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36-139
赣南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及营建礼俗,是一个地区自然风貌和一个特殊族群伟大创造的成果。赣南建筑作为一种特色的民居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在现代城市空间打造的过程中,从城市规划、建筑到园林景观都迫切地需要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根"找到,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困境,使城市的居民重新找到"家园"的归属感。本文以江西特色的赣南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建筑文化,并深入研究赣南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运用,为现代城市建设找到其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地域上乡村传统文化缺失传承者,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等问题。通过对鲤鱼山村的特色田园乡村设计规划与营建,发掘、归纳整理进而凝练村庄地域文化,在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提出鲤鱼文化、乡土历史文化、特色田园文化等。总结出地域文化在乡村风貌重塑中的转化与应用途径,对当下苏北经济欠发达区域类似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景观特色衰退的问题,以城市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文化设计表达上的常用手法对地域文化进行分类,参照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市的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地域文化的丰富度不高,地域文化中缺少地域历史遗迹的保留。在5类地域文化中,艺术再创造类景观占有绝对优势,生活场景再现类景观的数量、多样性及文化表达等各项指标值都最小。地域文化艺术再创造和历史题材的借鉴类景观在设计与表达方面效果很好,表现形式主要为雕塑及景墙,文化题材丰富,但地域文化的表达在景观要素上种类单一,缺乏对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地域文化内在含义挖掘不够深刻,多为表面形式展示,而缺少对文化的深层挖掘与传达。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使城市变得拥挤,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几年前大同市古城全面改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传统风貌的原真性保护与恢复方式。大同古城历史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存在文物保护不到位,更新手段、更新技术弱等问题。借鉴城市更新理论,从“新旧分离” 规划模式中去保护老城原真性特色文化,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科学规划新区发展经济的新思路,可以使古城得到保护而新城工业区又能更好地发展,给当下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不能仅仅被看作复原至某一时期或使现存形态完整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场地历史研究和现状调查中了解其演变和转化的过程,从而确定哪些部分需要改变,哪些部分需要恢复,及哪些部分需要使之继续演变。本文主要采取了保护、保留、风貌整治、文化延续等措施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保护,以期对当前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城乡建设要求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文化景观风貌保护、延续历史文脉,评价文化景观的方法和结果就成为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研究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尉氏县洧川镇为研究对象,用AHP-FCE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洧川镇文化景观的综合评分为3.5051,评级为“较好”,评价指标层中评分最高的是气候条件(4.0416),评分最低古遗址完整性(2.4114)。基于评价结果和洧川镇现状调研提出街巷格局、传统建筑等4方面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的价值是一个城市有机成长过程中不致迷失的坐标。笔者从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在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相关对策研究,以建立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乡土性双重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塑造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景观空间载体中的社会共识体验,达到建设地域文化景观有机生命体系的主要目标,并期许对现今的景观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浪中,欠发达地区乡村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的问题。以江西省吉水县江家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为实例,探索通过分析乡村格局、文化特色、建筑风貌、发展价值及潜力等要素,从经济、文化、建筑三大内容着手,区域联动,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保护传统建筑,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1.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乡村文化是乡村景观的本质和精神内核,两者共同呈现出特有的乡村风貌。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不断侵蚀着乡村文化景观,如何营造及延续乡村文化景观,这是城市化建设和保持乡村风貌特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千古诗村杏花村为例,通过彰显乡村景观、发扬乡村文化的技法营造出具有山水风情、生态风貌、唐朝风韵、田园风格、市井风味特质的杏花村乡村风貌,通过保护、恢复、新建、传承的理念延续杏花村的乡村文化。一幅"杏花飞作雨,烟笛远闻声"的杏花村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2.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陕西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59-3760,3778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决定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必要问题。该研究基于陕西佳县县城发展现状及其城区规划,通过恢复古城风貌、保护和延续佳县风貌特色、挖掘传统历史文化,促进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和定位,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是打造城市个性特色的基础,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泰安市历史文化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泰安市历史文化持续竞争力提升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与建议,以期达到树立泰安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如何合理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塑造富有时代精神更具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文章通过对地域景观的内涵及新材料新技术在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的认识,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与济南园博园规划设计实例,介绍新材料新技术在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42-143
地域文化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地域文化作为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城市建设中保留浓郁的民族特色,以衡阳市地域文化为例,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应用进行分析,推进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特色的保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寺多为山寺,西安市将城市型的佛寺发扬光大,西安城市型汉传佛寺园林在文化历史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展现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园林的独有特色.通过分析西安城市型汉传佛寺园林的背景优势、园林主题、规模、建筑、植物、石景小品等,可以为西安佛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有利于更好地打造西安佛寺园林品牌.  相似文献   

17.
古窑址村落作为产业型传统村落,与陶瓷文化息息相关,见证着传统手工陶瓷业的繁荣兴衰,还未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地域文化作为村落最有辨识性的标签,应成为解决古窑址村落风貌特色消失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古窑址村落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其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窑址村落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8.
解析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含义,认为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重大现实问题,近代城市文化景观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具有典型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大连旅顺太阳沟为例,通过构建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景观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视觉协调度、功能协调度、文化协调度3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全面客观地评价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景观的和谐程度。得出太阳沟物质文化景观的协调度较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沟物质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武功县五彩渭水园规划设计,在自然湿地景观塑造中,紧扣"农耕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探索城市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湿地生态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化意蕴对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齐廉允  夏季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16-8618,8621
分析了济南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认为济南传统园林呈现出"北人南相"、"北园南风"的建筑风格,凸显了其以整座城为园林的宏阔造园格局,解析了其巧借天然并稍加人工修饰的造园手法,与此同时,介绍了园林受城市布局和水环境变迁的影响,以及园林所蕴涵的浓郁人文气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济南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发展的价值与启示,认为对传统园林资源的深入调查有助于历史文化载体的保护和传统园林精髓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启迪着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有助于打造城市名片,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