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来有害杂草是外来有害生物中造成经济和生态环境损失最大的种类之一,阻止外来有害杂草入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研究的不断深入,杂草风险分析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本文概述了杂草风险分析的基本程序,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杂草风险评估方法和体系,以及我国杂草风险分析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杂草风险分析方法和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生态和人及人类社会3个方面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根据国际标准中制订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流程,定性地描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并从入侵种特性研究、适生区预测研究和风险分析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这些理论研究有助于为有害生物风险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愈发严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开展有利于积极主动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保护我国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并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本文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内涵和近期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常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介绍了目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提出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作为新西兰生物安全体系决策程序中的最主要工具,在保护新西兰经济、环境和人民健康免受外来有害生物侵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5.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依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传播途径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的分级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C#的外来有害生物定量风险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外来有害生物半定量和定量风险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系统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场景分析法两大类方法作为支持,以C#为开发语言,由用户自定义场景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数据模拟,通过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系统具有易操作、可扩展性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化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广西红火蚁定性和定量的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和WTO规则中评估生物危险性的重要方法,是开展有害生物检疫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广泛收集和掌握红火蚁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危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危险性和管理难度的基础上,本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研究,对广西红火蚁的风险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值R=2.28。风险分析表明,红火蚁在广西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因此,通过风险分析进一步科学论证了防控红火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此分析方法也为今后评估外来有害生物风险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建立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并对其进行了说明,意在探索建立统一的外来生物评价体系,以期科学、有效地评估有害生物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为防范外来生物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本文根据湖南省危害林业或对林业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有害生物状况,提出应从加强检疫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开展疫情普查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完善引种审批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植物检疫术语是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交流的前提与基础,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及规范有害生物相关术语及其定义,明确了有害生物与外来物种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及其定义进行整理和规范,提出判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可结合适生性分析、传播途径、寄主情况及潜在的经济/环境影响等因素,从进入、定殖、扩散可能性及后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有一定交集,因此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对生物入侵防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进行规范也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制修订提供了科学思路。本文提出的定义修改建议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估方法较为概括,仅为定义和名单的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蔓延危害的主要特点、发展态势及潜在风险.我国防范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法规制度、检疫手段和技术、人员素质和资金投入等诸方面问题.加强植物检疫职能、整合检疫管理力量、构建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安全服务贸易等是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重要组织步骤;完善植物检疫立法和管理体制、重视技术标准研制和采用国际标准惯例、加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改进植物检疫检验手段和技术、加强非疫区和非疫生产基地建设、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型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国.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1].利用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对棉黄萎病菌的选择作用,从棉田中分离获得不同的黄萎病菌菌系,在温室中采用2个抗病性差异明显的品种对其致病力进行测定,以明确同一块棉田是否存在不同致病力菌系.  相似文献   

13.
R.P. KAHN 《EPPO Bulletin》1979,9(1):119-130
A pest risk analysis curve on a graph is used to present diagramatically 1) the concept of pest risk analysis, and 2) the interaction of biological, econom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with quarantine policies, regulations, or decisions. The culmination of these regulatory activities often leads to a decision about the entry status of a wide spectrum of imported “items”. While the concept pertains to animal as well as plant quarantine matters,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plant quarantine. Most of the examples presented relate specifically to the pest risk associated with importing plants or plant parts for propagation. Some of the examples presented have wide appl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circles while others relate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method of illustrating pest risk analysis as a curve should be useful in effectively communicating quarantine philosophy,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decisions not only to the commercial, lay, and scientific public, but to plant quarantine officers. For within–house quarantine activities, the diagrams may be useful in training, explaining assignments or responsibilities to officers, determining priorities or planning budgets, and as a means for emphasizing the biological aspects of decisions about entry status of imported items.  相似文献   

14.
杧幼果普瘿蚊(Procontarinia frugivora Gagné)是目前已知唯一危害杧果果实的地区性害虫,国内尚未发生分布。本文综述了其分类地位、地理分布、成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等,讨论了其经济重要性及防治对策,提出了进境检疫鉴定方法,以期为进境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木虱是原产于北美的重要害虫,近年研究表明该虫能传播马铃薯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斑纹片病其病原菌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cearum,简称Lso),因而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特别关注。迄今为止,该虫及其所传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分布,均是我国关注的具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2017年,我国广州、上海口岸首次从进境货物中截获Lso。目前,我国口岸尚未截获马铃薯木虱,但是鉴于其本身和所传带病害的重大危害性,有必要明确马铃薯木虱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和传入风险。本文采用生物学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对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确定其入侵风险等级,为有害生物检疫和国门把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木虱在我国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所占的面积大。其中高度适生范围有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东以及四川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部、辽宁南部等地区,其入侵风险R值达到2.37,属高度危险等级。建议将马铃薯木虱列入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口岸监管部门应严格检疫。  相似文献   

16.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评估模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红  秦誉嘉 《植物保护》2018,44(5):134-145
全球化的进程使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植物检疫工作备受重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是植物检疫的支撑技术之一,风险评估是其核心内容,定量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近30年来该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PRA文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模型及软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同时,我们比较了主要模型和软件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归纳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起点的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集成技术体系,并展望了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本综述能够为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管理机构、推广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重要的工作参考,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入侵害虫蔗扁蛾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确定入侵害虫蔗扁蛾是否应列入检疫性害虫进行控制,根据WTO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要求,对其进行风险性分析.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模型,对各项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并赋值运算.各分析指标及运算值为:(1)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2)潜在的危害性,风险值为1.6;(3)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4)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89;(5)风险性管理难度,风险值为1.67.蔗扁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1.98,风险指数已达到检疫性害虫条件,应列入检疫性害虫名单,最后提出了相关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世界性害虫番茄潜麦蛾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原产于南美洲的世界性毁灭害虫——番茄潜麦蛾Tuta absoluta(Meyrick)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和风险,应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即对番茄潜麦蛾的不同入侵阶段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并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其国内外的发生现状、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入侵我国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等方面进行入侵风险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潜麦蛾虽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分布,但在我国大部分番茄产区都可以存活和定殖,是一种具有高度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入侵我国的风险评估值R为2.64,属于极高风险性农业有害生物。故此建议将其增补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在新疆、云南、广西等边境省区开展预防性监测,并加强对该种害虫的检验检疫力度,严防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008年扶桑绵粉蚧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及其所属检疫机构对其处置情况,包括核实发生情况、开展全面调查、通报发生情况、开展风险分析、确定检疫地位和开展封锁控制等措施,为今后处置其他新发现植物有害生物提供了借鉴。从扶桑绵粉蚧的处置过程也得出一些启示,包括如何提高新病虫的发现能力,如何完善检疫防范的范围,如何加强部门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