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永昌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永昌县无公害蔬菜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永昌县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对策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开展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检测网络建设,加强监管执法;巩固现有品牌,积极开展绿色认证工作;建立专营批发市场,加强市场管理;扶持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
概述浙江省高山蔬菜的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探讨"突出生态,发挥季节优势,加快高山蔬菜优势区域建设,形成规模优势产品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化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高山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浙江省高山蔬菜的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探讨“突出生态,发挥季节优势,加快高山蔬菜优势区域建设,形成规模优势产品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化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兰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徽州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徽州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强化科技兴菜,提高蔬菜无害化生产水平;建立技术标准,严格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检验检测,全面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服务体系,确保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武汉市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现状及其主要举措:立法治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正规化基地建设;狠抓科技进村入户,创新蔬菜技术推广模式;发展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和实施目的: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主要预期目标:全国蔬菜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2300公斤/亩,2020年达到2500公斤/亩以上;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50%,2020年提高到60%;2015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1000元,2020年达到1300元。  相似文献   

8.
目前,通州区种植业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籽种产业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蔬菜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蔬菜加工、配送企业实力明显提高,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和完善种植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灵台县蔬菜生产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化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发展对策是:合理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积极稳妥地发展高档珍稀蔬菜;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发挥引导和调控职能,扶持蔬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阜南县蔬菜化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阜南县蔬菜产业化现状,分析影响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抓标准园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抓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抓科技兴菜,提升蔬菜生产力等。为阜南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结合现代农业要求和本地区特点,针对常熟市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如菜农收入有待提高,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为常熟市蔬菜产业的现代农业之路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大政策补贴扶持,加快科技引进、转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快一二三产融合等,期待常熟蔬菜产业走上高效、优质、现代化之路。近年来,常熟市形成农业产业"一核三带多园区"格局,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基于城市人口需  相似文献   

12.
宋红梅  胡国强 《农技服务》2011,28(4):561-562
指明了河北省工厂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方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信息服务,引导结构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牵动结构调整;发展观光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稳定超时令、反季节普通蔬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永平县博南镇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等对策,以期为加快博南镇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灵农场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胜昌 《广西农学报》2010,25(6):55-56,67
蔬菜业是农业种植业中经济效益较稳定较好的一项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为加快王灵农场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设具有王灵特色的蔬菜产业,文章分析王灵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大蔬菜生产投入,增强蔬菜生产后劲;实施科学种菜,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强化安全优质生产,切实提高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创名优产品,发展蔬菜深加工;加强蔬菜产业的组织领导,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6条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蔬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面积达130.7万hm2,种植效益也较往年有较大提高,生产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总产量占全省的38%,但仍存在价格波动大、技术人员紧缺、基地不稳定等问题。从蔬菜生产、区域分布、进出口、市场供给、价格动态等方面,对广东省2013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具体分析,并建议在制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蔬菜产业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构建蔬菜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科技研发实力,完善蔬菜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促进广东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永平县博南镇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等对策措施,从而加快博南镇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是天津市蔬菜生产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A级绿色食品蔬菜的特点和国内外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阐述了天津市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绿色食品蔬菜发展对策,即: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绿色蔬菜基地、加强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化程度、实行目标市场战略;加强技术研究、生产资料开发和技术推广及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陕西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西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对设施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设施蔬菜发展中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设施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设施栽培中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天津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当前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缺少先进适用的作业机具;二是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低,缺少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三是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等规范。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一是要加强先进适用蔬菜生产设备引进试验;二是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三是要加强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四是要加强蔬菜机械化生产相关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北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北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