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7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向值、叶面积、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目、茎粗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杂种优势及杂交种与双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种和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MH)和超高亲优势(HH)均存在差异,株高、穗位高、顶高、叶面积、雄穗长、茎粗、夹角、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等杂种优势较大,顶高/株高、叶向值、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等杂种优势较小;顶高、顶高/株高和穗上叶片数表现为杂交种与父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雄穗长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母本呈显著正相关;顶高、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10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周长、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面积、叶向值和叶形系数8个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选配杂交组合时,雄穗长度、叶面积和叶形系数的选择应着重双亲的选择,叶向值、雄穗分枝数和茎周长的选择应兼顾双亲和杂交组合的表现,株高和穗位高的选择则可放宽对双亲表现的要求,着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自交系选育中,雄穗长度、叶面积、叶形系数和雄穗分枝数宜早代选择,茎周长、株高、穗位高和叶向值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10个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10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周长、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面积、叶向值和叶形系数8个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选配杂交组合时,雄穗长度、叶面积和叶形系数的选择应着重双亲的选择,叶向值、雄穗分枝数和茎周长的选择应兼顾双亲和杂交组合的表现,株高和穗位高的选择则可放宽对双亲表现的要求,着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自交系选育中,雄穗长度、叶面积、叶形系数和雄穗分枝数宜早代选择,茎周长、株高、穗位高和叶向值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矮秆资源82-3自交系为父本与高秆自交系W1杂交,通过对双亲和F1,F2等不同群体植株性状田间调查,分析82-3植株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结果表明,矮秆自交系82-3具有株矮、穗位低、穗上叶片数少,但雄穗发达、叶面积大、叶夹角小、叶向值高等特点,对降低杂种后代株高和穗上叶片数有明显作用;在所调查的性状中,不同世代雄穗分枝数以及叶向值的变异性均较强,变异系数多在20%以上,预示这2个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差,选择响应较低;不同性状遗传力各异,矮秆自交系82-3的株高、穗位高以及雄穗特性遗传力较高,而穗上叶片数和叶向值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由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杂交构建的F2∶3家系的分离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在夏播环境条件下对8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F2∶3家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株高与穗位高、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穗位高与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与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上叶片数与叶面积、雄穗分枝数,叶面积与雄穗长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顶高/株高与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和雄穗分枝数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高油玉米育种及其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由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杂交构建的F23家系的分离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在夏播环境条件下对8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F2∶3家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株高与穗位高、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穗位高与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与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上叶片数与叶面积、雄穗分枝数,叶面积与雄穗长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顶高/株高与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和雄穗分枝数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高油玉米育种及其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性状相关性及遗传趋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自交系在叶面积、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叶向值、生育期、百粒宽等性状有显著的正相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不能作为预测杂交种产量的可靠指标,自交系的产量配合力必须通过实际测产来确定。玉米杂交种的籽粒产量与其生物学产量、茎粗、叶面积、穗长、穗粗、千粒重、行粒数、穗粒数等性状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玉米株型主要性状作图群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豫82、沈137及其F1、F2:3家系为材料,测定株高、穗位高、叶长、叶宽、叶夹角和叶向值6个主要株型性状研究表明,亲本自交系在株型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与自交系沈137相比,自交系豫82叶夹角小55.1%,叶向值大86.8%,穗位高低32.6%;后代F2:3家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各株型性状均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这说明所选材料适合做QTL定位与分析的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9.
株型是影响玉米亩产的关键因子,提高株型紧凑程度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有利于增产。解析玉米改良过程中株型相关性状变异对指导玉米品种改良,满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黄早四和齐319为亲本构建的F_(2:3)群体为材料,比较分析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亲本自交系的株型相关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穗位高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玉米株型相关性状在育种选择中受选择方向和选择程度的影响。此外,株型相关性状在改良后代中表现出正态分布或拟正态分布,在家系之间差异显著。该结果可用作后续的株型相关性状QTLs定位及其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新单38株型相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单38的株高、穗位高和雄穗长度均高于对照郑单958,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向值极显著大于郑单958,其株型更紧凑。亲本之间相比,新4白改(新单38母本)的叶夹角显著小于郑58(郑单958母本),说明其株型相对紧凑;新6/敦系3(新单38父本)的雄穗分枝数显著多于昌7-2(郑单958父本),说明其雄穗更发达,更有利于制种。测产结果显示,新单38单产比对照郑单958高8.4%,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处理对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株型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差异显著,在超过阈值后,产量反而下降;各自交系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降低,而对雄穗分枝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株型自交系呈现出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株型棒三叶叶向值变化趋势不同,紧凑型叶向值增加最大,半紧凑型次之,平展型变化最小;棒三叶叶面积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将CIMMYT种质Pob45导入东农251的母本自交系合344中,研究CIMMYT种质对其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合344改良系所组配的杂交组合中较对照东农251增产的组合达33.3%。合344改良系所配的杂交组合的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增大的趋势较明显,产量和籽粒长度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因此,Pob45可用来改良现有种质的产量和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12个常用玉米品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光反应特性.通过对材料的每日阶段遮光处理的结果分析,缩短光照直接影响玉米品种的生育阶段。其中出苗至抽雄期遮光处理与正常光照的叶龄值差异显著,可作为衡量光反应特性的指标性状。缩短光照后使大部分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的花期提前,其中四早六、龙单21、绥玉7号、1134、龙系85、H172、4F1对光敏感;海玉4号、四单16、本育9号、合344、434、706、446光反应迟钝。遮光处理对品种形态性状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及雄穗分枝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大小程度依次为:穗位高〉株高〉雄穗分支〉叶片数。  相似文献   

14.
亚洲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一种重要害虫,利用抗性品种是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016年在安徽凤阳和海南乐东评价了1 46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水平,并测量这些自交系的理化性状,包括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三叶长、穗三叶宽、穗三叶夹角、茎粗、叶片厚度、叶片硬度、蜡质含量、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性状,分析了理化性状与抗螟性的相关性。鉴定结果显示,高抗自交系142个,抗性自交系317个,中抗自交系322个,抗虫自交系占53.38%;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夹角、10 cm茎粗、叶片蜡质含量与其抗螟性无显著相关,而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玉米抗螟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玉米蚜是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出对其高抗的自交系,分别在安徽凤阳和海南乐东,采用单叶蚜量计数法评价1 46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的抗性情况,测量了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夹角、茎粗、叶片厚度、叶片硬度等农艺性状和叶片中蜡质、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化学品质,分析玉米自交系抗蚜性与农艺性状、叶片化学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为高抗玉米蚜的自交系有233个,高感的自交系有121个;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夹角、茎粗、叶片蜡质含量均与玉米抗蚜性关系不显著,而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玉米抗蚜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培育适宜高密度种植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需求.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测量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夹角,计算叶向值和叶面积,计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新单61'、'新单68'、'新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