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林业科技》2004,24(4):20-20
2004年6月22日,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一行在浙江省林业厅厅长陈铁雄、丽水市副市长肖建中等的陪同下,到地处丽水市科技创业园内的省级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胶囊菌种工厂化繁育基地进行了视察。 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是以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有关科技人员创办并控股的科技型企业。随着企业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心联合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科技人员共同组建了高科技食用菌精深加工型企业——浙江益圣菌物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征地20亩,正在开展食用菌多糖保健食品的开发。 茅副省长一行在…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6):66-66
2005年10月25日,由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安全型矿物质养料产品“菌兴”菇耳精料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22-22
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林业科研究院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11-1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座落于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在2005年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全国农林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价中排名第15位。下设林业、林产工业、生态环境、竹类、生物技术、信息与标准化、新材料7个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竹子资源与加工利用重点中试基地,浙江省竹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分析、中试转化机构,浙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在衢州和安吉设立了经济林和竹子产业化研究所;成立了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分院、丽水分院、衢州分院和湖州分院。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技术标准、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信息     
食用菌多糖提取及结构修饰技术研究获突破性进展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林业科研究院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基本上停留在水浸醇沉法水平,产出和纯度都不高,在分子改性水平上开发多糖生物活性的工作基本为空白。该项目组成员经过两年多…  相似文献   

7.
随县是食用菌生长适宜区域,食用菌的生产和出口在中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调查分析了随县生产食用菌的基本情况及其与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关系,提出了下一步发展食用菌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要加大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与保藏的科研投入,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尽早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防止食用菌种质资源流失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竞争性杂菌及其综合防治董志远,崔瑞业(辽宁省林科院食用菌中心110032)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其他侵染性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蘑菇的白腐病、褐斑病等,妨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损失。此外还有竞争性杂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玛可河林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分析了玛可河林区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几点可行对策,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市场香菇发展趋势及辽宁的发展对策金若忠,雷光德(辽宁省林科院食用菌中心110032)(辽宁省建设投资集团公司)香菇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其产量仅次于双泡菇。近年来对香菇药理的深入研究证明,香菇可广泛用于治疗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消除血毒和抗癌...  相似文献   

12.
丽水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丽水市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引导和建立本地香菇生产的集聚地;摸索5万袋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摸式;鲜菇保鲜技术和小包装技术的攻关;建立食用菌其它品种和香菇新品种的储备库和配套技术储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3.
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兴安岭林管局可采林木资源的递减和国家对森林生态资源新管理政策的出台,探索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产业结构调整过渡期,如何采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立体开发多业并举,发展本地食用菌产业是人们关注的内容之一,仅就此谈点看法。 1国内食用菌产业化进程   食用菌栽培自山区开始,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自 80年代以来,从闽浙沿海地区至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至松辽平原,其业迅猛发展;由古田、庆元菇业收入占区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到胶东亿元蘑菇村;从泌阳、西峡食用菌产业带形成至朝阳、牡丹江等地区菌业的…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压缩块加工技术避免了食用菌干制品在运输、储运中容易压碎,易生虫发霉造成损失,产品档次提升并创造较高的附加值,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在食用菌产区形成的新兴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草菇高产、稳产的栽培工艺,1998年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中心引进菇类有益菌981回接堆料,进行堆制发酵和栽培试验,获得显著增产效果,现把试验结果报道于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981菌株由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中心提供;草菇杂交菌株“农大1号”...  相似文献   

16.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林业生态示范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柴改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质菌种;加强菌政管理;开展食用菌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4):56-56
近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正式发行。本书由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浙江省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吴学谦研究员主编,组织孙培龙、吴庆其等一批香菇生产专家历时2年编著完成。该书分20章133节共55.2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菇生产与市场、香菇的生物学基础、香菇育种与菌种生产、原料与设备选择,各种典型栽培模式与新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与深加工技术,以及香菇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内容涵盖了香菇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加、销全过程,重点围绕我国香菇栽培史上三次重…  相似文献   

19.
论福建山区菌用林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福建广大山区木生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给山区仅存的阔叶树资源和山区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就如何发展食用菌原料林,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确保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是伴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新型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模式。其特点包括国家引导性、绿色生态性、优势互补性和协同创新性,其意义是有利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聚合力,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的路径体系涵盖协同创新机构路径、职业教育科普路径、实践教育基地路径和职教师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