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1蹄变形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趾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宽蹄,即蹄的两侧趾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  相似文献   

2.
<正>1蹄变形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趾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呈拖拽式。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3.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蹄子所有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不孕症的疾病之一。蹄病主要有蹄叶炎、蹄底出血、蹄底溃疡、创伤性蹄部真皮炎、踵裂、腐蹄病、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增生、趾皮炎、白线病等11种。急性蹄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是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但外观则为站立和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  相似文献   

7.
指(趾)间皮炎亦称指(趾)间湿疹,是指没有延伸到皮下组织的指(趾)间皮肤的急性和慢性炎症;蹄底溃疡多为局限于蹄底与蹄球结合部的特殊病变;蹄叶炎是蹄真皮的弥漫性、腐败性炎症过程,临诊特征是疼痛、蹄变形和程度不同的跛行。1指(趾)间皮炎(1)病因蹄部经常潮湿和卫生状况不良,运动场经常泥泞,泥土、牛粪和褥草嵌入指(趾)间而又未能及时清除。  相似文献   

8.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指(趾)间赘生、局限性蹄皮炎、蹄底脓肿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业已引起广大奶牛养殖户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浅谈一下有关蹄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由于各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不同蹄病的发病率也不同.有些养殖场发病率高这40%,它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蹄病的种类包括腐蹄病、蹄变形、蹄叶是、蹄皮炎、指(趾)间赘生、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蹄部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奶牛蹄病是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奶牛蹄病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从疾病的病理表现分为蹄底溃疡、白线损伤、蹄底脓肿、趾  相似文献   

11.
<正>1定义奶牛肢蹄病是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是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情况,从而为该地区制定蹄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对北京南部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24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蹄病平均发病率为24.75%,其中变形蹄、指(趾)间皮炎、蹄底溃疡等发病率高于其他蹄病;后蹄发病高于前蹄;单只蹄发病数最多。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活动,还会造成其生产性能下降,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奶牛被淘汰,给牛  相似文献   

13.
奶牛蹄病主要包括蹄变形和腐蹄病。蹄变形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腐蹄一般都伴有蹄变形,故可以认为蹄变形,是腐蹄的基础。由于蹄支变形、负重不匀、炎症发生,加上细菌的感染则发生腐蹄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奶牛指(趾)间皮炎、蹄叶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三种主要蹄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进行讲解,并提出了蹄病的整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为偶蹄,内外蹄对称,大小相等,整个蹄近似圆形,蹄与地面形成45~50度,负重均衡,蹄的质地坚实,致密,无裂缝,蹄间间隙紧密。常见的奶牛蹄病有蹄变形、指(趾)间皮肤赘生物、指(趾)间蜂窝质炎、蹄腐烂、蹄叶炎等。蹄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活动,因疼痛而多发生强制性趴卧,使正常运动受到限制,影响食欲和精神,造成消化、代谢和泌乳的障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无蹄则无马",这句话对于奶牛同样适用。牛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蹄病是牧场永远的一个痛,更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而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原因:蹄病通常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类型:传染性包括腐蹄病、蹄疣、趾间皮炎等;非传染性包括蹄叶炎、白线病、蹄底挫伤、变形蹄等。  相似文献   

17.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牛,发病率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奶牛瘸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产奶牛的修蹄技术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奶牛业发展迅猛,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奶牛蹄部会出现增生或病理症状,如变形蹄、腐蹄病、蹄叶炎等。奶牛蹄变形病是指奶牛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临床上形成长蹄、宽蹄、翻卷蹄。蹄变形病常为慢性经过,不会直接引起患牛死亡,但它确可引起牛只疼痛不安、食欲减退、消瘦、产奶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等,  相似文献   

19.
2016年2月-2018年6月,笔者对石河子下野地垦区6家大型牛场饲养的2 981头成母牛发生蹄趾间皮炎的情况进行临床调研,确诊蹄趾间皮炎奶牛145头。结果发现:奶牛蹄趾间皮炎作为一种蹄病,在下野地垦区大部分奶牛场均有发生,每月都有新发病例,初春和夏季发病奶牛增多,平均发病率为4.86%;年修蹄2次的奶牛场蹄趾间皮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年修蹄1次和不修蹄的奶牛场(P0.05);蹄趾间皮炎奶牛产犊间隔极显著延长(P0.01);通过临床防治可以有效防止向高害蹄病的转化,降低临床危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调查了2013年9月~2015年10月石河子地区26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1.24万头奶牛的蹄趾间皮炎发病情况,共确诊蹄趾间皮炎患牛382头,结果发现:石河子地区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平均发病率为6.24%,前蹄发病率低于后蹄;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却是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的常见多发病,其原因与年龄、季节及环境条件因素、妊娠状况、圈舍卫生环境和日粮结构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临床防治发现,做好奶牛蹄趾间皮炎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向其他高害蹄病的转化,有较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