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利用玉树州6市(县)气象台站2018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和玉树地区4个生态监测站牧草产量资料,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玉树各地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少,玉树地区牧草高度、覆盖度和产量均优于历年平均值。由此表明,2018年玉树地区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极有利,天然牧草长势普遍较好,草层状况为良好,牧草气候年景为"丰年"。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3—2016年三江源果洛地区6县牧草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果洛地区牧草长势变化特征及其与牧草生育期(4—9月)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洛地区6县中班玛、久治牧草长势最好,玛沁、甘德、达日次之,玛多最差;就平均长势而言,近14年果洛地区牧草长势趋于良好,牧草高度、覆盖度、产量均呈增加趋势。通过对牧草长势和牧草生育期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牧草产量也相应的增加;而随着日照时数增加,牧草产量却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据公主岭,泉州试验结果:1气温7.5℃以下停止营养生长。2气温7.6-25.5℃之间,气温上升促进营养生长;气温下降抑制营养生长。3在长光和控制长光下,气温25.6℃以上促进营养生长。在控制短下,气温25.6℃以上抑制营养生长。在短光下,气温23.5-25.5℃促进生殖生长;气温25.6-27.9℃以上抑制营养生长。在短光下,气温23.5-25.5℃促进生殖生长;气温25.6-27.9℃促进营养生  相似文献   

4.
牧草+香蕉+龙眼组合植被演替规律的试验结果表明,4a内,草、果植被地上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产草量,其中以混播草地套种果树处理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达12205kghm-2,香蕉产量9687.6kghm-2.牧草对香蕉生长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龙眼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新技术宽窄行种植的香蕉所形成的遮荫,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不大.龙眼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也不明显.应用此模式开发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每公顷年平均可获产值18948.12元(龙眼投产后效益将逐年递增).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8.8%-20.1%(秋末),增加土壤有机质6.86%,夏、秋季降低地表温度11.3-19.6℃.5a后,龙眼持续生长,树冠逐年扩大,对牧草的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这是植被演变的总趋势,但逐年的演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西紫皮大蒜适生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河西优质大蒜主产地民乐的紫皮大蒜生育期间光、热、水条件,得出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需≥0℃积温1760.0℃左右;蒜薹和鳞芽发育期适宜气温为10.2-15.4℃;现薹至抽薹期适宜气温为15.4-15.9℃;鳞茎膨大期适宜气温为14.0-16.0℃。根据对大蒜生育、产量和品质起关键作用的≥0℃积温、7-8月蒜头膨大期的气温、日照时数、5-6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将河西走廊划分为5个紫皮大蒜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江苏省南通市1998—2011年棉花产量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年份间各气象因素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棉花不同生育期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与棉花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蕾期温度与棉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吐絮期气温与棉花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花铃期日照时数与棉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呈负相关,但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几种生物统计方法,根据分期播种试验测定的稻米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对金早系列水稻品种稻米营养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蛋白质和赖氨酸所要求的气象条件不同.影响蛋白质形成的综合气候关键期是抽穗后10-20d,主导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而抽穗后1-10d是影响赖氨酸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主导因子是气温日较差.并找出影响稻米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人工接蚜形成不同蚜量梯度的方法,研究棉花现蕾前后棉蚜对生长发育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前后棉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累积蚜量与产量损失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2.2291+6.5247×10-4X;根据收益与费用的原则,其经济阈值为2614日·头·株-1。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指导稻田养蟹、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增产增效,开展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追踪河蟹的生长状况,同时对七里海地区稻田养蟹的水体生态和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该地区适宜河蟹生长的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生态条件和气温、气压、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归纳总结得到适宜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不同阶段的气象服务指标,并提出气象服务要点及养殖建议。结果表明: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适宜在6月上旬投放蟹苗,适宜气温18~31℃、气压1 002~1 008 hPa、日照时数8 h;6月中旬—8月中旬多发高温、连续性暴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应提前做好天气趋势预测,采取措施维持稻田水质相对稳定,避免河蟹应激,并做好防逃逸措施;8月下旬—9月下旬为快速生长期,适宜水温20~26℃、气温18~29℃、气压1 009~1 014 hPa、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0%,应注意饵料投喂,促进河蟹生长;10月为育肥捕捞期,适宜水温10~18℃、气温7~21℃、气压1 019~1 025 hPa、日照时数7 h,应关注冷空气大风预报,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饵料,以利于幼蟹储能越冬和成蟹增膏捕捞;全养殖阶段水体以...  相似文献   

10.
中川乡位于民和县南部的黄河北岸,是群山环抱中的肥沃小川地,海拔高度1758m左右,光热条件好,≥0℃的积温80%保证率为3000-3432℃,无霜期209-218天,全年日照时数2551-2600小时,日照百分率占58%,太阳辐射量大,为566.1KJ/cm^2.a,年平均气温7-8.6℃,≥10℃的积温达2752℃,持续174天,就热量资源和无霜期来看,为省县内最好的乡镇之一,年平均降不量在42  相似文献   

11.
烤烟双棚育苗和大田覆膜增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增加2.6-4.8℃.5cm地温增加0.8-2.1℃,10cm地温增加1.8-3.6℃,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和地温提早2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在双棚内可提早20d播种;提前17d移栽;大田覆一膜比不覆地膜5cm和10cm的地温提早1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成活率达98.9%,双棚育苗和大田覆地膜的增温保显效应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表现在株高90cm,单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常绿阔叶林对林内近地层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0-1991年,观测了杭州风景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以此与杭州市气象台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天然常绿阔叶林对林内地表温度的调节效应最为显著,林内年平均温度比市区下降2.6-3.3℃,年平均最高温度下降12.1-13.2℃,年极端最高温度下降25.3-29.4℃;使年平均最低温度上升1.3-14.6℃。对林内5-20cm深度地中温度的调节作用也甚为明显,可使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人工接蚜形成不同蚜量梯度的方法,研究棉花现蕾前后棉蚜对生长发育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前后棉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累积蚜量与产量损失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2.2291+6.5247×10^-4X根据收益与费用的原则,其经济阈值为2614日.头.株^-1。  相似文献   

14.
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青海省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因子,即年降水量、≥0℃年积温、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3~8月≥0℃积温、3~8月日照时数、3~8月均温、3~8月降水量等22年资料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最主要综合指标的第一主成分中的≥0℃年积温、3~8月≥0℃积温、3~8月平均温度的影响,贡献率是59.167 98%;第二主成分中的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和3~8月均温的作用,贡献率为25.51548%;第三主成分中的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3~8月降水量、3~8月日照时数因素,贡献率为9.301 132%。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形成是众多自然因子综合作用下相协调的产物,其中热量因子是牧草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禾本科牧草施用不同配方专用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年的试验、观测与分析,初步探明了禾本科牧草施用6种不同配方专用肥的效果。与施用常规复合肥相比,等价值施用牧草专用配方肥,单位面积的鲜草、干草产量分别提高8.3%—28.2%与5.2%—12.9%,干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0.5%—7.6%;每公顷草地产出的营养物质数量,粗蛋白质增加5.0%—15.4%,粗脂肪增加2.6%—9.0%,无氮浸出物增加4.4%—10.2%。综合评价6种不同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禾本科牧草专用肥的N、P2O5、K2O配比,以14:6:5或14:5:6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梁山县2012—2013年度全生育期有利、不利的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2013年冬小麦生育期间,总体气温、降水、日照充足,2013年梁山县冬小麦生育期间积温比常年同期偏低59.7℃,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73.3 mm,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141.8 h。总体来看,2013年梁山县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限,气候年景为平偏丰年。  相似文献   

17.
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劳晓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9-1122
利用浙江省龙游县201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产量资料,用龙游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与多项气象因子(2010—2019年逐月和逐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逐年≥10 ℃积温、≥11 ℃积温、≥12 ℃积温,各物候期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建立各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实际产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个数远多于气象产量,逐步回归系数实际产量比气象产量更显著,实际产量的预测模型检验明显优于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因此,用柑橘实际产量来分析和预测龙游柑橘产量比用气象产量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之一,适应性广、耐干旱、抗寒.一40℃也能安全越冬。春、秋季播种.可多次刈剖.一般亩产可达5000—9500公斤,不仅干草产量属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10多种维生素,含粗蛋白20%-35%,比玉米高1.2—2.5倍.而赖氨酸的含量是玉米的4—5倍,被称为“牧草之王”。  相似文献   

19.
主要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影响青海省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草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4-9月≥0℃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水热综合配合(降水量与气温的比值)以及上年度9-11月的降水量等气候因子做比较数列,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青海省天然草地产草量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光照3个综合因素对牧草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在水分、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热量因子对牧草产量起着主要作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2种评价方法均可作为评价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因子,二者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新疆伊宁县1987—2017年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结合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综合分析伊宁县冰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1987—2017年30年间伊宁县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0.2、16.6、4.7℃,气温的突变现象大多发生在1998年前后,随年份的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热量条件充足,有利于冰葡萄糖分积累,提高品质和产量;(2)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年均日照时数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2748.6 h、7.5 h、61%,能够满足冰葡萄生长所需光照水分条件;(3)伊宁县稳定通过10℃积温的多年平均值为3559.1℃·d,稳定通过10℃日数为182 d,无霜期为166 d,降水量为378.0 mm;1996—1999年及2017年气象条件对葡萄产量为负影响,其他年份均为正影响,2009、2014、2015年气象产量值高,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值低,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有机质积累较多;夜间低温,呼吸作用较弱,降低有机物消耗,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除霜冻、大风对冰葡萄生长略有影响,需采取适当防冻措施外,整体气候环境良好,符合冰葡萄生长适宜条件,建议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