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普洱茶预防SD大鼠高脂血症及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普洱茶35d,检测体重及血脂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微量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rostaglandin F1a, 6 keto PGF1a)、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 TXB2)。进行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普洱生茶及熟茶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明显降低。血清MDA生成减少,SOD,GSH PX活性增强,其中熟茶组的作用更明显。血浆6 keto PGF1a浓度增加,TXB2浓度降低。主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普洱茶能够预防高脂饲料模型所致SD大鼠高脂血症,熟茶的作用更显著。普洱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促进PGI2合成,抑制TXA2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后的普洱熟茶对SD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云南临沧三级普洱熟茶为试验材料,选择12 kV、162 Hz、55 min作为HPEF预处理条件,对SD大鼠灌胃4周后和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肾、心、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指标.结果表明,灌胃经HPEF处理的普洱熟茶后,大鼠血清、肝、肾、心、脑中GSH-Px、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较空白组增加,MDA含量较空白组减少,且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浓度下,HPEF组相对于普洱茶组GSH-Px活力、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得到增强,MDA含量降低,且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条件下,灌胃8周后较灌胃4周后,GSH-Px活力、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得到增强,MD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后的普洱熟茶对SD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云南临沧三级普洱熟茶为试验材料,选择12 kV、162 Hz、55 min作为HPEF预处理条件,对SD大鼠灌胃4周后和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肾、心、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指标。结果表明,灌胃经HPEF处理的普洱熟茶后,大鼠血清、肝、肾、心、脑中GSH-Px、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较空白组增加,MDA含量较空白组减少,且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浓度下,HPEF组相对于普洱茶组GSH-Px活力、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得到增强,MDA含量降低,且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条件下,灌胃8周后较灌胃4周后,GSH-Px活力、CAT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得到增强,MD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预防高血脂症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普洱生茶、熟茶、乌龙茶、药组分别灌胃,实验35 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微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来观察普洱茶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药、乌龙茶和普洱茶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液TCHO,TC,LDL-C和SOD含量,提高HDL-C,AST,MDA和GSH-PX的含量(P<0.05,P<0.01),其中,普洱茶作用显著优于药、乌龙茶。研究结论,药、乌龙茶和普洱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抗氧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和预防脂肪肝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普洱茶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结果表明,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 、LDL-C比对空白照组明显升高,HDL-C下降,肝组织脂肪变性严重;普洱茶组大鼠血清TC、TG 、LDL-C与高脂模型比较明显降低,HDL-C含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普洱茶对高脂饮食试验动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普洱茶(熟茶)降血脂的功效并寻找其降血脂的有效部位。采用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选用系统溶媒(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普洱茶(熟茶)的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观察普洱茶(熟茶)茶汤和各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初步明确普洱茶(熟茶)降血脂的有效活性部位。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熟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普洱茶降血脂的有效部位是乙酸乙酯萃取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验证普洱茶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取55只4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降脂药组、模型组、生茶组、熟茶组共5组,用普洱茶汤进行干预性试验90 d后,空腹12 h,摘眼球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结果]普洱茶(生、熟)均可显著控制小鼠体重增长(P<0.05);普洱生茶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G、LDL-H含量,升高HDL-C含量(P<0.05),可显著降低AI系数(P<0.05)。[结论]普洱茶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普洱茶生、熟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抑肥降脂作用。【方法】造模营养性肥胖试验大鼠,通过喂饲普洱生、熟茶配方饲料,分析普洱生、熟茶摄取对肥胖型大鼠体重、脂肪、血清、肝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肥胖模型组比较,普洱生茶和熟茶均对肥胖大鼠体重增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鼠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G、TC、LDL-C等指标均低于肥胖模型组,而HDL-C则有明显提高。【结论】普洱茶生、熟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抑肥降脂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其综合作用效果顺序为7年普洱熟茶7年普洱生茶2年普洱生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茶多酚含量,为今后普洱茶的深加工及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邀请国家级评茶师分别对8个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茶样进行感官评审,并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结果】生茶和熟茶的感官品质、陈化程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同一品牌茶叶,随着茶叶存放时间延长,生茶和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同年份的生茶、熟茶茶多酚含量也有明显差异,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是熟茶的2.8~5.4倍。【结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在香气、滋味、汤色及茶多酚含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年份越久其茶多酚含量越少。  相似文献   

10.
戈娜  许秀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73-19074
[目的]探讨野生佛茶以及不同浓度的纳米硒与机体抗氧化的关系。[方法]将2月龄雌性Wistar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5个组,用各自受试物饲养30 d后,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纳米硒茶组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野生佛茶组比较,低、中剂量纳米硒茶组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纳米硒茶可增强大鼠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尤其是中剂量纳米硒茶组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更好。这一结果为今后各种纳米硒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地陈香茶主要理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1种包括不同产地、不同生熟度的陈香茶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主要理化成分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沱茶、普洱茶、六堡茶咖啡碱含量高于藏茶和茯砖茶,生熟茶咖啡碱含量差异不显著;生茶氨基酸总量高于熟茶,最高为2008年普洱生茶,茯砖茶含量最低;沱茶和普洱生茶茶多酚含量达28%以上,最低为2008年茯砖茶;可溶性糖含量藏茶最少,普洱散茶最高,熟茶高于生茶;茯砖水浸出物含量最高,最低为藏茶,总体上滋味比较醇厚;熟茶的茶色素含量明显是生茶的2倍多,茯茶、六堡茶和藏茶色素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高压脉冲电场对云南大叶种普洱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该文以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氨基酸含量,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不同HPEF处理后的茶样的茶氨基酸的差异。[结果]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茶水氨基酸含量有差异,其中生茶的氨基酸含量比熟茶高;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经不同条件的 HPEF处理后的茶样,氨基酸含量都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为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普洱茶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迪  杨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16-117,121
采用真空浓缩和水浴浓缩2种方法完成了普洱熟茶茶膏的制备,并对普洱熟茶茶膏的营养成分、酚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包括茶多酚、总儿茶素、单体儿茶素、蛋白质、氨基酸、多糖、总糖和干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浓缩的普洱熟茶茶膏的总体儿茶素、茶多酚、蛋白质、干物质含量以及单体儿茶素含量都高于采用水浴浓缩的普洱熟茶茶膏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尤为显著,而采用真空浓缩的普洱熟茶茶膏的多糖及总糖含量却低于采用水浴浓缩茶膏的多糖和总糖含量。研究为工业生产中普洱熟茶茶膏的制作与应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试验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茶多酚含量,为今后普洱茶的深加工及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邀请国家级评茶师分别对8个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茶样进行感官评审,并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结果]生茶和熟茶的感官品质、陈化程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同一品牌茶叶,随着茶叶存放时间延长,生茶和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同年份的生茶、熟茶茶多酚含量也有明显差异,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是熟茶的2.8~5.4倍.[结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在香气、滋味、汤色及茶多酚含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年份越久其茶多酚含量越少.  相似文献   

15.
为六堡茶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mg/L、50mg/L、100mg/L、150mg/L)NaCl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探明六堡茶对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六堡茶的MDA含量逐渐增加,POD、CAT、S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P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AT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0.073)和(2.37±0.011)mg/g,未检测出茶氨酸;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45±1.03)和(47.55±1.19)mg/g;游离蛋白质含量为13.28±0.53)和(11.41±1.71)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4.24±0.063)和(2.37±0.011)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8.30±0.10)和(29.28±0.059)mg/g;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31.09±8.41)和(95.61±0.58)mg/g,儿茶素类单体分别有8和7种检出,并分析了其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35.68±9.22)和(305.22±7.76)mg/g。用L*a*b*表色系分析了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的色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六堡茶茶汤在205nm和272nm处近有特征吸收峰。得出结论: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呈现典型的黑茶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压脉冲电场对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茶多酚含量,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不同HPEF处理后茶样的茶多酚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茶多酚含量差异大,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比熟茶高.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经不同条件HPEF处理后的茶样,茶多酚含量都明显减少.经HPEF处理后茶叶的茶多酚含量趋于减少和自然陈化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减少的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镉对大叶种普洱茶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长叶白毫茶苗为供试植物,采用砂培方法.[结果]当镉浓度在0~80mg/L范围内,茶幼苗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CAT、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SOD活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含量均逐渐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镉胁迫下大叶种普洱茶幼苗膜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周斌星  王燕  周增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10-15411
[目的]研制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普洱茶(熟茶)泡腾片。[方法]以优质普洱茶(熟茶)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酸味剂时整个配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碱性物质,影响最小的是茶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例。最佳的主体配方为:茶叶:麦芽糊精=5:2,酸味剂、碱味剂和甜味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0%、6.5%和1.0%。按该配方生产的普洱茶(熟茶)泡腾片为圆片形,茶褐色,表面光滑,硬度适中,其水溶液酸甜适中,荼香浓郁,无异味,无杂质;其茶多酚含量为120mg/kg,咖啡碱含量为28mg/kg,二氧化碳气容量为2.0;其崩解时间不到5min,水份含量低于3%;其感官审评得分在9.5分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昔洱茶(熟茶)新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主要研究普洱茶对试验大鼠血清中骨代谢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Wistar雄性大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普洱生茶、熟茶和绿茶组,共10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1.0、2.0 g/(kg·dw)。灌胃90 d后,采血牺牲试验大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代谢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高剂量熟茶组外,其它试验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中剂量熟茶组和中、高剂量绿茶组外,其它试验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血清胶原氨基末端肽和雌二醇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本批次普洱生茶和熟茶不会对大鼠的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