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绿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绿豆是我国优势杂粮作物,绿豆的营养与加工品质是决定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绿豆的物理、化学与营养品质以及加工品质的研究,并对国内绿豆的加工利用及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由此提出了对绿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马铃薯主要品系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目前主要推广的13个马铃薯品系中的淀粉、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干物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甘农薯3号淀粉、维生素C及干物质含量均最高,是加工及营养品质均较好的品种,威芋1号、W26-27、SO1-295的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油炸马铃薯片加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米品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稻米品质研究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关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食味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米饭特性、中间成分和非淀粉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淀粉的回生特性对于高含淀粉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淀粉本身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回生特性对相应加工食品的贮存期品质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介绍了大米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薯类淀粉回生特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淀粉的回生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的回生特性对于高含淀粉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淀粉本身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回生特性对相应加工食品的贮存期品质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介绍了大米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薯类淀粉回生特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安绿7号绿豆新品种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绿豆种植参考,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绿豆新品种,满足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优质绿豆新品种的要求,促进旱作农业地方特色的农业发展,拉长营养保健食品业产业链条,扩大绿豆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7.
研究常见蕉原料的加工特性,分析微波干制蕉片脆度等品质的变化。以广东产地的成熟粉蕉、大蕉、香蕉为试材,测定香蕉加工原料的总糖、淀粉营养特性,并评价其质构等感官品质。确定在适宜的成熟度范围内,香蕉的成熟度越高,其真空微波干制品质最好,其中香蕉较适于干制脆片。  相似文献   

8.
绿豆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2011 年国内绿豆主产区20 个绿豆样品,分析其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组成差异,探讨淀粉性质与糊化特性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豆淀粉性质中,慢速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大( 31. 68% 和38. 13% ) ,总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小( 7. 29% ) 。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分别为37. 48% ~ 47. 63% 和10. 41% ~15. 84%。绿豆糊化特性中,糊化温度变异系数最小( 2. 28% ) ,破损值的品种差异最大( 55. 89% ) 。河南安绿09-2 和北京中绿5 号具有较好的加工适宜性。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部分糊化特征指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抗性淀粉含量与黏度特征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绿豆的营养特性绿豆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绿豆含有22%~25%的蛋白质,比禾谷类籽粒高2~3倍。绿豆含50%~60%淀粉,热能总量为306千卡。按照Hansen评价标准,属优质食物。绿豆球蛋白含量最高,占粗蛋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40个贵州地方水稻材料籽粒的理化性状、淀粉品质、蛋白质组分及微量元素Fe、Zn、Se含量等品质性状,分别对各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相关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40个贵州地方品种材料品质性状差异较大,部分稻种资源具有优良品质性状和极高的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支链淀粉含量高、铁含量及硒含量也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地方优异稻种资源、开展水稻育种及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豆机械化生产是未来绿豆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南阳盆地种植28个绿豆品种(系),分析其农艺性状与第1批荚果产量的关系,为适宜机械化的绿豆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第1批荚果产量与其主要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期>荚长>百粒重>主茎分枝数,其中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单荚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期和荚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表型聚类发现,绿豆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在改良适宜机械化生产性状的同时,应拓宽品种(系)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绿豆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为绿豆高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试验(2016-2017年)的25份绿豆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荚粒数变异系数最小,仅7.30%(2017年),产量变异最广泛,变异系数为35.86%(2016年);产量除与荚长(r=0.609)、荚粒数(r=0.679)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荚长>株高>荚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并且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荚长和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值,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综合分析表明,在绿豆高产育种中,荚粒数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且直接与间接效应均表现优良,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荚长和百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值,也应作为主要筛选对象,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性状的相互影响与均衡发展,充分挖掘种质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绿豆乳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豆为原料制成绿豆乳,并添加乳酸菌发酵制作绿豆乳发酵饮料。对绿豆乳的浓度、发酵条件及产品稳定性等涉及产品质量的因素进了研究,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具有绿豆和乳酸菌双重保健功能的饮料。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区绿豆品种芽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研究目的]研究芽豆主产区与其它地区绿豆品种营养成分含量、绿豆芽产出量和绿豆芽形态指标的差异。[方法]模拟工厂化发芽工艺,以国内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55份绿豆资源为试材,对绿豆及绿豆芽的9项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项性状中,不同地区绿豆品种豆芽产出量、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和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第Ⅰ产区绿豆品种蛋白含量的均值为23.051%,淀粉含量的均值为57.188%;第Ⅱ产区绿豆品种蛋白含量均值为24.073%,淀粉含量的均值为55.826%,两者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地区绿豆品种的豆芽产量和豆芽形态无明显差别,芽豆主产区绿豆品种的淀粉含量较其它地区要高,而蛋白含量要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品种,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研究不同绿豆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潜力。本文通过对突泉县现有的9个绿豆品种与大面积种植的绿豆品种布鲁克绿1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块进行播种试验,并利用生长季活动积温与当地多年生产实际影响绿豆产量空秕率指标进行衡量,结果表明:兴安盟半地区生长季≥10℃活动积温完全满足各熟性绿豆需求;小明绿、昌丰小明绿2个品种在开花期至鼓粒期出现了虫害,且发生面积达40%;根据多年生产实际,绿豆空秕率≥8.5%会影响最终产量,天山明绿、天山大明绿(绿珍珠)、布鲁克绿1号三个品种的空秕率分别为7.4%、7.3%、8.2%,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产量潜力大,生产实际过程中建议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S3307对始花期和始粒期淹水绿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淹水胁迫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探究提高绿豆耐淹性的机制对绿豆抗涝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2017—2018年以耐淹性不同的绿豆品种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探究了烯效唑(S3307)对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生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参数均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始花期(R1期)淹水胁迫下绿豆的减产率为24.70%~33.63%,始粒期(R5期)减产率为18.07%~28.87%。2个绿豆品种均表现为R1期受淹水胁迫危害程度大于R5期,绿丰2号耐淹性强于绿丰5号。喷施S3307后显著提高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的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并显著降低了MDA含量。绿豆在R1期淹水胁迫下的缓解率为28.91%~52.34%,R5期缓解率为13.77%~27.36%。表明叶面喷施S3307可有效提高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的生理功能及光合能力,进而降低减产幅度,但不同淹水时期和绿豆品种对S3307的调控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常温下首次用绿豆作饲料对巴西豆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巴西豆象取食绿豆后生长发育良好.此外,本文还考察了食物和温度因子对巴西豆象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Reduction of crop yields due to resource competition from tree hedges is a serious drawback of hedgerow intercropping. This work quantified the competition of six potential hedgerow tree species ( Calliandra calothyrus , Desmodium ransonii , Flemingia congesta , Gliricidia sepium , Cassia spectabilis and Tithonia diversifolia ) on mung bean ( Vigna radiata ) grown as hedgerow intercrops at Pallekelle in the mid-elevational (367 m above sea level), subhumid (rainfall of 1400 mm year−1) zone of Sri Lanka. Leaf area, total biomass and yield of mung bean in hedgerow intercrops showed a clear reduction closer to the hedgerows, whereas no such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a sole crop of mung bean. At 30 cm from the hedgerow, growth and yield of mung bea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sole crop, indicating significant competition from hedgerows. However, growth and yield of mung bea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hedgerows so that, at 150 cm, mung bean under Gliricidia and Desmodium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growth and yields than the control. In contrast, even the maximum mung bean yields under the rest of the species did not reach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ces in competition with different hedgerow specie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variations between tree species in biomass production, quality of pruning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oot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铅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代祥  刘俊华 《种子》2021,(1):84-87,98
为初步探明重金属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以不同浓度(10.0、20.0、50.0、100.0、200.0 mg·kg-1)重金属铅溶液培养绿豆种子(蒸馏水培养作对照),观察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根长、芽长和幼苗鲜重等指标均随铅离子(Pb2+)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