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2.
三年累计试验面积17.75hm^2,其中池塘主养一龄团头鲂鱼种5.95hm^2,池塘主养二龄团头鲂鱼种9.83hm^2,池塘主养团头鲂成鱼1.37hm^2。一龄团头鲂,二龄团头鲂,鲂成鱼出池规格分别为19.6 ̄34g/尾,45.5 ̄76g/尾,224 ̄350g/尾。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6% ̄98%,93.5% ̄97.4%,74.5% ̄98%。平均每hm^2产量分别为4260 ̄5640kg,553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市场饲料等原因,大部分北方地区的养殖户反映养殖效益不高,有时甚至赔钱。本人根据自己的养殖体会和所见所闻,就提高北方淡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行鲤鱼的双茬鱼养殖  尽管鲤鱼的销量呈日益减少的趋势,又由于鲤鱼属吃食性鱼类,国家将逐步缩小其养殖规模,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消费者对其还具有一定的热情,养殖户对鲤鱼的养殖普遍有一定的基础,鲤鱼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呈大面积养殖。北方地区临近 4月,水温等因素已逐步满足鲤鱼的吃食要求,我们就可以在 4月左右放入大规格的鲤鱼种。鱼种的规格…  相似文献   

5.
随着鱼类配合饲料的使用 ,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大大提高。生产中 ,一年一季鱼种的养殖后期 ,需采用减料方法来控制鱼种的长成规格(150克/尾以上的鱼种销售困难)。一年一季成鱼养殖 ,不到鱼类生长期结束 ,就达到了上市规格。近几年 ,池塘承包费和工人工资上涨 ,而鱼价下降 ,养鱼经济效益不高。为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利用鱼类的生长优势 ,我站于1998年至1999年进行了池塘一年内养两季鲤鱼和鲫鱼的试验 ,即早春放大规格鱼种 ,6月中下旬养成商品鱼 ;6月底至7月初放夏花或大规格鱼种 ,再养一季鱼种或成鱼 ,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济宁市西关体育场养殖垂钓中心,共有池塘水面 50亩,其中 4个成鱼池 23亩, 3个鱼种池 20亩, 1个垂钓池 7亩。 2000年春,用生石灰彻底干法清塘后,于 3月 15日陆续投放鱼种开始养殖。前 12个月池鱼生长良好,但由于春末夏初干旱少雨,地下水源不足,加之池塘放养密度较大,水质欠佳,用药预防又不及时,至 7月初,垂钓池、主养鲤鱼成鱼池、 3个主养团头鲂二龄鱼种池、主养团头鲂成鱼池,相继发生了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病。先后交替使用百毒杀星、二氧化氯、“ 90”消毒剂,全池泼洒,均未彻底治疗,死亡彭泽鲫、团头鲂成鱼、鱼种、鲤…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体表对称溃疡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滔 《河南水产》2005,(1):30-30
2005年春节前后,郑州地区养殖团头鲂的池塘普遍发生鱼病,典型症状为体表两侧形成对称白斑,发病池塘若治疗控制不及时,死亡量能达到60%以上。成鱼、鱼种池均有发生,在郑州北郊养殖团头鲂较集中的区域,发病池塘接近50%。由于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往年并不常见,渔民普遍认为是一种新型鱼病,闻之色变,盲目用药,往往不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鲤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池塘培育鲤鱼种,池塘、网箱养殖鲤成鱼和池塘鲤成鱼、鱼种双季放养四种养殖方式结合起来,小范围内自成体系配套养殖,能够发挥鲤鱼生长优势,夺得高产。本试验这种技术方法获得了鱼种池亩净产1659.6公斤,成鱼池亩净产1691.2公斤,双季塘成鱼亩净产2578.9公斤,网箱(188米~2)总产1.6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超 《内陆水产》2001,26(5):35-36
建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发病少,易饲养等特性,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池塘养殖建鲤已广泛兴起,尤其是网箱养殖建鲤迅猛发展。但大规格建鲤鱼种的缺乏,阻碍了网箱养殖建鲤的发展。为提高水面利用率,推广利用流水池塘放养网箱培育鱼种技术,笔者所在单位于1999年4月~12月,在平邑县铜石镇彭家泉流水池塘(2.47公顷),设置4只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进行大规格建鲤鱼种培育试验,1999年12月起捕,共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7 280千克,单产113千克/米2,尾重100~150克,养殖成活率达91%,效果很好。现把此项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子林 《河南水产》2000,(1):17-18,36
郑州地区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是以地下水为水源,以鲤鱼为主养对象,投喂配合颗粒饲料的集约化养殖。以团头鲂和鲫鱼为主养对象的池塘也占一定比例。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和其它因素的影响,鱼病发生的种类和程度也发生变化。如以前危害较为严重的嗜子宫线虫病和复口吸虫病近几年已不常见,而单殖吸虫类的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等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系草食性经济鱼类,具有病害少、易捕捞、繁育简便、成活率高等特点,且因为其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逐年上升。已成为广大养殖户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些年,团头鲂鱼种的需求量一直上升。为此,我们于2010年在清河水库水产养殖场坝下鱼池采用人工投饵为主、辅以施肥的方法,进行了“池塘培育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大幅度调整新县水产养殖结构,提供大量优质鱼种,我们于2000年2月底在香山渔场进“二龄团头鲂鱼种高产养殖试验”。经过精心养殖,科学管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新县香山水库渔场池塘2口,总面积为3335m2,水深1 5m,底泥厚20cm。池塘避风向阳,保水性能较好,灌排水方便。每口塘配有3kW叶轮式增氧机1部,水源引用上游水库水,水质较好。在放养前第10天排干池水,用225g/m2生石灰清塘消毒。1 2 鱼种放养2000年2月28日至3月2日,鱼种用3%的食盐水消毒后在池塘上风处缓慢放入池塘。其中团头鲂占70%,鲢鳙占20%(鲢占60%),…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14.
张克利  朱博 《河北渔业》2007,(9):49-50,52
"一龄草鱼难养"是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共识,这是因为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为探索草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我场于2005年进行了在主养草鱼鱼种的池塘里套养鲤鱼鱼种的养殖试验,鲤鱼套养数量为25%,远远超过传统的10%.经过一年精心养殖,667 m2产草鱼鱼种605 kg,鲤鱼鱼种401 kg,草鱼成活率达84%,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初步探索出了培育草鱼鱼种和鲤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试验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减少了草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 1 基本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在辽宁沈阳进行了旨在示范团头鲂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生长性能的养殖试验。试验在3口2.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每亩分别放养团头鲂鱼种1000尾和白鲢10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发挥鱼种池生产潜力,充分利用鱼种池上半年放苗前的空挡时间。1993年九江市庐家河乡小湖村养鱼专业户毛向武利用所养的5亩鱼池,放养白鲢181kg,鲤鱼30kg。从当年2月25日放养到当年5月26日干池,共养殖89天,起获鲜鱼434kg(其中白链362kg,鲤鱼72kg),创造了闲池创利效果,觋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鲂属,俗称“鳊鱼”。具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及商品鱼养殖技术的突破,该鱼已发展成为淮安等地优良水产品种。为促进团头鲂养殖业健康发展,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以渔业科技入户为契机,将“团头鲂高效养殖成套技术示范”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技术,向广大示范户推广。现将团头鲂大规格冬片鱼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魏国  闫淑杰 《水产科学》1995,14(6):14-16
月亮泡水库水产养殖场利用18.36ha池塘主产团头鲂鱼种,取得平均产量4014.83元ha的结果,作者还就水体诸多因素对团头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们利用全价配合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进行了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试验,8亩池塘共产大规格鱼种13830kg,其中草鱼鱼种2900kg,鲤鱼鱼种8600kg,花白鲢鱼种2330kg,饵料系数分别为2.0和1.8,草鱼鱼种成活率为75%,实现亩利润4625.25元,初步探索出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养殖模式,解决了草鱼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