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化学杀雄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杀雄剂进行品种选育可有效利用杂种优势,加快育种进程,在油菜育种中应用广泛.综述了油菜化学杀雄剂及其应用、化学杀雄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其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在杀雄机理方面研究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建议,为油菜化学杀雄剂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苯磺隆是复配油菜化学杀雄剂的主要成分。叶面喷施苯磺隆在甘蓝型油菜上的杀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2次喷施苯磺隆的杀雄作用可持续22 d以上,喷施苯磺隆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喷ddH2O无明显差异,喷施苯磺隆的杂交制种纯度与pol-CMS不育系微粉控制制种纯度均高于喷ddH2O。研究结果可为苯磺隆用于油菜化学杀雄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两份甘蓝型油菜为研究材料,对10种油菜化学杀雄药剂进行杀雄效果的筛选,结果得到8种药剂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其中1号药剂和3号药剂以浓度0.25 μg/mL进行2次喷药的效果较好,在甘蓝型油菜化学杀雄的应用中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微粉及配制化学杀雄杂种问题,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杀雄效果试验,研究EN对甘蓝型油菜花器、花粉活力、农艺性状及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单核期用0.5~0.8μg/mL EN处理杀雄效果最好,全不育株率在95%以上,不育株率100%,对油菜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很小。油菜花药皱缩干秕呈针状、颜色变浅、花丝缩短,花药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用EN控制细胞质不育系微粉效果明显,使F1代种子纯度提高8%以上。说明该杀雄剂效果好、成本低,是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油菜常用化学杀雄剂的种类,简述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基因工程三方面研究杀雄机理取得的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杀雄剂生产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油菜化学杀雄作用特征与机理,为新型化学杀雄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化学杀雄剂EXP诱导甘蓝型油菜品种秦油3号、L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EXP处理后的油菜体内保护酶活性及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同时,不同品种及器官对EXP处理的反应程度表现出较大差异。[结论]活性氧代谢失调与化学杀雄剂EXP诱导雄性败育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化学杀雄的杂种优势,加速甘蓝型油菜育种进程,该文以常规油菜品种中双11号和沪16为材料,苯磺隆为化学杀雄药剂,设置4个浓度处理,研究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0.1mg/L对中双11号可诱导100%的全不育株率,整个花期不育,化学杀雄效果最佳;0.25mg/L浓度处理对沪16可诱导100%的不育株率,终花不育,为苯磺隆对沪16的最适宜化杀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8.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叶片和花蕾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中双9号等油菜品种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POD、CAT和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体内这3种氧化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活性氧代谢失调可能是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3份不同芥菜型油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单嘧磺酯钠(MES)对芥菜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同时利用细胞学观察对芥菜型油菜花粉败育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植株叶片喷施0.075 mg/L和0.1 mg/L的MES均能引起芥菜型油菜不育,高质量浓度的MES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更显著,细胞学观察发现MES诱导的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相关。研究结果为MES对芥菜型油菜的最佳杀雄浓度提供参考,并为其化学杀雄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化杀灵诱导油菜雄性不育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方的化杀灵WP对Napus SW 0742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杀雄后盛花期油菜的乙烯释放量,研究油菜育性转换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化杀灵处理后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化杀灵应用于Napus SW 0742油菜的最佳用药浓度为1.4 g/L,化学杀雄效果越好,乙烯释放量越高,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油菜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化学杀雄剂(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究抗除草剂甘蓝型油菜K4在化学杀雄制种过程中用作父本的利用潜力,以K4及其野生型ZS9为材料,在抽薹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苯磺隆,通过观察喷药后花器官形态、花粉活力及农艺性状来研究其杀雄效果。结果表明,抽薹期单株喷施0.10 mg/L×6 mL剂量的苯磺隆可诱导ZS9雄性不育,而10.00 mg/L×6 mL剂量的苯磺隆可诱导K4雄性不育,其剂量是诱导ZS9雄性不育剂量的100倍;诱导供试材料完全雄性不育剂量的苯磺隆对其他花器官及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负效应。研究表明K4是一种优良的抗杀雄剂(苯磺隆)材料,在油菜化学杀雄两系杂种优势利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甲基胂酸锌杀雄剂于现蕾期以一定剂量进行植株叶面喷雾,可有效地诱导油菜的雄性不育。其机理是药剂影响了花粉粒中的四种酶的活性。通过制种和优势比较试验,初步探讨了油菜杀雄剂制种的最佳喷药杀雄方案,确认了油菜的杂种优势及其在生产上利用的前景。为了探讨我校研究的甲基肿酸锌杀种剂对油菜杀雄生产杂交种子的效力,我们于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五年进行了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4种化学药物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进行杀雄效果试验,考察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方法]甘蓝型油菜设小区种植,4种药物WP、PCJ、SBS、BM不同浓度定期喷洒,调查花粉生活力及育性,分析4种药物对油菜诱导雄性不育效果。[结果]铁醋酸洋红液染色鉴别花粉存活情况、培养基离体培养测试花粉萌发能力以及油菜植株育性调查上结果显示一致:WP诱导雄性不育效果比较彻底,PCJ、SBS、BM对甘蓝型油菜有一定的杀雄效果,但是杀雄效果不好,杀雄不彻底。WP 4个梯度浓度以1.4 g/L诱导雄性不育效果最好,花粉高度败育,基本没有药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效、稳定、低毒的新型化学杀雄剂的开发及确定其使用的适宜时期、喷施次数、喷施方法等提供科学指导,为优势杂交育种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EN的杀雄效果与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样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3μg/ml EN单核期处理效果最好,不育株率接近100%。杀雄后油菜花药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约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正常结实。该杀雄效果好、成本低,是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  相似文献   

15.
化学杀雄剂SX-1对重庆地区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昌敏  唐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47-6749
[目的]探讨化学杀雄剂SX-1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为杂交油菜制种提供应用依据。[方法]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SX-1,分别在渝黄2号母本单核期及10d后,用小型喷雾器将药剂均匀喷施在叶片表面,每2d对各处理油菜的生长和开花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首先喷施SX-1的1号药剂(5.5mg/L),10d后再喷施SX-1的2号药剂(7.0mg/L)的杀雄效果最佳,全不育率达100%。同时经SX-1诱导所得不育株的植株高度下降,茎秆木质化程度加深,花瓣变小,花瓣颜色变浅,花丝缩短,花期推迟,自交不结实,异交正常结实;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而花蕾中脯氨酸含量下降。[结论]化学杀雄剂SX-1能有效地杀死油菜花粉,达到化学杀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化学杀雄 细胞质雄性不育 ( CH CMS)的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CH CMS不仅具有用药量少、安全、对 CMS的不育性要求低、杀雄彻底、技术难度低易掌握 ,易推广等特点 ,同时克服了 CH杀正常油菜用药量大 ,易产生药害、技术难度高、且杀雄不彻底和 CMS初花期出现微粉的问题。CH CMS既可以降低不育系的选择难度 ,易于选出强优势组合 ,又可提高制种纯度 ,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兴地油1号     
《湖南农业》2010,(8):9-10
兴地油1号油菜(湘审油2010004)是常德兴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化学杀雄杂交油菜品种,适宜在湖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新型高效油菜复配化学杂交剂,研究其应用技术及杀雄机理,用其拟制细胞质不育系低温微粉和选 育化杀两系杂交种.将2种高活性杂交剂复配,多年多点大田试验研究其应用技术,生理生化、大田调查和细胞学 观察研究其杀雄机理和杀雄效果,醋酸洋红染色测定花粉活力.油菜单核期在茎叶上喷雾0.5~0.8mg/L复配化 学杂交剂,杀雄效果好,花药皱缩干瘪呈针状、花丝明显缩短、花药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绒毡层提 前解体或液泡化,全不育株率95%以上,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杂交种纯度提高8%以上.复配化学杂 交剂是一种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杂交剂.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区为国家级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主要从选择基地、培育壮苗、规范栽培管理,化学杀雄、严格除杂等方面介绍种子生产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化学杀雄剂ESP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化学杀雄剂ESP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结果表明,以0.3~0.6μg/mL浓度的ESP,现蕾期处理效果最佳,全不育株达98%。杀雄后的油菜花瓣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无花粉或有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喷药次数与杀雄效果无明显关系。油菜返青后喷药有一定的杀雄效果;现蕾后期,随着喷药浓度的提高,不育株率下降,药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