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名无壳蜒蚰螺、鼻涕虫、粘粘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近年来,在北方地区随着大棚日光温室蔬菜面积不断的扩大和蔬菜种类的增多。野蛞蝓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预防野蛞蝓在大棚温室蔬菜中的发生和为害.我们在本地露地和大棚温室蔬菜生产中对野蛞蝓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伊犁河谷区域内露地和保护地蔬菜田中野蛞蝓发生危害情况愈来愈严重。2010年春季、秋季野蛞蝓在伊犁河谷露地蔬菜及各温室大棚发生危害较常年极为突出,尤以露地蔬菜苗期的白菜地受害最重,给蔬菜种植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该虫危害,降低其在作物田的危害水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针对野蛞蝓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可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金堂 《农技服务》2013,30(3):259-260
对温室蔬菜生产中野蛞蝓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多年调查,并提出了理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蛞蝓属软体动物门,愎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鼻涕虫”、“游延虫”。蛞蝓主要利用舌头上的锉形组织及舌头两侧布满的细小牙齿把植物组织磨碎,危害多种农作物幼苗和蔬菜,使蔬菜叶片形成较大缺刻,排泻物污染叶片,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而一般杀虫剂对蛞蝓防治无明显效果,因此2003~2004年我们在阿瓦提县对蛞蝓防治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野蛞蝓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的软体动物。菜农俗称野蜗牛,鼻涕虫。近年来,大棚、温室连年发生,为害相当严重。一、分布与为害该种害虫分布广、食性杂,为害作物多,主要为害温棚及露地的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瓜类,麻、烟草等作物。野蛞蝓最喜食萌发的幼芽及幼苗,造成缺苗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秦皇岛市温室蔬菜野蛞蝓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被害株率达15%以上,对温室蔬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下面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田间系统调查和防治实践,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状况以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希望对广大菜农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蛞蝓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就辣蓼、博落回、胡桃、烟草4种植物提取物对菜蚜、蛞蝓两种蔬菜害虫的杀灭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辣蓼、烟草和博落回的乙醇粗提物以及辣蓼和博落回的水粗提物对牙蚜有很强的毒杀作用;辣蓼、博落回的醇提液对蛞蝓具有毒杀作用,水提液和提液均对蛞蝓有拒食和驱逐作用。  相似文献   

8.
蛞蝓蜗牛的防治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蛞蝓蜗牛的防治方法与效果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杨有权杨淑贞赵庆媛近年蛞蝓蜗牛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它为害农作物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严重发生的英国,受害的麦类及马铃薯每年减产可达9万和32万kg。在农田中常见的最广泛为害的种类:灰蛞蝓(Derocera...  相似文献   

9.
花房野蛞蝓的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tis)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包头市各花卉温室中均有野蛞蝓为害。野蛞蝓原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市田野中,广泛为害各种农作物。但后来随着南方花卉苗木的不断调运而携入,并且已在包头市各花卉温室中广泛传播开来,成为温室花卉的重要有害虫类。其为害瓜叶菊、美人蕉、扶桑、泡红、君子兰、马蹄莲、金橘、桂花、串红、小丽花等多种花卉。在包头2年发生3代左右,通过对其生活史及习性的观察研究,采用综合方法及时防治,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蛞蝓(Agriomax agrestis Linnaeus)俗称水牛、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20世纪80年代曾在漳县新寺镇、城关镇等乡(镇)的蔬菜地上零星为害。近年来,随着果树、蔬菜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日光温室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寄生条件,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为害漳县蔬菜生产的一种重要的杂食性动物。从2005年起笔者对蛞蝓在漳县的发生为害情况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其在漳县的发生为害规律,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蜗牛、蛞蝓、福寿螺等软体动物,常会对棉花、蔬菜、水稻造成严重危害。螺在稻田造成严重危害后,农友们很希望能找到一些适用的药剂,下面介绍几种适用药剂:密达能杀灭福寿螺、蜗牛、蛞蝓等有害动物。  相似文献   

12.
<正>蛞蝓又名鼻涕虫,为害蔬菜种类较多,主要咬食叶片,使叶片形成孔洞,尤以幼苗嫩叶受害最为严重,此虫在大田一般不能造成为害。由于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连年种植大棚,近年来发生为害较普遍(主要为害洋白菜、西红柿),使蔬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蛞蝓发生的适宜条件是阴暗潮湿及低温环境,气温11℃  相似文献   

13.
防治蛞蝓的新方法最近,一家英国遗传公司试验使用线虫来防治作物的蛞蝓和蜗牛。其机制是线虫进入到蛞蝓的外膜底下以抑制它进食,致使蛞蝓在几天内死去。而线虫则继续留在蛞蝓体内繁殖,产生侵染性幼虫,该幼虫被释放出来后可杀死更多的蛞蝓。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开发一种...  相似文献   

14.
双线嗜粘液蛞蝓近年来在浙江宁波鄞州区逐渐成为严重为害果树和蔬菜的一种重要的有害软体动物。研究表明:该蛞蝓一年发生1代,具有怕光喜阴、趋甜趋香、耐饥力强、分泌粘液多等习性,其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用高温闷棚、设置柴油阻隔带、撒施石灰粉及毒饵诱杀等措施,能有效防治桑果园及蔬菜地蛞蝓。  相似文献   

15.
唐雪辉  毛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38-2038
蛞蝓分布广,寄主多,是我国大多数农作物和温室植物的常见害虫。笔者首次报道了蛞蝓对石菖蒲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设施蔬菜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的野蛞蝓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史、为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成为重要的农业害虫,正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调查“常见危害农作物的蛞蝓主要有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双线嗜粘液蛞蝓(Phiolmycus bilineatus Bonson)和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以野蛞蝓尤为突出。蛞蝓繁殖过程比较复杂。对蛞蝓繁殖习性观察研究论述归纳概括为:蛞蝓一年发生2~6个世代,世代重叠复杂。由越冬成体或幼体发育为成体后,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交尾,交尾后2~3 d 开始产卵,隔1~2 d 产卵1次,卵产在潮湿荫蔽土块缝隙2~4 cm 深处。每处产卵数粒至数十粒,卵聚集一堆。产卵期30~80 d,最长160 d 以上。成体一生产卵数量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在60~400粒之间。温度在12~20℃、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最适合蛞蝓生长发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蜗牛和蛞蝓是海口羊山地区金钗石斛的重要害虫.为筛选用于防治蜗牛和蛞蝓的有效药剂,开展了5种常用药剂30%茶皂素水剂、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对金钗石斛主要蜗牛海南小囊螺、细钻螺和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的为期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  相似文献   

19.
<正>野蛞蝓,俗称野蜗牛、鼻涕虫,无外壳,是一种在设施蔬菜、陆地蔬菜及果园较常见的次要农业害虫,其食性杂,繁殖生长速度快,以齿舌刺刮危害作物,主要危害蔬菜幼叶、幼苗及草莓的叶片、浆果。近几年,塔城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但作物苗期及幼苗定植前期疏于对野蛞蝓防治,致使部分设施温室野蛞蝓由次要害虫发展为主要常见性害虫,经  相似文献   

20.
一点红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野生蔬菜品种,在广东广西已广泛开展栽培,然而由于病虫害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2002~2008年在广西几个种植区调查,发现危害一点红的病害11种,其中真菌性病害9种,细菌与病毒病各1种:分别是锈病、菌核病、枯萎病、斑点病、灰霉病、黑斑病、斑枯病、炭疽病、枝枯病、青枯病与病毒病;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9种: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绣线菊蚜、黄曲条跳甲、棉蛉虫、叶螨、野蛞蝓与灰巴蜗牛。本文针对其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