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亚品 《河北农业》2009,(12):18-19
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安平县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小麦吸浆虫科属为双翅目瘿蚊科,麦红吸浆虫学名为Sitodiplosismoselana(G6hin)。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小麦吸浆虫个体小,隐蔽性强,防治适期短,防治技术要求高,如不及  相似文献   

2.
小麦吸浆虫曾经是青海省小麦生产中重要害虫之一,麦黄吸浆虫和麦红吸浆虫在青海省均有发生,并且经常混合发生,在乐都区、循化县、化隆县、平安区、西宁市郊、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门源县及黄南州小麦种植区常年发生。青海省小麦吸浆虫常年发生地区的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温度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重要因子;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对当年小麦吸浆虫羽化出土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次重要因子。冬季降水量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冬季干旱,春、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小是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措施,试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培育、引进、试验、推广抗小麦吸浆虫的小麦品种,结合化学防治措施是防控小麦吸浆虫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受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吸浆虫在阜南县有逐年扩展趋势。因此,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阜南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现状及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小麦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小麦吸浆虫种类主要有2种,一种是小麦红吸浆虫,另一种是小麦黄吸浆虫。河间市发生的吸浆虫为小麦红吸浆虫。吸浆虫从上世纪90年代随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传入河间,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初期由于虫源基数小,危害隐蔽,  相似文献   

5.
一、发生危害 小麦吸浆虫在华北主要是红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新的发生区不断出现,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虫口密度急剧上升,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形成小虫成大灾的现象,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郾城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  相似文献   

7.
张峰  刘东恒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87-87,21
在阜阳小麦红吸浆虫为间歇性发生,3至5月份的降雨量、小麦抽穗期与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药剂防治、虫口基数是造成小麦红吸浆虫在阜阳发生程度波动性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发生危害 小麦吸浆虫在华北主要是红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属暴发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Sil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Contarinia tritici(Kinby)]虫2种。当地发生的为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危害轻的造成秕粒而减产,危害重的会造成麦粒空壳,甚至霉烂。2005,年郾城全区发生面积1.35万hm^,防治面积1.12万hm^2,挽回粮食损失3276t。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小麦吸浆虫春季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量、穗部幼虫数量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总量与小麦产量损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在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设置黄板监测成虫发生量的方法估计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秕粒、空壳而导致小麦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新的发生区不断出现,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麦田主要防治对象,一般发生麦田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本文针对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山东省汶上县发生的现状.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方法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是秋季虫口密度和当年6月份的降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洮小麦吸浆虫的长期预报模式,提出了洮河沿岸川水区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浆液,造成瘪粒、空壳。由于小麦吸浆虫个体小,危害隐蔽,防治技术性强,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去年受小麦吸浆虫的影响,部分麦区受灾,减产严重。本文简单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读者和农民朋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产区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俩种,这种虫害使得小麦减产,严重危害农业生产,本文将小麦吸浆虫的识别、发生特点、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家润 《北京农业》2007,(33):19-20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新及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吸浆虫在部分地区又有回升趋势,小麦吸浆虫作为小麦的重要害虫,经调查研究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等。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措施是,准确监测虫情,充分利用以抗虫品种和轮作换茬为主的农业措施,结合重点药剂防治,控制吸浆虫数量增长,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3月29日开始,取土、调查小麦吸浆虫越冬基数,至5月5日成虫防治期末,植保站全体技术人员,采用送药、送技术下张、印发宣传材料、电视宣传等方法,有效控制住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挽回小麦22.37万吨.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年来邯郸滏阳河一带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的分析,认为小麦吸浆虫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高和小麦连作。防治应以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1防治小麦吸浆虫1.1发生特点。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小麦病虫害,在永年历年都有发生,主要以幼虫危害灌浆期麦粒,造成秕粒和空粒,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1.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