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最早在1957年发生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南部的甘布罗一带,过去一直被叫做“甘布罗病。”1970年在康奈尔大学兽医系鸡病及鱼病学教研室西奇纳教授的倡导下,采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叫法。有时候也被叫做“传染性法氏囊炎”。本病是以法氏囊(F囊)、胸腺、脾脏等淋巴组织的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病变主要是感染鸡法氏囊肿大,有时出血,随后发生萎缩,为一过性经过,多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鸡的临床诊断主要检测法氏囊组织的病理变化,包括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的法氏囊重量与体重比值(囊重指数)。本研究采用IBDV强毒株BC6-85感染22日龄SPF鸡3 d后,对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及胸腺的重量和组织病理变化等进行检测。研究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的法氏囊虽然呈现明显病理变化,但平均囊重指数无显著减少。此外,鸡感染IBDV后脾脏也发生了明显的外观和组织学病理变化,特别是其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增加极其显著(p0.01),并且感染组内各样本的脾脏重量与对应体重显著相关(r=0.695,p=0.026)。IBDV感染鸡的胸腺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以上虽然仅为IBDV特定病毒株的结果,且样本数量有限,但提示作为重要的B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器官,脾脏在IBDV感染鸡的重量与体重比,(脾重指数,本研究为1.66)可以考虑成为临床和现地快速诊断法氏囊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3~12周龄雏鸡与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使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阻,同时也可引起胸腺和脾脏的病变,造成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感染IBDV后粪便排毒的时间为两周。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以及鸡场的工作人员可以机械带毒,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但病毒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危害雏鸡免疫功能的流行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1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本病仅发生于2~14周龄鸡,21~49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人工感染雏鸡法氏囊的病理学动态观察任玉红宁官宝(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鸡体法氏囊淋巴细胞坏死而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其它传染病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5周龄非免疫健康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河北分离株HB-bp,3d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3~4d内死亡率达80%。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及腺胃有病理组织学变化,各个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病毒,法氏囊内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脾脏。而对照组未见任何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
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原来仅发生于鸡,鹅、鸭不能感染发病。但近年来,我国已陆续有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报道。病毒分离鉴定及用法氏囊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显著,也证明鹅可以感染本病。2009年3月,我市竹泓镇西刘村李某饲养雏鹅800只,送数只病死鹅到我站门诊,初步诊断为雏鹅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普遍存在着法氏囊高免血清临床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差的情况。根据临床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1应用于临床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法氏囊高免血清抗体滴度不够。近两年,市场销售的所谓法氏囊高免血清,其质量低劣。我们对许多厂家进行抽检,抗体滴度最高的也只有1:8~1:16,而大多数抗体滴度只有1:2~1:4,有的厂家甚至用假货蒙骗用户。2临床应用法氏囊高免血清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用量不够。不少地方在鸡法氏囊病发病高峰季节,对法氏囊高免血清进行大势炒作,价格很高,用户为了节省资金,就尽可…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制品检验及鸡法氏囊病血清学诊断中都会应用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经反复探索,试验制备了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是用健康鸡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强化免疫后无菌采血、分离血清并加适宜防腐剂制成的.经无菌检验、中和试验、血清特异性检验、对比平行试验验证均达到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的标准.现将鸡法氏囊高免血清的制备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远穆 《畜牧与兽医》1993,25(4):183-185
<正> 传梁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危害我们养鸡事业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感染鸡可发生免疫抑制的免疫缺陷,故引起养鸡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及免疫程序加以探讨。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谈谈鸡的免疫系统与法氏囊病毒。1 鸡的免疫系统鸡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骨髓。外周淋巴组织包括:哈氏腺、脾、盲肠、扁桃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亦称作传染性囊病、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法氏囊一旦受损,将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导致鸡群出现多种病原合并感染,增加了病死淘汰率,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1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预防中应注意的问题1.1目前我国普遍应用的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的几种疫苗都能够产生有效保护,但免疫后对法氏囊、胸腺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2禽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共同感染可显著延缓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诱发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5.
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给鸡两次注射法氏囊活性肽后,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法氏囊活性肽能够提高新城疫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高1~2个滴度;使血清母源新城疫抗体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对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IBD)对法氏囊的损伤,和(或)促进损伤后的法氏囊的修复,对脾脏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春季如何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以法氏囊、肾脏病变和腿肌和胸肌出血、淋巴细胞严重受损等为特征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生面广,发病率高,并容易并发和继发其他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往我们主要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都不十分理想,采用IBD高免蛋黄液和高免血清治疗,又存在隐性垂直感染因子危害的弊端。从1998年开始我们应用纯中药制剂——囊炎康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青年鸡)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性是因免疫失…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以3~6周龄的雏鸡多发,以法氏囊显著出血肿胀、坏死及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受损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不但导致鸡只增重和饲料报酬下降,而且能够引起鸡体免疫抑制,导致鸡只大批死亡,同时,本病发生后,极易感染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等病,致使疾病更为复杂,加大了鸡群治疗难度,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将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为双链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