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正辽宁旱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7%,风沙半干旱的辽西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0%~1.3%,土壤贫瘠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辽宁省有很多有待改造的中低产田,这些耕地熟化程度低、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少、矿质元素缺乏,限制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因此,根据水肥耦合理论,不断强化农田水肥因子的调控力度,通过秸秆还田、増施农肥等措施,提高玉米对有限降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GPS和GIS 结合模式的凉州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PS和Arc GIS技术,对武威市凉州区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不同土类中的平均含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凉州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20 g/kg,变化区间为1.02~40.10 g/kg,标准差为5.79,有机质含量为Ⅳ级,属中等变异。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2.10 g/kg。山地灰钙土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为19.38 g/kg;风沙土最低,为10.54 g/kg。  相似文献   

3.
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例,研究了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坡向、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与马尾松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电导率、凋落量、纤维素分解强度等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有机质含量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东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西北坡高;在一定范围内,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越高;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随海拔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干扰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就越贫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拉萨地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方法]以拉萨地区林地、耕地、草地、沼泽、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消化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较深土壤中一般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亦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临界值(20 g/kg)土样占90.86%,处于较高含量水平(≥30 g/kg)仅为2.67%。拉萨地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沼泽、草地、林地、荒地。[结论]拉萨地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以中低等水平为主,为中低等肥力土壤。  相似文献   

5.
滦河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刚  严登华  张诚  秦天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54-17257
对滦河流域72个样点的采样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海拔50m以下的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64 g/kg;滦河山区向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区有机质含量较低,仅为11.06 g/kg;滦河山区有机质含量较高,为21.21 g/kg,而滦河上游蒙古高原地区最低,平均含量只有10.76 g/kg;在滦河上游有森林分布地区出现一个高值区,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达到36.57 g/kg。全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9.62 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植被、生物、土壤性状、地形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辽宁风沙地花生栽培过程中风蚀严重和土壤养分贫瘠问题,本研究以膨润土添加草炭、秸秆、有机肥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风沙地冀花16栽培上的应用,从花生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做对比,结果表明,膨润土+有机肥(T3)处理苗期和始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净光合速率较CK提高8.35%,产量较CK提高16.9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46.50%,表现出较好的改善地力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旱作大田块风蚀物中有机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因此,对留茬地和翻耕地决沿盛行风向风沙流结构进行试验观测,分析风蚀物的有机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类农田风蚀物有机质含量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均遵循线性规律变化,随高度增加,风蚀物中有机质含量增...  相似文献   

8.
风沙土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的风沙土主要分布于宁夏中部和北部灰钙土地区,分为固定风沙土和半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已有微弱的生物积累,有机质含量在0.3%左右。固定风沙土有机质已有积累,有机质含量达0.45%-0.65%。风沙土所处地区气候干燥,光热条件好,土壤通透性好,种植葡萄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产果实糖度高,风味好,而且病虫害少,可生产绿色果品,但因土壤肥力低、保温性差、易起风沙等不利因素,造成葡萄生长、结实不良,产量降低。要想在风沙土上栽植好葡萄,做到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就需要采取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青海不同地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方法]用外加热法和重铬酸钾容量法对青海10个不同地区土壤和泥炭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大通、门源、共和、天峻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6.79~58.64 g/kg,玉树、祁连、刚察、兴海、湟源、化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较高,在155.90~287.00 g/kg。其中,祁连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287.00 g/kg。[结论]测定方法可靠,数据准确,为青海泥炭资源的普查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土壤有效养分及有机质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现状,结果说明监测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含量缺乏,磷素含量中等;与二次土壤普查对比土壤养分20年的变化趋势是有机质、全氮含量呈平稳状态,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种植甘草对沙漠地区风沙土的改良效应,以库布齐沙漠阿木古龙甘草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甘草种植年限下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 表明:①随着甘草种植年限的增加,粉沙含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1年、2年和4年生甘草样地粉沙含量较裸地分别提高了1.08%、1.35%和4.01%;...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小尺度空间变异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沙地不同植被群落对小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沙质荒漠化地区两种典型植被群落下的土壤以0.3 m等间距的网格取样(n=81),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微尺度空间变异进行地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氏针茅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的半方差函数呈线性模型,本氏针茅群落下表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调查范围内没有空间相关性。油蒿灌丛周围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可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来描述,表层有机质含量的独立间距为1.25 m,有效磷含量的独立间距为1.14 m,均与油蒿灌丛的冠幅相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论】两种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差异显著;在亚米采样尺度上,本氏针茅群落下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变异较小,而油蒿灌丛群落下表层有机质、有效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以灌丛群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快速、准确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以推动精准农业化进程,以北疆绿洲农田灰漠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收集土壤样品,室内化学分析测得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暗室内利用SVC HR-768高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光谱反射率。通过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一阶微分、倒数的一阶微分、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运用单相关分析法提取土壤光谱特征波段,采用多元逐步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定量反演,分析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室内土壤光谱的特征关系。结果表明,在波长567、1 697 nm和2 221 nm处,采用反射率对数的一阶微分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82。北疆绿洲农田灰漠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的建立为土壤有机质的快速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东部灌漠土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东部吐鲁番肥力长期监测点的黄土状灌漠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M)、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1/2M、1/4NP+1/3M)、撂荒(CK0)5种典型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措施下,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  相似文献   

15.
塔河流域不同生境条件下柽柳种群结构异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灌木柽柳的种群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在塔河流域的沙地、盐生地、岩性土地等3种立地条件下开展柽柳种群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优势柽柳灌丛中伴生有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共计8科9属9种;3种立地条件下不同径级的柽柳种群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沙地环境条件下柽柳种群径级结构较盐生地和岩性土地的相对完整,但均以Ⅱ、III级个体的数量较多;随着高度级的增加,沙地柽柳种群不同树高级的个体数量变化趋势与其径级的变化一致,盐生地的呈下降趋势,岩性土地的呈上升趋势;沙地条件下,随着林地盖度的增加,柽柳种群中小径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林地郁闭度的增加为柽柳个体的存活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沙地的柽柳种群结构受土壤氮、镁、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盐生地的主要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岩性土地主要受土壤氮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pH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和硕县内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各区土壤不同深度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是: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而对于垂直分布规律,各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从表层到下层呈现递减趋势,但是递减程度不同。白刺属植物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a2+、K++Na+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K++Na+、pH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除了与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以外,其他的都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每个变量都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Ca2+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博斯腾湖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幼苗的抗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种子育苗时缩短出苗期时间非常关键,需进行种子处理、催芽、土壤消毒;播种后自流水灌溉结合喷灌、遮荫等人工措施保持苗床湿润、改善环境条件,可大大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幼苗对土壤盐分很敏感,不同的土壤含盐量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和幼苗保存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育苗地土壤总盐量以 0.5 %为极限。经苗地冬灌后露地越冬、冬灌后苗木埋土越冬试验观测,其越冬率为 36.8 %和 95.0 %。春季风大沙多,气温多变,易对苗木造成生理干旱,一般到 4 月中旬气温稳定时除去覆土,及时灌水,有利于苗木成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黄河中游沙漠丘陵区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85年)至2015年共30年间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并为该区域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利用ASI法测定野外采集土样的基本肥力,采用专家经验法和模糊数学法完成丰缺指标体系的确定及评价,与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以判断30年间土壤质量的变化。以ACCESS、ArcGIS软件为研究平台,使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和田间试验法对研究区玉米种植适宜性分布的时间、空间变化进行定量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在30年内各养分指标平均含量均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质增加1.91g/kg,有效磷增加2.17mg/kg,速效钾增加11.63mg/kg,碱解氮增加7.16mg/kg,但仍不足以供应玉米生长需求,需因地制宜,着重在河谷川地和风沙滩地发展种植,减少黄土丘陵区域种植分布,均衡施肥,科学灌溉,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石漠化区域土壤理化指标变异监测系统,为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奠定基础,以贵州省石漠化较严重的西部地区为对象,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态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态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以林地最高,荒地最低;施加外源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影响,农用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草地和荒地高;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全氮与碱解氮含量极显著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全钾与速效钾含量显著相关。随着植被覆盖率的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逐渐流失,封山育林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促进氮磷钾及有机质的有效累积进而增肥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