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种子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贮藏与选用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穗藏法。穗藏即将苞叶去掉后,将整个果穗贮藏。在不同的大气相对湿度下,果穗上的穗轴和籽粒的平衡水分也有差别。一般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穗轴的平衡水分高于籽粒,此时,籽粒从穗轴吸水;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穗轴的平衡水分低于籽粒,此时穗轴从籽粒吸水。因此,  相似文献   

2.
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本文通过对衡水湖生物资源及生态景观的阐述.分析了衡水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并提出了衡水湖涅地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湿地景观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文化资源在人类历史文化遗存诸多实体当中具有独特功能,按照现代资产价值,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甚至进行扬弃和升华,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衡水湖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合理有效开发这些资源,对推动衡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衡水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1衡水湖的地理位置与发展历史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km2(在冀州境内57km2,桃城区境内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以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研究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衡水的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链视角下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实现绿色发展,还能促进资源整合,有效地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防止了资源浪费。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衡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产业链视角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衡水工业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生态衡水、文明衡水、美丽湖城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50多年前,贫穷饥饿的衡水人为了填饱肚子,将衡水湖湿地开发为耕地;50多年后,为了改变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又通过退耕还湖,使衡水湖又回归了湿地本色。这是衡水湖的轮回,也是人对自然的再认知。现在,衡水湖已成为衡水的一张生态名片,被称为京津冀最美的湿地。有"三库四器一摇篮"的美称——淡水储存库、碳素储存库、物种基因库、水资源调节器、淡水净化器、降低噪音器、大地  相似文献   

7.
衡水湖2003年被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又因曾多次举办环湖国际马拉松比赛,衡水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衡水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本调查主要以衡水湖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衡水湖游客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年出游次数、同游人数、出游经费来源、对景区的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拟对衡水湖的游客情况做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为衡水湖的生态旅游建设提出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衡水湖印象     
<正>初次来到衡水跟随师傅跑市场,经过衡水湖时就被这广阔的湖泊所吸引。听师傅说,这是河北的旅游景点,位于河北衡水、冀州、枣强三县的交界处,是北方重要的滩涂、湿地生态保护区和鸟类栖息地。车行了好久,而我的目光一直盯着这美丽的风光,直到目送着衡水湖的消失。当时就暗暗地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再到  相似文献   

9.
衡水湖位于衡水市内,它不仅具有蓄洪防涝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而且还是南水北调的调蓄水源地及桃城区的工业水源地。由于衡水湖的水体较浅且交换不畅,植物体腐烂分解等原因,使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氮、磷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也是生物体必需的基本营养元素,故通过调查水体的氮、磷含量并分析其来源及成因,对开发利用及保护治理衡水湖的水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衡水湖生态系统构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衡水湖保护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衡水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40-241
近几年,衡水迎来了大家有目共睹的飞速发展,随着衡水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这使得衡水这个城市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有历史性的突破。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这个城市的自身发展紧密相连,然而,如何加强衡水的物质文化底蕴宣传,让外界对衡水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吸引足够的目光投入到衡水的建设发展中,值得我们每个市民思考和付诸行动。关于城市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民过得更幸福。可见城市发展对人民的重要性,加强城市宣传、带动经济发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吴鸿斌 《河北农业》2006,(11):23-23
我省2001年在衡水湖首次发现黄顶菊,目前在沧州、衡水、邢台等7市的47个县形成分布。面积达30余万亩,构成了定植入侵之势,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生物。为此,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开展黄顶菊的灭害除治,以控制黄顶菊的蔓延与扩散十分必要。现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一些识别和灭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衡水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就关系衡水湖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衡水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融资困难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衡水地区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承接北京、天津科技资源溢出,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衡水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3~10月对衡水湖水质进行了监测,在衡水湖设置了8个采样点,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要目标对衡水湖水质进行评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52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衡水湖部分区域污染严重,且污染来源大部分来自人为污染,需要加大衡水湖治理污染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航空小镇的出现为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成长土壤。同时,多产业融合的巨大带动和辐射效应又可以促进航空小镇的发展壮大,多方面深度融合,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衡水航空小镇属于赛事型航空小镇,亦称衡水航空飞行营地,是以赛事为依托,集航空休闲运动、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融合形式。衡水航空小镇着力打造品牌航空赛事,凸显衡水地域特色,兼顾航空安全,建设航空小镇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衡水湖湿地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享有燕赵最美湿地的美誉,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衡水湖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规划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衡水湖湿地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蔬菜生产是衡水农业的一大优势产业,通过对当前蔬菜生产情况及衡水蔬菜近几年发展成果的分析.总结出衡水市蔬菜生产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9.
韩九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3-2704
衡水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频繁,近几年的农业、渔业、旅游业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从衡水湖保护区的实际出发,调查分析了农牧渔业污染源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巧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258-258,260
文章分析了衡水冀派内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阐明传统宣传和营销模式影响冀派内画的推广、创新与发展,提出基于互联网的衡水冀派内画宣传发展策略。并从响应式网页设计、平台的功能设计等方面对衡水内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