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无公害食用菌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短,因此对食用菌使用农药,尤其是在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可以预见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食用菌出口的严重问题.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多菌灵等药品,所以要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用菌,就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2.
<正> 食用菌和庄稼一样,在生产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同时,食用菌生长期短,更忌农药残毒;再是侵染食用菌的菌源多系真菌类型,对药物的反应与食用菌有相似之处。因此,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预防措施。在食用菌生产中,病虫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料带虫带菌:二是从菇房外部侵入。因此,杜绝病虫来源是预防病虫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从栽培废弃物二次种菇、无土栽培基质、菌糠饲料、生物有机肥、燃料和激素与农药类物质提取等几个方面介绍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六、无公害生产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栽培周期短,使用农药尤其是在出菇期使用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可以预见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食用菌出口的严重问题。要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辽宁省农业部门获悉,我国香菇价格下降后,珍稀菇类杏鲍菇、鸡腿菇、草菇以及金针菇的价格大多超过鲜香菇,尤其是人们对菇类食品的保健功能的认识加深,对某些蔬菜食品农药残留的畏惧等,已促使菇类产品消费上升,我国食用菌产业可能出现一个质的转变和量的飞跃。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6.
朱广凯 《北京农业》2007,(11):24-24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菌螨,可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茸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容易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菇螨。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本地食用菌种质资源,以绥化学院校园内发现的3种野生食用菌为试验材料,对3种食用菌进行菌种分离、菌丝体生物特性测定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野生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且可以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商品性状好;另一种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常规栽培下未出菇;3种食用菌菌丝体都适宜在秸秆培养料下生长。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对香菇发菌、出菇以及后期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健壮,减少病菌感染,提早出菇和增加产量,降低病(畸)菇率,提高品质,添加量以0.2%最好。在香菇出菇后期通过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中浸泡菌筒也可增加出菇数量,极显著提高产量,并缩短采菇期,浸泡时食用菌增产剂Ⅰ号的添加量以1:800(质量比)为宜。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这些小虫会潜入到培养基各处进行取食、生存和繁殖,很难发现,要想把它们赶尽杀绝谈何容易,尤其是当前,受国际市场作用,各地都火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安全产品,对一些常用的农药做了严格控制。所以,对待食用菌虫害,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但对已造成危害的虫害,也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秀珍菇为食用菌原料,对比研究了保鲜与未保鲜秀珍菇在0~4℃、20%、30℃三种储藏条件下的营养成分、感官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鲜对食用菌采收后的子实体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延缓粗蛋白的降解和粗纤维的升高,能提高储藏后的菇体完整率,降低菇体失重率,抑制菇体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延缓色泽品质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选择、配制、消毒,菌种的选择、接种,发菌培养,菇棚选择与建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海南食用菌品种单一,市场疲软,经济效益滑坡,要使海南食用菌产业走出低谷,就必须调整食用菌生产品种结构,增加食用菌的附加值。因珍稀鲍鱼菇子实体肥大,菌肉致密,质脆,味清香,风味似鲍鱼,鲜菇耐贮藏,适于鲜销,也是优良制罐品种,为亚热带地区著名食用菌。于笔者2003年特从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引进鲍鱼菇在海南省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在海南栽培。现将其室内袋料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省昌图县十八家子乡食用菌生产状况的调查,对该乡食用菌大棚生产,菇-粮套作模式和以食用菌生产为纽带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食用菌生产在效益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赵洪霞 《新农业》2005,(10):13-14
食用菌试验示范推广中心主要从事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每引进一个新品种都要进行反复的试验,确定它的优良特性后,繁育出食用菌的优良菌种,发放给农户.目前成功地推广了香菇、滑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草菇等食用菌新品种23个.特别是滑菇、金针菇、双孢菇反季节栽培的成功推广,填补了丹东地区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11,(8):24-24
经过江苏三姑食用菌有限公司历时8年的研发,最近,新品种虫草菇、珊瑚菇在江苏灌南县研发成功。 江苏三姑食用菌有限公司是由福建客商投资,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聘请福建资深食用菌专家担任技术总监,致力于开发生产食用菌高端品种。目前,市场上也有虫草菇和珊瑚菇品种,但该公司研发的两种菇由多种食用菌多包杂交而成,所含的各种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有些食用菌基地使用农药现象比较严重,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并成为制约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瓶颈.在全面分析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食用菌生产工艺、食用菌病虫害关键控制点、规范使用农药和食用菌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建议,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珍稀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百灵菇。目前市场上已出现数十个品种,售价不菲。有些品种最初被炒得沸沸扬扬,后来却无声无息,令人纳闷。  相似文献   

19.
从栽培食用菌的品种、栽培前准备、栽培料处理、菌包制作、菌包培养管理、菌墙垒制、菌墙出菇管理、采菇等方面简述了食用菌的秸秆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辉 《农家科技》2007,(2):15-15
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