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杂种鹅掌楸是以鹅楸为母本、北美鹅掌楸为父本经人工授粉育成的,它以花色艳丽、叶形奇特而成为绿化观赏树种中的佼佼者。1植物学特征杂种鹅掌楸又称杂种马褂木,是木兰科鹅掌楸属  相似文献   

2.
杂交鹅掌楸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杂交鹅掌楸、鹅掌楸及北美鹅掌楸家系实生苗的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杂交鹅掌楸为阳性树种,其光饱和点在1200 μmol·m-2·s-1以上;(2)正交家系CT0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广,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回交0家系HCO2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且它们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值较高,认为对于鹅掌楸属树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高光合能力的杂种后代;(3)在Pn指标上,与鹅掌楸相比多数杂种家系具有明显优势;苗高和地径与单株面积和光合生产率(P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设置5个观测样地,每个样地取36株样品,连续5 a观测记载胸径和树高等情况,分析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无性系二代胸径平均生长量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已逐步适应引种地的生长环境,且呈加速生长势头。杂种鹅掌楸是适应江淮分水岭地区生长的优良生态树种,林业三大效益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优良生态树种杂种鹅掌楸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观测样地,每个样地取36株样品,连续5 a观测记载胸径和树高等情况,分析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无性系二代胸径平均生长量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已逐步适应引种地的生长环境,且呈加速生长势头。杂种鹅掌楸是适应江淮分水岭地区生长的优良生态树种,林业三大效益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3种鹅掌楸引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种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杂种鹅掌楸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鹅掌楸均能适应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但杂种鹅掌楸与亲本相比,具有抗旱性、抗寒性、耐渍性、抗病虫害能力强、速生性和观赏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对美洲黑杨、杂种鹅掌楸、银杏3个树种发叶初期的叶片及1年生枝皮层的蛋白质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在美洲黑杨和杂种鹅掌楸中表现为4月下旬最高,在银杏中为5月上旬最高.皮层内蛋白质含量在美洲黑杨中表现为随生长推移显著下降,而杂种鹅掌楸和银杏都表现为先升后降。且银杏变化幅度较大.SDS—PAGE电泳表明:叶片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分子量为78—13KD,发生明显变化的蛋白质包括美洲黑杨的50,32和23KD蛋白,杂种鹅掌楸的23,19,17和16KD蛋白,银杏59,35,16,14和13KD蛋白.皮层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8—16KD,发生明显变化的蛋白包括美洲黑杨的49,26,21,15和14KD蛋白,杂种鹅掌楸的70和22KD蛋白,银杏的58,29,24和23KD蛋白、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属植物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杂种鹅掌楸的幼芽为材料,利用Trizol、CTAB、SDS和异硫氰酸胍法提取鹅掌楸植物总RNA,结果表明,(1)用Trizol法提取的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杂种鹅掌楸的RNA具有28S、18S、5S rRNA 3条较清晰的条带,很少有降解,其完整性很好;(2)用Trizol法获得的3种鹅掌楸RNAD260/280值为1.724-1.801,D260/230值为2.154-2.341,说明其纯度也很好;(3)比较4种方法对提取鹅掌楸植物总RNA的得率发现,用Trizol法提取的RNA得率为219.2-256.7μg.g-1,是其它2种方法的1-9倍。因此,Trizol法可获得较高质量与产量的鹅掌楸植物总RNA,可满足下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北京林业大学内3个地点的小气候,观测不同小气候条件下杂种鹅掌楸冻害情况,定量分析小气候各生态因子对植物冻害情况的影响,提出在北京地区栽植边缘树种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浙江省安吉龙王山和遂昌九龙山的鹅掌楸群落。在龙王山,鹅掌楸-青钱柳-千金榆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乔木层和灌木层两层。鹅掌楸的重要值达36.0%,列各树种之冠。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D)为3.0232,生态优势度(C)为0.156,物种均匀度(J)为40.11%,群落均匀度(Js)为79.29%,群落相时较稳定。在九龙山,鹅掌楸-多脉青冈-连蕊茶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上层乔木、中层乔木和灌木层3层。鹅掌楸的重要位为16.5%,列乔木树种第3位。该群落相应的数量指标分别是:D为3.0976,C为0.128,J为26.79%,Js为75.67%,群落相时较不稳定。最后讨论了鹅掌楸林和该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异交物种易发生近交衰退。为了研究濒危树种鹅掌楸天然种群的濒危机制,以鹅掌楸属树种4种人工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回交、自交)子代为材料,从表型(种子饱满度、出苗率、苗期生长量)和基因型(SSR位点)两方面分析了鹅掌楸近交衰退状况。结果表明:子代饱满度、出苗率有相同的变异趋势,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回交>自交。子代苗期生长量为种间杂交>回交>种内杂交>自交。子代纯合子比率为自交>种内杂交>回交>种间杂交,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明显。同时还发现北美鹅掌楸基因杂合度高于鹅掌楸。  相似文献   

11.
两种源北美鹅掌楸生长量变异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鹅掌楸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但北方地区相关研究较少,为丰富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现对引种的宾夕法尼亚州种源和俄亥俄州种源的北美鹅掌楸实生苗地径、树高生长量变异及其分枝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宾夕法尼亚州种源北美鹅掌楸苗木在山东区域内的综合表现较俄亥俄州种源北美鹅掌楸苗木好,是山东区域内乃至周边区域引种和着重发展的重要种源,但其实生苗木侧分枝数量较多,在培育初期需要进行人工抹芽等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3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的显微构造。经方差分析,3个树种间导管分子、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组织等解剖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鹅掌楸次生木质部结构兼具亲本特征。首次发现中国鹅掌楸中存在单穿孔导管,约占4%。中国鹅掌楸较北美鹅掌楸导管分子短、导管端壁穿孔板横隔数少、弦切面木射线组织的宽度、高度小以及轴向薄壁细胞束的细胞个数少。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鹅掌楸相比具有更多的原始特征,中国鹅掌楸较北美鹅掌楸进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引种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在广西自治区融水县的生长特性,为杉木连栽迹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杉木采伐迹地的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5年的定位监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相似立地条件下,1~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其中,5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胸径生长量为1.43 cm,年均树高生长量为1.23 m,年平均蓄积量为17.02 m3/hm2,而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上述3个数据分别为2.19 cm、1.78 m和31.80 m3/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3、1.45和1.87倍。[结论]鹅掌楸是一种早期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比杉木快,成材比杉木早,可以作为杉木的替代轮作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鹅掌楸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病虫防治、适生范围、园林应用等技术要点做了介绍,总结出该树种是适宜河南省大力发展的优良彩色叶树种。  相似文献   

15.
浙江龙王山和九龙山鹅掌楸群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研究了浙江省安吉龙王山和遂昌九龙山的鹅掌楸群落。在龙王山,鹅掌楸-青钱柳-千金榆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乔木层和灌木层两层。鹅掌楸的重要值达36.0%,列各树种之冠。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D)为3.0232,生态优势度(C)为0.156,物种均匀度(J)为40.11%,群落均匀度(Js)为79.29%,群落相对较稳定。在九龙山,鹅掌楸-多脉青冈-连蕊茶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上层乔木、中层乔木和灌木层3层。鹅掌  相似文献   

16.
鹅掌楸种子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84-185
鹅掌楸是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的一个乡土树种,已在林场育苗造林20余年。阐述了鹅掌楸的生态习性,并总结了采种、整地做床、育苗及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鹅掌楸树形端直、叶形奇特、花朵酷似郁金香,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利用历史悠久。依据相关文献概述了鹅掌楸的种质类型、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文化内涵和生态习性,重点阐述了鹅掌楸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鹅掌楸属植物正反交2个组合为材料,利用DDRT-PcR技术,研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2组合总条带表达数都是在生长旺盛期最大,休眠期次之,萌动期最小.杂种鹅掌楸H×M和BM×J的双亲共沉默型(Ⅰ)、杂种特异表达型(Ⅱ)在不同生长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单亲表达一致型(Ⅲ)、单亲表达沉默型(Ⅳ)...  相似文献   

19.
徐玉杰  王勇  张新华  黄魁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22-222,224
鹅掌楸树干通直,材质好,叶形奇特,是良好的绿化、用材树种。通过多年生产经验,总结豫南地区鹅掌楸丰产培育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杉木马尾松鹅掌楸多行混交林与杉木马尾松多行混交林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中杉木、马尾松平均单株生长量大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对应的树种,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单位总蓄积量高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土壤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疏松透气,土壤中的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大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土壤肥力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