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鞍山地区银杏茎腐病病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 ,危害 1~ 2年生苗木。 1999年 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 ,有 6~ 7hm2 的 2年生银杏苗感病 ,死亡率高达 80 % ,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轻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 ;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 ;严格控制苗床水分 ,防止湿度过大 ;改善环境条件 ,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毛竹枯梢病是我国南方毛竹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防治试验,对该病菌的发病时间规律和化学防治措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在德化县主要危害当年的新生竹,该病的发病时间规律主要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该病菌的子囊孢子飞散侵染,7月上中旬在新竹枝杈上出现病斑;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毛竹枯梢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适宜浓度为1000倍液。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毛竹枯梢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银杏苗期黄化一般在6月初出现,7月间普遍发生。由于叶片早期黄化较易导致银杏叶枯病早期发生,以致8月间叶片褐色枯死,大量脱落,苗木的高、粗生长也显著下降同时苗木茎腐病和虫、鼠危害也较为严重。1995年争县进行了银杏黄化的原因调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危害1~2年生苗木。1999年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有6~7hm^2的2年生银杏苗感病,死亡率高达80%,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颈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严格控制苗床水分,防止湿度过大;改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5.
银杏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 (GinkgobilobaL .)又名白果、鸭掌树、公孙树 ,原产于我国。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 ,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笔者就银杏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病 害1.1 银杏幼树茎腐病南方常见病害 ,多发生于 1~ 2年生的银杏实生苗 ,尤以 1年生苗最易发生 ,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病害一般在雨季之后开始发生 ,夏季土温增高 ,使苗木茎基部灼伤 ,病菌便从伤口侵入 ;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也易发病。感病的苗木茎基初现褐色斑块 ,皮层缢缩 ,内皮组织腐烂 ,严重时可扩展到根部皮层脱落。发病后叶片失去正…  相似文献   

6.
三年来,我们在河南中、北部地区,重点对银杏1~4年生苗木病害,进行了多种药物和不同浓度药量的防治试验。现将主要病害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银杏茎腐病是1年生苗主要病害,尤其在干旱、少雨、高温地区,应提前防治。黄河两岸在5月15日前后防治,采用1:70倍硫酸亚铁水灌根,可有效控制病菌侵入,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章古台 ,松枯梢病 Sphaeropsis sapinea主要发生在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苗木和中老龄树木上 ,树龄越大 ,病害越重。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放散与传播 ,降雨节律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孢子的扩散期、高峰期和数量。降雨量大的年份 ,孢子放散数量多 ,病害发生重。人工接种树木发现 ,从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 ,病菌无需伤口即可直接侵入当年新梢并使之枯萎。病菌的侵入时期主要在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 ,此间也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野外自然条件下 ,病害自 7月份开始发生 ,8月中下旬发展最快 ,1 0月份停止。樟子松是最易感染松枯梢病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为害火炬松Pinus taeda的毁灭性病害。该文通过剪枯梢、施肥和喷药相结合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前枯梢为主,结合施肥或喷50%多菌灵的防治措施效果较好,防治率88.6%。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枯梢病在我省是一种危害面积大发病重,蔓延速度快的真菌性病害。给我省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解决该病害防治问题,1979年组成了辽宁省枯梢病防治试验协作组,以丹东和本溪两地为试验基地,对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立地因子的关系,以及枯梢病的防治技术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白皮松是我国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白皮松针枯病为传染性病害,发病时间为5月-7月,侵染当年新针叶中上部;病状表现为叶枯、叶稀、叶短,秃梢甚至整株死亡,枝梢顶部较下部明显严重;土壤中的总盐度和碱度与针枯病无明显相关性;中度以上发病植株以绿乳铜或波尔多液进行化学防治为最适药剂。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讨论了白皮松针枯病病原、病因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银杏、板栗干枯病的防治徐大斌干枯病又名胴枯病、枝枯病、疫病等,此病以为害银杏、板栗为主,也侵害多种栎属植物和核桃、漆树等。在银杏、板栗产区时有发生,尤以黄河流域及其以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较为普遍。干枯病主要危害苗木及树体的主干和枝条。奇主感病后,病斑...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东北三省落叶松人工林新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从1972年开始发现到目前仅几年时间,竟由零星点块状发展到成片发病,且有逐年扩大蔓延趋势。树木得病后轻者造成枯梢,影响生长,尤其高生长;重者则树冠呈扫帚状丛枝,不能成材,甚至死亡。这种毁灭性病害将成为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病害之一。症状从幼苗到幼树以至大树均能被害,以十几年生幼树发病严重。只当年生的新梢染病,树冠上的枯梢也都是当年新梢发病枯萎而残留下来的。病害一般先从主梢开始,以后由树冠上部的枝梢逐渐向下扩展蔓延,罹病的新梢渐渐退色,并略有缢细,染病枝梢顶端多数弯曲下  相似文献   

13.
对铅笔柏枯梢病Phomopsis juniperovora、铅笔柏芽枯病Trisetacus junipe-rinus和桧柏叶枯病Cercosppora sequoiae var.juniper三种苗期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和病害发生规律作了比较,同时提出了以针对枯梢病为主,兼治其他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松枯梢病是一种发病广、危害大的世界性传染病害,世界上 20多个国家先后报导了本病危害。我国广东、湖南、黑龙江等地分别报导马尾松、辐射松、湿地松、樟子松等树种的松枯稍的发生蔓延,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侵染机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近年来,辽宁、内蒙古、吉林的部分苗圃的 1年生樟子松幼苗上发现松枯梢病,该病在幼苗上蔓延迅速,造成顶芽枯死、根茎腐烂、枯叶,已成为当前樟子松育苗生产中急需解决问题。1  分布与危害    从 1990~1993年,对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部分苗圃进行…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以来,在湖北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主要分布在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京山、咸宁、崇阳、鄂州、阳新、红安、襄樊等县市。病害发生而积占各地火炬松和湿地松面积的20-50%,发病株率28. 6-100%,病梢率7. 7-96. 0%。轻病林分林木生长势下降,重病林分林木成片死亡或濒于死亡。乃我省发展国外松生产的主要障碍。病害症状表现主要有梢枯、溃疡、枯针等三种类型。梢枯为其典型症状。经多次采集病梢,反复镜检、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实在我省导致火炬松和湿地松梢枯病的病原菌与有关文献报道的 DiplodiaPinea(Desm.)Kickx 类似。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梢和病针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大量散发,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害发生与降雨量成正比关系,在林木生长抽梢期的4-9月,降雨多的年份病害发生较重,在降雨少的年份,病害发生较轻。在石灰岩、流纹岩、片麻岩发育成的土壤上生长的林分发病较第四纪粘土上的林分重。火炬松发病普遍较湿地松重。  相似文献   

16.
桉树枯枝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在我区种植面积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近年速生桉的发展更加快了桉树面积的扩大。广东的EU6是至今为止速生桉品种中的佼佼者之一,我区这两年引进了这个品种的大批量苗木广泛种植。但是,据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刘月廉在《桉树枯梢病病害研究》一文中称,EU6是桉树枯枝病的寄主,而此病仅仅1997年一年就在广东省摧毁了近2667公顷桉林。笔者至今尚未见到关于有效、及时防治桉树此病的报道。为控制桉树枝枯病、排除发展桉林的障碍,也是为了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现将笔者做法介绍于后。 2000年3月,博白林场…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作者在“国外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将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归纳为三大类型:干枯型枯梢病、流脂型枯梢病和综合型枯梢病。并对各大类型枯梢病发生特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8.
桉树缺硼病及其防治李波桉树缺硼病主要危害幼林。起初,笔者认为此病是病毒或病菌引起的,但在显微镜下多次观察,均没有发现菌株,对林木多次使用各种化学药物也不见效。后来,笔者发现桉树树梢仍有枯梢和桂条肿大现象,因此,断定不是侵染性病害,1993年4月通过移...  相似文献   

19.
松枯梢病苗期及植后病害发展过程观察与分析李振华(江西省德兴市林业局334200)德兴市自1992年苗圃地发生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以来,连续几年都有为害,次年造林前虽经圃地筛选、剔除病苗,但仍有一部分病苗被用于造林。为此进行了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20.
铅笔柏梢枯病是苗圃中一种严重病害。近年来,发生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采用25%多菌灵或40%灭病威500倍,在苗木生长期间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每次每亩用药量200—250克,并在发病初期结合进行人工剪除病枝(苗),能够达到控制住病害的蔓延和扩展,保障苗木的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