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帽蜡蚧是危害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昆明市红帽蜡蚧的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市有3科5种园林植物受到红帽蜡蚧危害,分别为常春藤、滇润楠、山玉兰、拟单性木兰和广玉兰,均为国内首次报道。红帽蜡蚧对常春藤的危害率及危害指数最高。该虫主要分布于树冠东面和西面的内侧,对叶片正面危害最严重。红帽蜡蚧在昆明市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5月下旬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量为696-2 652粒。应在冬季结合整形修剪剪除受害枝条,在若虫涌散期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来防治红帽蜡蚧,同时加强其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蚧壳虫对攀枝花市园林植物的危害情况,了解蚧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取定期调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攀枝花市建成区蚧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攀枝花市建成区园林植物主要蚧壳虫有16种,其中扶桑绵粉蚧、苏铁白轮盾蚧、吹绵蚧、长尾粉蚧、日本龟蜡蚧等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日本龟蜡蚧的发生与防治简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iaponicusGreen,属坚蚧科,是大叶黄杨等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寄主植物面积的扩大,该虫在南昌市大叶黄杨上发生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园林景观。为此,...  相似文献   

4.
柴油乳剂防治介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世民  刘玉娥 《广东园林》2001,(2):38-39,43
通过柴油机乳剂防治介壳虫试验,证明含油3%浓度的柴油乳剂,不驻对园林常见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绝大多数园林植物安全。对该药较为敏感的介壳为褐炊蚧,卫矛尖蚧,拟蔷薇白轮盾蚧,其次为常规藤回蚧、桃白蚧、糖片蚧、考片白盾蚧、康氏粉蚧、褐圆蚧、防治紫薇绒蚧、吹绵蚧、杏球坚蚧、日本龟蜡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正>蚧壳虫俗称"树虱",是一种危害多种园林植物的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比较常见且难防治的害虫。在数百种蚧壳虫中,危害较重的有50多种。近年来,园林植物受蚧壳虫的危害日渐严重,轻则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观瞻,重则造成植物的死亡。为此,做好园林植物蚧壳虫的防治工作,是提高和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介壳虫是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虫害之一,除了直接为害,还会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广州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发生特点,为制定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分析2016—2022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为害园林植物的介壳虫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主要种类有5科18种,分别为绵蚧科、粉蚧科、蜡蚧科、盾蚧科和绒蚧科,其中埃及吹绵蚧、扶桑绵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苏铁白轮盾蚧4种为害程度为重度;主要为害园林植物的叶片、树干、枝条。针对广州市城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发生情况,目前常用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精准化学防治、绿色生物防治和加强日常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7.
角蜡蚧是林木上的一种危险性蚧害。在我国自然分布区以往仅限于南方省区。本文对角蜡蚧在永济县三角枫上大发生作了报道,这是该虫侵入我省并能定居的首次发现。文中介绍了角蜡蚧的起源、世界分布、寄主和为害情况,对该虫在山西南部自然条件下定居繁殖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作了分析,对蚧虫的外形特征作了描述,并提出检疫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蚧虫是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植株若发生此类危害将直接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危害重者,导致植株枯死。本文主要介绍了蚧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龟甲蜡蚧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蜡蚧科是山东省枣树的一种危险性害虫。聊城地区圆铃枣连年受害,至1970年减产达70%。为了找出防治龟甲蜡蚧的有效方法,自1968年起在聊城地区各党政部门的领导下,遵照毛主席“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对此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作了虫情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研究。1971年起开始大面积  相似文献   

10.
果树介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危害果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白蚧、朝鲜球坚介、龟蜡蚧、柿绵蚧、梨圆蚧、康氏粉蚧、草履蚧等。其危害果树,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品质量,并传播病菌。如:梨圆蚧危害果实时,蚧虫周围的果面呈紫红色斑点,严重时果面发生龟裂;龟蜡蚧以若虫及雌成虫于枝条和叶片上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发生。因介壳虫营固定生活,体外被有蜡粉、蜡质及介壳作保护,化学防治困难,同时,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现将几种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枣球蜡蚧是满洲里榆树上的主要害虫,以若虫和雌性成虫严重危害榆树。为了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对其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满洲里7个地区平均虫口密度为3.57个/10 cm,平均有虫株率为57.86%。危害最严重和最轻的地区分别是203国道和机械化林场,危害指数分别为30.2和0。不同地区枣球蜡蚧有虫株率图显示,由远方中学到机械化林场这7个地区枣球蜡蚧发生规律可能与榆树种植区地理方位有关,本次调查研究为今后防治杏球坚蚧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蚧壳虫为小昆虫,以刺吸植物液体的方式危害树木,还分泌蜡质粉末或坚硬的蜡块将身体藏于蚧壳内,防治较困难。蚧壳虫种类多,繁殖迅速,常密布于植物的茎和叶上,常见的有草展蚧、吹绵蚧、红蜡蚧、角蜡蚧等。蚧壳虫能造成苗木、枝叶褪色,发黄,营养不良,幼叶卷曲,叶器官萎蔫,卷缩畸形,使大批花木死亡;对女真、山茶、夹竹桃、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蚧壳虫为小昆虫,以刺吸植物液体的方式危害树木,还分泌蜡质粉末或坚硬的蜡块将身体藏于蚧壳内,防治较困难。蚧壳虫种类多,繁殖迅速,常密布于植物的茎和叶上,常见的有草履蚧、吹绵蚧、红蜡蚧、角蜡蚧等。蚧壳虫能造成苗木、枝叶褪色,发黄,营养不良,幼叶卷曲,叶器官萎蔫,卷缩畸形,使大批花木死亡;对女真、山茶、夹竹桃、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枣龟蜡蚧是一种被覆一层厚重蜡壳的蚧壳虫 ,一般杀虫剂由于渗透性差 ,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用 2 0 %速扑蚧杀乳油防治枣龟蜡蚧 ,7d即可见效 ,而且防治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孙宝山 《中国林业》2009,(15):55-55
介壳虫属同翅目,蚧科,体外包着蜡壳、蜡粉、蜡丝等。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层,是在林木上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严重的害虫。其种类繁多,叶片、枝干、果实均可受害。被害叶片失去叶绿素;枝干受害后,表皮粗糙,甚至枯死;果实被害后果面斑斑,品质降低。因此,防治介壳虫比较困难,现把三种防治介壳虫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宋建勋,雷曼,杨莉(西安市园林研究所)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在西安危害园林植物十分严重,寄主植物又很广泛,由于繁殖力强,使虫体布满枝条,有的相互重叠,严重的威胁丝棉木、法相及西安...  相似文献   

18.
枣龟甲蜡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日本龟甲蚧、日本蜡蚧、枣龟甲蚧、龟蜡介壳虫。俗称树虱子、枣虱子。分布很普遍,寄主较广泛,为害植物达100多种,主要危害枣、柿、梨、苹果等,是近年来我国枣产区发生的主要虫害。严重发生时树枝枯死,落叶落果,严重减产,以至绝产。  相似文献   

19.
蚧壳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种类之一。本文介绍了危害长春市园林树木的几种主要蚧壳虫及其为害特点,从加强养护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为害松树的蚧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为害浙江省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树的10种蚧虫,编制了种的识别检索表,简述了国内尚未见研究的红蜡蚧、松砺盾蚧、松褐圆后蚧的生物学,列出了蚧虫的天敌名录,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