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计算与预报农田蒸散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蒸发力、土壤有效含水量和作物叶面积指数对农田蒸散量的影响,分别找出了土壤供水充足和供水受限制时的农田蒸散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计算和预报农田实际蒸散量的数学模型。本文还提出了计算蒸发力的半经验公式。最后,分析了农田实际蒸散量对蒸发力、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赵丽雯  吉喜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9):4016-4026
【目的】确定中国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蒸散量并区分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为制定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和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利用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绿洲内部大田玉米地2009年的小气候和土壤蒸发等综合观测试验数据,运用FAO-56和ASCE推荐的两种时间步长的四种不同形式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甘肃临泽绿洲玉米农田2009年参考蒸散量,并结合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了其实际蒸散量。【结果】4种P-M模型FAO-56-PM 24h、ASCE-PM 24h、FAO-56-PM 0.5h及ASCE-PM 0.5h和双作物系数法估算的实际蒸散量依次为672.1、766.2、991.2和805.6 mm。【结论】利用涡动相关数据及小型蒸渗仪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使用FAO-56-PM 24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参考作物蒸散-双作物系数法能够较好估算研究区的蒸散量并有效地区分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2009年研究区域农田制种玉米的耗水量大约为671.2 mm,日均蒸散量为4.1 mm,其中作物蒸腾累积量为498.5 mm,土壤蒸发累积量为172.7 mm,分别占蒸散量的74.2%和25.8%。  相似文献   

3.
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土壤蒸发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4—9月,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土壤蒸发量;利用ETgage模拟蒸散仪监测林地局部蒸散量,对比分析长沙丘陵地区土壤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探讨土壤蒸发随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土壤蒸发总量约为192.15 mm,日均为1.05 mm;不同空间位置上,阳面、绝对阴面、相对阴面的土壤蒸发量依次减少,平均值分别为1.14、0.98和0.94 mm/d;空气温度、地温、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空气相对湿度对前期(4—5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温、风速对中期(6—7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地温、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对后期(8—9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前期土壤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小,中期、后期土壤蒸发量与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蒸发前缘主要发生于0~5 cm土层;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局部蒸散量约为2.12 mm/d,局部油茶树蒸腾量约为1.11 mm/d,ETgage所测局部蒸散量与微型蒸渗仪测得的蒸发量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对蒸腾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0年农田膜覆盖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湿度和土壤储水量,还对农田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作物蒸腾和土壤的蒸发,促进了农田水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农林复合系统中农田实际蒸散及可能蒸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气象学方法讨论了农林复合系统(简称“系统”)中,作物蒸腾、实际蒸散及可能蒸散的一些特点。指出“系统”中林网内与梨麦间作地的小麦实际蒸散分别较旷野小5.3%及显14.9%,可能蒸散分别较旷野小3.8%与14.6%。“系统”的这种水分效应以白天10~14时最明显。还分析了“系统”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指出“系统”内林网保护下的农田WUE的提高与作物生理功能的改善和光合速率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农田可能蒸散量是农业生产中多项决策指标中的重要参数,但估算方法多而繁杂,应用极其不便,本研究采用彭曼法,将其编制为计算机程序,输入必要数据,求出覆盖全省的94个县市逐月可能蒸散量,并列表供直接查用.  相似文献   

7.
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群落蒸发蒸腾日进程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原群落蒸发蒸腾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问题。本文在羊草草原退化群落系列上,用土柱称重法进行群落蒸发蒸腾日观测,同时调查群落的有关特征特性,深入分析了羊草草原退化群落系列上群落蒸发蒸腾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影响群落蒸发蒸腾的首要因素是大气蒸发力与植物根际土壤含水量。当植物根际土壤供水不足时,群落蒸发蒸腾日曲线普出现双峰值,应植物群落自身特征而言,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蒸腾不但与群落生物量有关,而且还与高蒸腾速率植物肿在群落中所占比例大小有关,一般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生物量减少,群落蒸腾减弱,群落蒸散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季丹丹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280-1282
利用绍兴站1981—2010年的气候数据,发现蒸散量与小型蒸发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且线性关系明显,适于研究适用于当地的折算系数。计算验证表明,利用折算系数与小型蒸发测定的蒸散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相关系数达到90%,且误差较小,适于在当地推广,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子微区模拟装置测量旱地玉米农田棵间蒸发的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实用可行。晋西棵间蒸发量占降水量(510mm)的55%以上;棵间蒸发与蒸散的比值同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玉米产量与作物蒸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型棵间土壤蒸发皿,测定传统耕作(CK)、常规垄作沟灌(FRB)、固定道保护性耕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模式下棵间土壤蒸发,研究棵间土壤蒸发量与蒸腾之间的关系,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及其随叶面积指数(LAI)和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固定道耕作无论是平作还是垄作栽培,在拔节后期均比传统耕作和常规垄作沟灌能更好抑制土壤蒸发。与平作栽培相比,沟垄地形对垄床和垄沟棵间土壤蒸发均有促进作用,且垄沟棵间土壤蒸发要大于垄床。春小麦三叶期至拔节期,CK、ZT、FRB和PRB棵间土壤蒸发量占田间耗水量的比值分别为64.96%、53.16%、74.99%和51.99%。拔节后,各处理棵间土壤蒸发占时段耗水量的比值均降到45%以下。抽穗至灌浆初期,各处理棵间土壤蒸发占时段耗水量的比例在24.46%~31.07%。4种耕作模式相对棵间土壤蒸发强度均随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大而增加,随LAI的增加而显著减小,两者均呈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喷灌冬小麦耗水与棵间蒸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陆面蒸散发的气候学方法。应用波契特(Bouche)区域蒸散发互补关系概念,建立陆面蒸散发互补关系模型,以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的资料输入,计算了各站的年、季、月陆面蒸散发量,并分析了蒸散发量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土壤水分能量和气象因子对水稻腾发量的影响。在水稻的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能量调控,分析受控生育阶段水稻腾发量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及受控生育阶段内腾发量的典型日变化规律;利用典型日内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腾发量数据及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能量调控,对水稻腾发量影响趋势相同,但对产量影响趋势不同;晴天时各处理腾发量强度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变化,阴天时则无明显规律;诸气象因子中总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和风速进入了逐步回归模型。在气象因子相同的情况下,腾发量的大小由各处理的土壤水分能量大小决定;相同土壤水分能量下,在水稻腾发量中起主要作用的气象因子是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和风速。  相似文献   

14.
Sprinkler irrigation is one of the typical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used for th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To evaluate the evapotranspiration (ET) of winter wheat under sprinkler irrigation in Beijing area,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growing seasons through 2005-2008, in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located in Tongzhou County, Beijing, China, with different irrigation depth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relatively large vari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occurred within 0-40 cm soil layer. The seasonal ET of winter wheat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 amount, while the seasonal usage of soil water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irrigation amount. Soil evaporation (Es) was about 25% of winter wheat E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reviving to maturity. Es increased while Es/E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 amount. Sprinkler irrigation scheduling with relatively large irrigation quota and low irrigation frequency can reduce Es and promote the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盐分含量(轻度盐化、中度盐化、重度盐化)的砂壤土进行了秸秆覆盖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控制盐分的表聚性,减轻土壤表层的盐化程度,从而达到改良盐渍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土长武塬区苹果林地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选取苹果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土壤含水量等水量平衡的各个组分,以月为时间尺度,分析初果园(9龄)和盛果园(19龄)林地系统的水量平衡状况,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苹果经济林的生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苹果林生态系统蒸散贡献量由小到大依次为冠层截留、土壤蒸发和果树蒸腾,初果园的土壤蒸发作用大于盛果园,而盛果园的蒸腾作用却大于初果园;2)土壤蒸发量及果树蒸腾量具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蒸发较果树蒸腾最大值出现提早一个月,土壤蒸发量6月份出现最大值,果树蒸腾最大值出现在7月;3)2014年盛果园、初果园5-8月总的平衡项分别为19.2 mm和-36.7 mm,占该时段降水量的7.9%和15.1%;2015年盛果园5-9月总平衡项为15.7 mm,占该时段降水量的4.3%,初果园5-9月的平衡项为-0.1 mm。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塬区农田、果园结构调整和土壤有限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蛀干害虫对幼树水势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年生的垂榆为材料,在相同的苗圃地栽培条件下,通过同一时间的测定结果,研究了蛀干害虫的危害对幼树水势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蛀干害虫破坏木质部,影响水分输导,降低水势和蒸腾速率。其危害程度愈强,降低的幅度愈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可以从水分生理的角度研究蛀干害虫对树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