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引种热带林树种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建设,海口市林科所自筹资金,租地200亩,栽培树种6个,林木生长13个月,已见明显效果。初步总结认为,发展热带林树种是可行的,而且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不同树种在同一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根据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分为生态位幅度宽、中等、较小和狭小4类;根据树种在不同年龄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分为对林隙时间生态资源利用充分、利用较充分、利用不充分和利用很少的4类树种。不同的树种或树种组对不同大小和年龄阶段林隙生态资源利用的不一致性,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树种的林隙大小级生态位和林隙时间段生态位是相对分离的。分析表明,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是属于低密度、狭生态位的树种。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大量低密度、狭生态位树种的存在表明热带山地雨林是一种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热带林菌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森林的恢复与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能否稳定和维持的大问题 ,受全球关注。菌根对热带林的恢复与发展具独特作用 ,是研究热带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对热带树种有关外生及内生菌根的研究概况 ,至目前为止 ,已发现的热带常见树种科属的菌根类型 ,内生及部分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种类 ,以及对热带林菌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并对今后热带林菌根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热带林生长、收获量的预测热带林有许多复杂的特点,如板根的处理、树高测定以及复杂多样的树种鉴定困难等等。所以需要研究一套统一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热带60个国家地面调查方法统计的结果,非州和亚州太平洋各国多采用小区  相似文献   

5.
二、热带林生物量测定方法温带林的生物量测定方法似已肯定。热带林如何进行? T.Kira(1967)、Hozumi(1969)、Miiller,Nielsen(1965)在东南亚、非洲的热带林应用,也有基本规律,但有特殊问题。从几十个树种证明,热带树木树干重量与D~2H(胸高直径平方×树高)也呈直线相关,但离散度较大(见图1),D~2H与树干体积关系也密切;藤本  相似文献   

6.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幼苗库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同年龄林隙内幼树和成树的个体密度变化也不大。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在大林隙和成熟林隙内明显高于小林隙和幼龄林隙。依据林隙树木幼苗数量变化的差异 ,可将林隙填充者分为 4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4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2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枯立、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死亡的比例分别是1688%,1429%,3636%和3247%,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死亡形式的不同组合。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2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一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二、三层的树种。文章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地点,在调查乡土树种与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针对热带滨海城市海岸线自然条件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各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功能因地制宜地提出6种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方案,营造试验林,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选择出最佳配置模式.该研究为沿海岩质海岸防...  相似文献   

9.
刘军  刘佳 《热带林业》2023,(1):17-21+25
海南省具备发展国家储备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具有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的优势。针对现有林分特征,设计了4个现有林改培模型和4个中幼林抚育模型,并从适用林分、改培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杆工程,为海南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杨长职 《森林防火》1996,(3):23-23,36
相思树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的研究杨长职(福建省林业厅防火办)相思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树种,适应性强,是福建省荒山荒地造林树种,适于营造防护林、公路林、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也是“四旁”绿化、绿篱和茶园的庇阴树种,其防火性能很好。1相思树的特性1.1相思树抗...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面积约为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五。这一地区山地、丘陵的比重很大。这里有许多珍贵的乡土树种,又可引种不少国外珍贵用材和经济树种,具有巨大的林业生产潜力。妥善经营保护并积极发展本区的林业建设,不仅对本地区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可为全国提供多种热带用材和林产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特征,构建各树种单株及不同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模型,以提高其生物量估算准确性。【方法】以位于广州市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以该地区森林历史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研究区实际树种组成,选取黧蒴、中华锥、千年桐和华润楠4个常见树种,采用收获法测定各树种不同组分生物量,构建各树种单株及各组分的生物量模型,并探讨树高(H)和木材密度(ρ)作为第二自变量以不同形式加入模型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4个树种树叶生物量占比为5.34%~7.28%,华润楠显著低于黧蒴(P<0.05); 4个树种树枝生物量占比为16.82%~24.20%,华润楠显著低于中华锥和黧蒴(P<0.05); 4个树种树干生物量占比为47.22%~58.05%,中华锥显著低于其他3个树种(P<0.05); 4个树种树根生物量占比为14.25%~22.25%,黧蒴和千年桐显著低于中华锥和华润楠(P<0.05);随着胸径增大,千年桐和华润楠的树叶生物量占比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4个树种的树枝生物量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树干生物...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熟林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在600 m2的样地内出现树种数(D≥3.0 cm)为11个,多样性指数为1.94,均匀度指数为0.81,低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但林下植被树种(D≤3.0 cm)多样性较高,出现树种数达21种,表明森林植被干扰后树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麻栗坡珍稀树种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栗坡是云南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边境小县,由于地形复杂,水系众多,形成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等4种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全县共有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10种以上植被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使得麻栗坡分布有众多的珍稀树种,经初步调查,全县共有珍稀植物种类55种,在分析麻栗坡县珍稀树种特点的基础上,并对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珍稀树种资源提出了建议,为云南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5.
“贫瘠丘陵地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华南贫瘠丘陵地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系1986年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的中国热带薪材林研究项目一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广东...  相似文献   

16.
Grat.  D  李梅 《桉树科技》1997,(1):43-45
桉属的一些树种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为种植。该属树种生长快,工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种植兴趣。据估计,1985年全球桉树种植面积约6百万hm~2。现在,全世界引种的绝大多数硬材林树种是桉树,桉树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生物资源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南三亚城市防台风试验示范林的10个参试热带树种从地径、树高和冠幅三个生长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个树种的生长状况,综合比较其生长速度后,列出这10个树种的生长排序,并对各树种的早期生长特性及适宜种植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格木、非洲楝、孔雀豆等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可以作为城市防台风林群落构建的中上层乔木或者早期先锋树种,而生长慢的长叶马府油、小叶杜英等则可以作为中下层和后期演替树种或防风林带前沿树种,研究结果可为三亚市防台风防护林建设和城市景观森林群落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由国际木材组织(ITTO)理事会赞助的中国云南热带阔叶林树种造林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第1期项目,从2001年起在省林科院普文热带林研究所和思茅、江城等县同时进行。如今,各项试验示范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指导委员会的肯定。图为普文热带林研究所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新建的中心苗圃查看扦插培育的红豆杉苗木的生长情况。图片新闻@杨云锦  相似文献   

19.
油榄仁     
油榄仁是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树冠小,生长快;果实入药,果仁含油,是速生用材树种和有价值的经济树种。目前尚无栽培,随着热带林的开发利用,油榄仁是值得重视的好树种。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5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褐色,不规则纵裂,薄片状剥落,内皮黄色;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纵纹及明显螺旋状上升叶痕,小枝、幼叶及叶柄基部常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科院广西大青山热带、南亚热带特用珍贵树种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实验局),是根据《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建立若干农、林、牧、渔现代科学实验基地”要求而建立的,是国家农委、国家科委于1979年提出在全国建立11处农、林、牧、渔热作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