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果锈病是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在果实面梗部、萼部、胴部产生类似于锈状的木栓层或密生铁锈色小颗粒,果面粗糙,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危害非常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给种植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苹果果锈病的发病原因,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防控果锈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3.
最近不少梨农反映:套袋鸭梨果面出现红色果锈,套袋雪花梨果面出现烟熏状果锈,不知道是啥原因造成的,问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4.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  相似文献   

5.
对冬枣采后有、无果梗果实冷藏(1~2℃)期间不同部位呼吸量的变化以及有果梗和无果梗对果实贮藏品质及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期间有、无果梗的冬枣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呼吸强度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无果梗冬枣的呼吸强度高于有果梗的;无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强度极显著(P0.01)高于有果梗的。有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占27%~39%,果皮呼吸占61%~73%;无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约占77%,果皮呼吸约占23%。有、无果梗的果实其果梗部的呼吸比例在贮藏过程中有上升趋势,说明贮藏过程中果皮的透气性降低。与无梗冬枣相比,有梗的冬枣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有效延缓可溶性固型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保持极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6.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的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味苦,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7.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调查了苹果树冠不同层次不同区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征及其与枝叶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和部位花朵发育状况比较一致,随树冠高度的增加以及树冠由外向内,每花序花朵数、中心花和边花花冠直径均没有明显差异;果实产量主要分布在树冠第2层、第3层和第4层的次外层部位;单果重较大的层次主要是树冠第3层和第4层,单果重较大的部位主要是树冠中部,且在同一冠层内基本呈中部〉外围〉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着色指数基本呈上层〉下层、外围〉中部〉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光洁度指数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以树冠第3层最高;果实梗洼、萼洼和胴部果锈在树冠各层次各区位均有分布,同一产量水平在树冠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梗洼、萼洼和胴部果锈指数均无明显变化规律。但666.7m2产量2 000、3 000 kg的胴部果锈较轻,而4 000 kg的第2~4层各区位胴部果锈相对较重;同一产量水平树冠不同层次和部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差异不明显,但随产量的提高果肉硬度有增大的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树冠水平方向上高产园无明显变化规律;新梢和叶片数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以树冠第3层最大,在树冠水平方向上,呈外围〉中部〉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数量和产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66.7m2产量2 000 kg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3 000 kg的苹果单果重与枝量和叶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1症状与危害该病主要危害枣果,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病菌侵入后,病程从直观上可分为:晕环、水渍状、提前着色、萎缩和脱落5个阶段。病果初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病斑,环内略凹陷;  相似文献   

9.
苹果锈果病、锈病和果锈病是三种发病原因不同的病害。现就其病原和症状加以比较。1.苹果锈果病由类病毒引起,其症状在果实上有三种表现:(1)锈果型。果面从顶部开始出现5条与心室相对的茶褐色锈斑,锈斑龟裂,表面粗糙,果肉汁少渣多,不能食用;(2)花脸型。果实着色后,果面呈现红、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果梗和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苹果果梗与果体的识别方法和果面缺陷的查找方法.根据苹果果梗的特性,提出用分块扫描判断果梗是否存在;分析了苹果的坏损表面与非坏损表面的不同反射特性,以及不同灰度值象素点数的统计特性,找出坏损区域,并从中区分出果梗和果萼.对1 5幅无果梗的图象判断准确率为100%,对90幅果梗完好图象的准确率为88%.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坏损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红富士做为中国苹果的主栽品种,每年在采收中后期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果实裂纹现象,果农形象地称之为"裂纹病"。发生裂纹的重点部位是果肩、梗洼和果胴。发病果外观品质下降,沦为次品果,售价很低,严重影响苹果的种植效益,所以对于富士苹果的裂纹问题要特别关注。裂纹的症状表现有:以果面上的果点为中心,在果肩多横向产生裂纹,在果胴多产生放射状裂纹,随着裂纹的增多与延长,相互连成网状,表面失去原有的光洁,果面粗糙,造成果面出现  相似文献   

12.
李清 《陕西农业》2000,(6):15-16
褐腐病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果面起初为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病部迅速扩大呈软腐状,短期内(10天左右)可使整个果实腐烂。果肉松软如海绵状,略有弹性。病部中心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的灰白色绒球状茵丝团。病果多数脱落,少数残留树上,失水形成僵果。花和果枝有时受害,发生萎蔫与溃疡。  相似文献   

13.
1)锈病病原菌侵染引起果锈。 2)与树体健壮程度有关。树势强健,果实生长良好的不易起锈,果面细腻、光洁度好,而树势衰弱则反之,有些带有锈果病毒的树,终身结的果实都是锈果。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3,(7):26
由江苏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为优质早熟大果型梨品种,适宜江苏省梨产区种植。3年生平均亩产134公斤,4年生树平均亩产428公斤,早果丰产。树枝较开张,叶片卵圆形,每花序花5~7朵,花粉量多。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70克。果面平滑,蜡质多,果皮黄绿色,果锈极少或无,果点疏,梗洼中等深度。果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梨果锈发生的原因分析,于2001~2003年对翠冠梨果实一方面通过套不同纸袋类型和采取不同套袋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套袋前的不同处理,采用综合处理技术进行了提高翠冠梨果实外观品质的试验。从综合效果上看,在花后3~4周期间,采用自制果面涂布药剂涂布果面,待药液干后,套用外黄褐内黑双层b纸袋能有效地抑制翠冠梨果面锈斑产生,达到乳白色果面的全无锈果,无锈果率可达80.0%。  相似文献   

16.
目前,苹果市场好果高价走俏,一般果低价滞销,如何提高果品质量,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呢?套袋即是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凡套袋的红富士苹果,明显表现果个增大,果面光洁,果点小,果锈轻。其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镜观察发现,向日葵锈菌性孢子器呈瓶状,内含大量单核的性孢子梗。性孢子产生主要为整体芽生环痕式,具瓶体式特点。每一性孢子梗可产生多个呈串生的性孢子,几乎都在性孢子梗上的同一位点产生。每形成一个性孢子后,都在性孢子梗上留下一环痕。锈孢子器呈筒状至喇叭状,其内排列着大量双核的长形锈孢子梗,可由上向下连续产生多个锈孢子.锈孢子梗通过产生隔膜先形成锈孢子原体,再分隔而形成锈孢子和分隔细胞。随进一步发育,分隔细胞与锈孢子脱离,锈孢子表面出现大量的瘤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首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发病首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梗干枯缢缩。  相似文献   

19.
富华苹果     
<正>审定编号豫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300号品种来源华冠×富士申请单位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特征特性果实近圆柱形、高桩,平均单果重228克;果实底色绿黄,果面鲜红色(条纹状),着色面积90%以上;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洁;无锈,果粉少,果点小、稀、灰白色;果梗平均长2.5厘米,中粗;梗凹深广,萼片宿存、直立、闭合,萼凹广缓、中深;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成熟时果实硬度8.5千克/厘米2,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酸甜适口;果实9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20.
病状葡萄生理裂果的裂口形状大致有三种:一是果顶部从柱头痕处呈放射形三裂;二是从果梗基部的果蒂部向下纵裂至“赤道”部位;三是蒂部附近环状或半月形开裂。与病虫危害引起的裂果不同之处在于:病虫危害引起的裂果有前兆.如果面覆盖白粉、密布锈斑和病斑等,而生理裂果无前兆.只能从雨水量变化程度上预测;病虫危害引起的裂果不继发,而生理裂果有继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