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的迫切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就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26-227
高水平生态道德人才的培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所以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机制的科学构建缺乏应有的认识。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符合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现状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观和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农林院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从生态校园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活动、校史教育、生态学科建设、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农林院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这些做法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生态道德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认真总结分析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从如何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开展生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平  夏法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3-3845
生态文明的兴起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和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迫切性,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大的现实必要性。同时,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内在要求,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但农民自身生态道德基础薄弱,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不足,并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这直接限制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对农民进行生态状况、生态危机后果、生态科学知识、生态法制观念以及生态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在路径选择上,要不断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深化生态农村建设,树立农村生态道德典范,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它是针对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以及大学生自身缺乏生态道德素质而提出来的。从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信念和生态道德行为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科学途径,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9.
生态道德教育与马克思生态文明在价值层面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这也正是马克思生态文明得以融入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但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缺失,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严重不足,基于此,本文积极探索新时期新时期公民生态道德建设创新的路径选择,旨在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性,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21-13922
生态文明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农业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农业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弘扬生态文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密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梦"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与生态文明教育紧密相连,从"中国梦"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二者的内在关联出发,探求在"中国梦"这一全新视阈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子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国梦",应大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行为,要把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共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不断取得新突破。在理论教育方面,要努力完善有关课程体系,使公共课与专业课发挥合力,同时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体系,多主体共推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教育方面,要通过社会实践促成生态文明理念涵养与践行,通过打造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生态氛围,通过应用新型媒体工具助力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生态自然观、生态法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平等观、生态价值观五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问题,并从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生态文明宣传载体、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农林院校在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因此,加强农林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行为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与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对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了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着力强化实践环节等有效路径,以期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态度和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4方面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根据大学生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和个性差异等特点对统一性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进行有机分解,构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分层目标,以期为后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是指人类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即要求人们具有生态文明的普遍信念并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亟待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要大力宣传生态善恶观和生态良心,构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生态公正意识和互利原则为核心任务,提升海洋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以培育自律精神为基础,做到海洋事业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了加强生态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良好风气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核心,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场建设,是由生态道德场建设的目标、生态教育的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德育的需要决定的,要求我们增强高校生态道德场“人”因子道德需求的内驱力,构建以高校生态道德场为主体的“生态道德场圈”,发挥社会“总道德场域”的作用。辐射高校生态道德场。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需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对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培育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人、破解生态领域知行不一困境等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需从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传播生态科学思想、弘扬生态科学精神、倡导生态科学方法、提高生态科学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9.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的主要着眼点。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环境形势,高校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时代新人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代内涵进行分析,充分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从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对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一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在总体上而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但是在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因而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一平台,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