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产笋量对比、丛立竹数和该丛当年笋产量的回归关系、以及绿竹丛立竹数 ( N)与丛冠幅 ( CW)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量差异显著 ,由 1、 2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分别比由 1~ 3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和 1~ 4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多 0 .1 638kg和 0 .1 979kg.丛立竹数为 4~ 7(株 /丛 )的绿竹林 ,在相应最大密度下可获得最大笋产量 (笋产量大于 4650 kg/hm2 ) .研究结果提出了绿竹林丰产结构指标 ,可为绿竹丰产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绿竹生态最适宜区福安市的绿竹施肥进行试验,并分析不同肥种、不同施肥次数对绿竹产笋量、笋体大小、 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肥对绿竹产量的提高最好(每株绿竹产笋达0.81kg),其次为复合肥和尿素。施肥次数增加,笋产量及单个笋重增加明显。表明绿竹施肥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丛生竹种.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之一.因其笋形似马蹄.故俗称“马蹄笋”。马蹄笋是食笋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绿竹笋用林以促进产笋、提高笋产量为目的,现将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绿竹低产林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福安市绿竹地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在现有的低产林中,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对绿竹低产林进行施肥、扒晒、绿竹竹竿年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绿竹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对竹材产量影响不显著;绿竹低产林改造后比低改前竹笋产量提高了358.67%~372.67%。绿竹经营保留1~2年生绿竹10丛左右,每年最好施肥2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9月中旬。每年3~4月扒晒20~30 d,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芽目分化、早发育和笋个体的增大,有利提高绿竹单株的产笋量。  相似文献   

5.
笋用绿竹高产栽培措施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梁仰贞绿竹为禾本科慈竹属笋材兼用的丛生竹种。绿竹笋中含糖、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佳品。绿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雨量1400毫米的亚热...  相似文献   

6.
绿竹是一种以笋用为主的竹种,笋形似马蹄,笋肉莹白鲜嫩,清甜。绿竹一般3年即可成林产笋,出笋期为5~10月,每667m。产量可达750~1000kg,是经济效益较高的长效竹种。古田县黄田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年无霜期330d以上,年降水量1417~1573mm,土层深厚,土壤酸碱度适宜,非常适于绿竹的栽培,现有绿竹种植面积达1200hm2,尤以闽江两岸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山脚种植最多。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类绿竹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绿竹山地及河滩地造林对比试验表明 ,山地集约经营的绿竹林从林分结构特点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散生性 ,而河滩上绿竹表现为较强的丛生 ;绿竹造林后新竹增长水平较为接近 ,但至稳定时 ,竹株胸径以河滩地为大 ,山地又以Ⅰ、Ⅱ级地为大 ;竹高与胸径的变化基本一致。绿竹平均单株产笋量以山地Ⅰ级最好 ,Ⅱ级其次 ,河滩Ⅱ级第三 ,山地Ⅲ级第四 ,而河滩Ⅲ级最差 ;各地类间单个笋重差异不显著。山地ⅠⅡ级地与河滩Ⅱ级地一样 ,同样是绿竹理想的造林地 ,山坡中下部可作为绿竹造林的新空间 ;研究结果为山地绿竹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绿竹密度与年龄结构对产笋量及新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繁茂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84-184,195
应用二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绿竹经营密度及年龄结构对产笋量及新竹生长状况影响,结果表明:绿竹林分经营密度和竹株年龄结构对鲜笋产量、母竹大小等因子有较大的影响,鲜笋产量和挖笋个数均随着丛立竹数及1 a母竹的比例增加而增大,但当从立竹数和1 a母竹数均达到一定量后,单株发笋个数、笋个体重、新竹大小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花绿竹是绿竹栽培种中发现选育而成,其与原种的最大区别在于竹秆外观有绿底间黄色条纹,笋品质佳。其在浙江省温州市出笋期自6月初至10月中旬,历期4个多月,7~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量占总量的80%以上。3~4年生竹,产量5 250~7 200 kg/hm2。笋质优良,含糖量高,口感甜,鲜笋的总糖含量为0.67%~2.52%,分别较当年对照普通绿竹高出0.1~1.86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为1.00%~2.00%,粗纤维含量为0.47%~1.10%,氨基酸含量1.36%~1.46%。  相似文献   

10.
对衰败毛竹林恢复期经营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强化留笋养竹、不同抚育方式、不同施肥方式对衰败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衰败毛竹低产林恢复期强化留笋养竹、化学除草是良好的抚育方法,施肥方式应以伐桩施肥为主,调整竹林结构是衰败毛竹林恢复产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抚育措施对石竹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集约经营程度对出笋期产生显著的影响,集约经营型比一般经营型初笋期早3个月左右,而一般经营型比粗放经营型早10 d左右;二是出笋量随着集约经营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经营型出笋量是粗放经营型的2倍,集约经营型出笋量分别是一般经营型和粗放经营型的4.1倍和8.6倍,石竹笋用林实行集约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抚育措施对石竹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集约经营程度对出笋期产生显著的影响,集约经营型比一般经营型初笋期早3个月左右,而一般经营型比粗放经营型早10 d左右;二是出笋量随着集约经营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经营型出笋量是粗放经营型的2倍,集约经营型出笋量分别是一般经营型和粗放经营型的4.1倍和8.6倍,石竹笋用林实行集约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绿竹属慈竹属,系地下茎合轴丛生.为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公顷。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吨,  相似文献   

14.
霞早绿竹Banbusa oldhami‘Xia Zao’ ZSX是从霞浦县绿竹资源中偶然发现并选育出来的绿竹变异种,最主要特征是每年4月发笋,比普通绿竹提早一个多月;其形态变异是竹株高度比普通绿竹矮2~3m,更适合密植,具有增产潜力.霞早绿竹经过18a的繁育和多点栽培试验,鲜笋平均产量比普通绿竹增产20%~35%;经过长期观测结果表明,霞早绿竹发笋早、产量高、笋质优等优良性状相对稳定,成为变异新品种.2011年,福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将霞早绿竹认定为优良品种.目前,已在霞浦县营建霞早绿竹良种繁育基地和笋用林基地140hm2,丰富了绿竹种质资源,并推广到福建省的连江县、厦门市同安区和广东省的珠海市等地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绿竹是笋用丛生竹,竹笋呈马蹄形(俗称马蹄笋),产笋期是夏秋,故称夏季竹笋。其肉质脆嫩,食味鲜美,是笋类中的佳品。绿竹笋期长,产笋期6至10月,要优质丰产,必须集约经营。如平阳县水亭乡前爿村笋农蔡兴旺2.7亩竹园,1985年亩产笋206公斤,1986年通过集约经营后,产笋量逐年增加,1992年亩产笋745公斤。利用此法栽培能使产笋期提早和延长,产量成倍增长,且笋体肥大、细嫩。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9,(23)
本研究通过对绿竹的密度(立地密度和立竹密度)、年龄、叶面积指数等生长因子调查,研究其生长因子与绿竹出笋情况的关系,旨在为绿竹笋用林的丰产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绿竹笋用林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以绿竹笋用林为对象,通过建立河流淤积土、沙壤、黄壤堆积土三个样地,对竹林进行调查、施肥、培育试验,以研究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丰产措施与丰产结构,从而指导竹农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绿竹笋用林合理竹林结构以代数为1.3~1.6为佳,在不同密度的竹林中,合理丛立竹度与密度呈动态平衡关系;合理化肥配置方案为N:P:K以2:1:1~3:1:1之间最好,复合肥年施肥量为2~3kg/丛,在出笋前及出笋期间分多次施用;抚育管理以培土、留笋及排灌技术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绿竹地下茎发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竹地下茎生物学特性即竹蔸秆基芽目萌发规律、蔸根芽点发根规律及竹丛蔸幅与发笋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各母竹的笋目数量变幅为3~10个,多数为5~9个,不同径阶绿竹母竹的秆基笋目数量不同,与径阶呈正相关;秆基笋目从2月开始萌发,3—5月为萌发高峰期,6月以后基本停止萌发;绿竹在6年生以后,整个母竹根系进入老化期;竹丛蔸幅和发笋量呈显著正相关,用Y=0.0424X^2-1.7755X+28.961拟合绿竹竹丛蔸幅和发笋量之间的关系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细叶雷竹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90-4290
细叶雷竹具有笋期早、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笋用竹改良的优选竹种。介绍了细叶雷竹种竹移栽及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绿竹为禾本科慈竹属笋竹兼用的丛生竹种。绿竹笋含糖、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绿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1400mm的亚热带生长。绿竹栽植当年可以出笋成竹,第3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