳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水曲柳在我国温带阔叶混交林区的生态地位、经济价值和资源几近枯竭的不争事实,以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为对象,旨在通过水曲柳在不同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区域差异和生态特征分析等,为该物种的保育及可持续经营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标准地法,均匀设置并调查了面积为30 m×30 m的样地509块,通过对不同森林群落和市/区尺度的水曲柳种群(D1.3≥5 cm)蓄积、密度和幼树更新的分别统计、比对,获得其资源分异特征,同时分析了水曲柳资源状况与经度、纬度、海拔和水热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少数以水曲柳为优势的纯林和阔叶混交林外,水曲柳种群数量在红松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和优势种不明显的阔叶混交林中相对较高;而在人工林、白桦林、杨树林和蒙古栎林等群落则较低。不同森林群落的水曲柳幼树整体呈进展型,但幼树密度与水曲柳种群数量的关系并不显著,整体表现在水曲柳种群数量较低的人工林类型组中相对较高,在种源充足的水曲柳林和以水曲柳为优势的阔叶混交林中相对较低。利用Acrgis软件绘制了吉林省中东部林区水曲柳的市/区分布图,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和龙市、桦甸市、通化县、靖宇县、抚松县和安图县为水曲柳的现存丰富区,敦化市、舒兰市、丰满区和蛟河市为水曲柳的潜在分布区;其余25个市/区为水曲柳的资源匮乏区。水曲柳种群蓄积和蓄积比随经度、海拔的增加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但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曲柳种群数量的空间分布受降水因子的影响小,但与温差变化和冬季低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野生水曲柳幼苗在培育过程中,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会对水曲柳幼苗的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显著提高野生水曲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在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苗基地开展育苗试验,探讨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水曲柳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水曲柳种子的寿命相对较短,不同季节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野生水曲柳种子的发芽率产生的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果能够看出,最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10~11月,湿润砂层贮藏种子的发芽时间持续时间较长,发芽率较高,不同激素处理模式下种子的发芽率的改善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城市人工林自然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经营管理城市人工林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数量调查与种群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哈尔滨城市落叶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揪、黄波罗和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的自然演替趋势,结果表明:落叶松林将演替为家榆、黄波罗和水曲柳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白桦林将演替为水曲柳和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林将演替为糖槭、水曲柳和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胡桃楸林将演替为水曲柳和胡桃楸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黄波罗林将演替为家榆、水曲柳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樟子松林将演替为水曲柳、蒙古栎、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水曲柳引种栽植20年后的适应性、生长表现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水曲柳的引种和立地环境选择、引种地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内引种栽植20年的水曲柳散生个体、水曲柳纯林、水曲柳混交林及其他阔叶林、沟谷草甸进行调查,分析水曲柳个体适应性、生长表现和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水曲柳在不同环境或群落类型中的成活保存率Sp均大于90%,能够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2)水曲柳个体胸径、树高、冠幅、干性及冠长率等形态指标在不同群落或环境中存在差异,活力度值B排序结果为水曲柳散生个体>水曲柳混交林>水曲柳纯林;(3)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低于其他阔叶林和沟谷草甸群落类型。【结论】(1)水曲柳在引种栽植20年后进入中龄阶段,仍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存活率较高,在林缘及道边散生个体的生长表现最好,在混交林和纯林中受林分郁闭度过高影响,水曲柳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水曲柳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和竞争力,进入中龄后在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中形成较高的乔木层郁闭度,导致灌草层物种减少,不利于当地物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择伐干扰对水曲柳自身的生长及其伴生树种的影响,为水曲柳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择伐干扰对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的影响.[结果](1)轻度择伐对椴树、红松、水曲柳分布格局影响不大,对色木槭和榆树分布格局改变明显;重度择伐对水曲柳、椴树、红松分布格局影响较大.(2)轻度择伐对水曲柳与椴树、红松、榆树种间关系影响不大,但对水曲柳与色木槭种间关系影响较大.[结论]轻度择伐主林层中的水曲柳有助于改善种群结构,对于水曲柳与椴树、红松种间关系改变不明显,但是重度择伐有助于阔叶树种椴树的的生长,但不利于处于更新层中针叶树种红松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种外源氧化酶液和H2O2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液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未成熟水曲柳合子胚子叶,探索不同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子叶外植体生长、褐化以及体胚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在水曲柳体胚发生中的作用,揭示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外植体褐化与体胚发生的关系。[结果]H2O2处理使水曲柳外植体褐化提前发生,且抑制了外植体的生长和体胚发生;不同浓度PPO处理促进外植体生长和褐化,并提高体胚发生率;GOD和SOD处理均提高外植体的褐化率;经过酶处理的外植体,当体胚发生提前时,各体胚发生率都很低,而当处理30d的体胚诱导率与处理60d的体胚诱导率相差较大时,其体胚发生率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水曲柳体胚诱导率、改善水曲柳体胚发生状况和优化水曲柳体胚发生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桃 《乡村科技》2023,(8):129-131
水曲柳耐旱、抗寒特征显著,可与多种类型的针叶及阔叶树种构建混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多重功能。然而,水曲柳生长过程中会遭到多种病害及虫害危害。基于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水曲柳病虫害防治实践,逐一分析翅果斑点病、水曲柳叶斑病、水曲柳梢头白腐病、煤污病等常见病害及小地老虎、水曲柳芫菁、水曲柳巢蛾、疣纹蝙蝠蛾等常见虫害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技术,旨在确保水曲柳健康生长,有效发挥其改善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KOM公司的A2000i型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即滤袋法进行测定,研究了20个水曲柳种源的14年生多点试验林的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同一试验点20个水曲柳种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差异显著。其中,海林、西丰和带岭3个种源水曲柳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与其他种源间差异显著,取材于帽儿山和带岭两试验点的相同种源水曲柳的3性状差异亦显著。水曲柳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种源地、试验点显著相关。水曲柳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曲柳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水曲柳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间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水曲柳天然林采伐后营造33 a的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为研究对象,以原有天然林为对照,测定林下土壤的磷吸附和解吸量,绘制等温吸附解吸曲线,并利用Langmuir吸附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比较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间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m)、吸附强度(K)、最大缓冲容量(MB,C)、零点吸持平衡质量浓度(EP,C0),吸附饱和度(DP,S)、平均解吸率(Dr)、易解吸磷(RD,P)及解吸滞后系数(HI)的异同。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土壤磷吸附值(R2=0.81~0.98)。与天然林相比,水曲柳人工林土壤磷最大吸附量增加71.7%~285.8%,最大缓冲容量增加76.8%~183.4%,土壤零点吸持平衡质量浓度降低57.0%~90.1%,土壤吸附饱和度降低60.2%~90.1%。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平均解吸率下降10.9%~40.9%,土壤易解吸磷下降22.1%~75.2%,土壤滞后系数增加32.5%~50.8%。天然林采伐培育水曲柳人工林后增加了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降低了土壤对磷的解吸能力,培育的4种水曲柳人工林中,水曲柳纯林能够更快的恢复土壤供磷能力,对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和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应及时合理施用磷肥,恢复其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孙倩  杨玲  沈海龙  李玉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694-13697
[目的]研究3种外源氧化酶液和H2O2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液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未成熟水曲柳合子胚子叶,探索不同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子叶外植体生长、褐化以及体胚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在水曲柳体胚发生中的作用,揭示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外植体褐化与体胚发生的关系。[结果]H2O2处理使水曲柳外植体褐化提前发生,且抑制了外植体的生长和体胚发生;不同浓度PPO处理促进外植体生长和褐化,并提高体胚发生率;GOD和SOD处理均提高外植体的褐化率;经过酶处理的外植体,当体胚发生提前时,各体胚发生率都很低,而当处理30 d的体胚诱导率与处理60 d的体胚诱导率相差较大时,其体胚发生率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水曲柳体胚诱导率、改善水曲柳体胚发生状况和优化水曲柳体胚发生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1年生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实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观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后苗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特性和解剖结构变化,为全面认识菌根真菌对水曲柳光合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曲柳各个发育时期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和解剖结构存在差异,菌根真菌可以明显促进水曲柳速生期的光合能力。接种菌根真菌处理的速生期水曲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幼套球囊霉菌和混合接菌处理分别较对照的光合速率提高32.94%、34.36%和43.13%,蒸腾速率提高了69.61%、81.37%和85.29%,气孔导度提高了75.00%、75.00%和100.00%。接菌处理提高了水曲柳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紧实度和叶脉密度,而海绵组织、疏松度则有降低趋势。综合整个发育阶段水曲柳光合参数和叶片结构变化,本研究认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影响了叶片结构并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水曲柳育苗技术要点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的树形非常高大,而且木材的质量也非常好,不仅硬度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得以广泛应用,能够创造很高的经济价值。水曲柳耐寒性强,生命力非常旺盛,容易栽植,是黑龙江木兰主要的树种。本论文针对水曲柳育苗技术要点与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人工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按照水曲柳的生长习性以及地理条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栽培,从而促进其栽培的质量水平提高。本文主要就人工栽培水曲柳的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对实际的水曲柳栽培操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