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间的一种化学相互作用。为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趋利避害,从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作用机理等角度,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同时着重论述了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等四大主要化感作用,且以实例论证了化感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生产上有效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水环境污染,水体由于藻类疯长形成的"水华"、"赤潮"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方法被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易控制、成本高、易破坏生态等问题。植物化感物质的出现为控制藻类生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由于植物化感物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作用性,并且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来抑制藻类可达到杀死有害藻类,而又不影响其他藻类的目的,并且化感抑藻不会产生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介绍了植物的化感作用和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讨论了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作用机理、表现形式、释放条件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容  李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78-181
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作用途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大多数最终都将进人土壤,因而土壤微生态环境与植物化感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活性、转化和在土壤中持久性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活性、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两方面阐释了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席蓉  郝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6-8198,8218
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和释放途径,分析了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化感物质作用的因素,总结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农林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化感作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体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即化感物质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这称为化感作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来自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该文介绍了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物质种类及化感物质释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具有生态安全和灵敏高效等优点,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藻的进展,从化感物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酶活性、细胞膜、细胞超微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探究了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机理。并分别就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提取的各类化感抑藻物质的抑藻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探讨了木本植物抑藻的潜在价值,为开发新的抑藻剂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植物抑藻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化感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生态系统中合理利用化感作用,潜力巨大。本文着眼于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因素,从植物的遗传因子及生长发育状况、化感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植物所处环境条件(土壤养分及质地、光照、温度、水分、生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化感作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植物化感作用概念的发展、植物化感物质、植物间和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概述,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化感作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化感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体分解和根系分泌等过程,释放出化学物质,引起植物种间或种内的相互作用,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化感作用影响着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分布格局、群落的演替、种子的保存和萌发以及氮循环等。主要对草地植物的化感物质种类、化感物质作用特点、释放途径、影响化感物质产生的因素以及化感物质提取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了草地植物化感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中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见中草药(大黄、丁香、黄连、连翘、生地、桔梗)、几种植物叶片(柳树叶、茴香、杨树叶、银杏叶)和葱属植物(大蒜、韭菜、葱、洋葱),以不同配比混合后制成的4种复方制剂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胶胞炭疽菌、交链孢菌和大丽轮枝菌)进行了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供试4种植物复方制剂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ZY和FH对交链孢菌和大丽轮枝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可达100%,优于SY和CS;但4种复方制剂对立枯丝核菌和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弱,抑菌率均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13.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链格孢菌、芭蕉炭疽菌、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福建省福州地区1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0.0lg·mL-1下,有8种植物对至少1种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60%以上,大飞扬、杨梅、桃金娘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这3种植物用极性从小至大的溶剂依次提取,提取物抑菌活性表明,活性物质多只分布在其中1至3种极性溶剂层中,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能力与抑菌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大飞扬的丙酮提取物对芭蕉炭疽菌孢子可能具有毒害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使芭蕉炭疽菌和链格孢菌的孢子芽管生长不正常.  相似文献   

14.
15.
植物微生物区系和植物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棉花根际,西瓜维管束,黄瓜叶面,小麦种子内的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微生物区系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抗病性有密切关系,为植物微生物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然植物成分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进展状况 ,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旨在为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