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汕功夫茶被称为“广东三宝”之一。潮汕地区品茶习俗被视为功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秀出,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茶艺的璀璨和中国茶道的精博。“中国茶道在潮汕”绝非虚言。饮茶遍及潮汕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对茶具及品饮程序的讲究是少有的。潮汕功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是在继承、融合中国江南及福建茶道茶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秀出。何谓潮汕功夫茶?可以从功夫茶名称的来历、功夫茶品饮程式溯源、潮汕人饮茶的历史来解释。由于独特的大自然宜茶环境,茶农在这里培植茶树、采摘鲜叶、制作香茗,集山川之灵气,沐日…  相似文献   

2.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7):304-305
众所周知,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山丘自古以来盛产茶。史料记载,早期日本没有茶树,茶是在唐朝时由最澄和尚带入日本,并首先从日本寺院发展起来的。同样日本茶文化也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然而如今的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大差异。通过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茶与禅紧密的关系和日本茶道的本质。通过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的禅意意境和"禅茶一味"、"一期一会"的精神境界,我们不难看出禅道思想在茶人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李方 《福建茶叶》2016,(9):125-126
潮汕地区的工夫茶文化是该地区特有的一种茶文化,主要包括精致的茶叶材料、讲究的茶具、茶冲泡优雅的过程以及关于茶的思想品评、风俗习惯等。其中,茶具是潮汕工夫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文章在对潮汕工夫茶介绍的基础上,从集中体现潮汕的茶具入手,在现代设计理论的支持下具体分析潮汕工夫茶茶具的历史文化内涵,旨在不断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潮汕工夫茶一直被视为岭南茶文化的鼻祖,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潮汕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然而,“饮者众,识其道者寡”的情况频频出现.因此,重新唤起人们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潮油四市:潮州、汕头、汕尾和揭阳的情况探讨潮汕工夫茶的现状,以求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夫茶文化的重视。首先,主要根据文献资料,从潮汕工夫茶艺与习俗中研究工夫茶的文化内涵,证明工夫茶在潮汕地区乃至整个岭南的重要性。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工夫茶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在此,以潮州、汕头、汕尾和揭阳四个城市的工夫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在保护潮汕文化的同时,也能展现工夫茶文化,从而把工夫茶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林治 《福建茶叶》2003,(4):42-42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于是茶与中国传统文化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茶文化内涵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经历代茶人孜孜以求,至今却仍无答案。日本茶人推崇“和敬清寂”为茶道四谛;台湾茶人认为“清敬怡真”是茶艺的基本精神;韩国茶人奉行“和敬俭真”的茶礼;我国已故的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倡导“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而当代94岁的茶学泰斗张天福先生总结了他毕生对茶的研究,提出了“俭清和静”四字真言,他认为倡导这样的茶礼“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使社会更加优雅、祥和…  相似文献   

6.
一、前 言 中国工夫茶流行于潮汕、台湾、闽南和武夷山等地区。其中以潮州工夫茶(也称潮汕工夫茶)最具特色,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石”。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卷十二》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潮州位于韩江下游,气候炎热。潮州人饮茶量之大,烹茗技法之精,久负盛名。 翁辉东在其《潮州茶经──工夫茶》中认为,潮州工夫茶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精、求工”,由此体味工夫茶的“味之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物,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潮州工夫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清代俞蛟著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中对工夫茶的解释是“烹治之法”,也就是茶叶冲泡品饮的技法。现在的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更是潮汕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8.
郭雅玲 《茶叶科学技术》2004,(2):40-40,F003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如工夫茶、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等,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潮州工夫茶称为中国茶艺的活化石,它在2008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X-216茶艺(潮州工夫茶)。文章对潮州工夫茶茶道表演冲泡程式进行分解,并对潮州工夫茶的冲泡动作要旨进行规范,初步形成"潮州工夫茶茶道表演冲泡程式"。成果旨在发扬潮州民俗文化,促进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贺瑜 《福建茶叶》2016,(12):266-267
茶文化在中国拥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文化长廊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华,在世界文化领域中也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而茶道就是茶文化精髓与内涵的一个缩影,我国的茶文化中,对茶道有这样的概述: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这是对我国茶文化思想精髓的集中描述,茶德的概念从中国传到日本以及韩国等地,不仅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而茶德的教育价值,多年来也是人们所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主要是研究茶德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我国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茶道,是一种源于我国茶文化但又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的饮茶艺术。在日本文化中,茶道就是"茶汤道礼"的简称,其形成基础为"禅茶一味"的佛教思想,但是在日本本土的发展中,又结合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哀物"的特征以及对礼仪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的以"和敬清寂"为核心内涵的日本茶道。  相似文献   

12.
苏辛欣 《福建茶叶》2016,(11):373-374
从日语的一些与茶道有关的"表达方式"入手对日本茶文化历史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种脱胎于我国茶文化的、生活化修行模式的正确认知。日本茶道的基本价值内涵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层面上追求茶道的"四谛",即"和、敬、清、寂";个性价值层面上追求本土化和自我个性文化的发展创新;美学价值层面上追求一种基于主体的"禅茶一味"式的审美。日语"衍生出的茶语表达"中的茶文化历史细节可以从幽默类的茶语表达、带有一定讽刺或谚语性质的茶语表达、寓意美好象征和传播人间正能量的茶语表达、与茶道本身发展创新相关的茶语表达等四个方面开展考察,这些不同类型的茶语表达代表了不同的日本茶文化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3.
瞿倩倩 《福建茶叶》2023,(6):196-198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是古老东方文化的瑰宝,经历药用、食用、饮用等漫长演绎倾向于生活化与实用化方向的发展。而日本茶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综合性文化体系,现代日本茶文化精神内涵独特,在生活、精神层面都有一定发展。中国茶文化追求创新与中庸和谐思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日本茶人赋予器具以生命,享受人与物相融的意境。中国茶文化在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中融入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理念。日本茶道在礼仪、技艺中体现禅宗理念。中日茶文化各具魅力、各有不同,但是两者都是以茶感受美,追求“和”思想、“天人合一”境界。  相似文献   

14.
日本茶道属于日本传统文化内容,它与中国茶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茶文化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日本吸纳了中国禅宗的思想精髓,并与日本民族的特色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茶文化——日本茶道。本文即以日本茶道的文化艺术为分析基础,通过研究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之间的关联性,探讨茶文化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更好地推动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和互通。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文化源中国茶文化,自唐代传入日本后,中国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发展成为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体系,对日本人日常生活、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本文选取日本茶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日本茶道起源与发展,进而围绕"和敬清寂"四个字分析日本茶道精神内涵,最终分析其在日本茶景观的体现与表达,旨在从内容与形式方面清晰、透彻地了解日本茶道文化与审美特征,从侧面道出其与中国茶道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日本茶道艺术与中国茶道艺术存在诸多差异,中国茶道重在品尝茶的味道,而日本茶道重在精神修养,日本茶道奉行"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其诠释的理念以及价值内涵,都是日本文化自身生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日本茶道艺术的形成背景入手,认知"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探究日本茶道艺术的传承与应用机制,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指的是中国制茶。中国人是最早饮用茶的民族,根据记载中国人饮用茶最早开始于神农时代,距今有接近五千年的历史。可时隔多年,汉族还有着以茶代礼的习俗。以潮州的功夫茶为例,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派系,功夫茶涵盖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髓,中国茶道是国家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台湾的茶道其起源都是中国潮州的功夫茶,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两者之间看起来没什么联系,但通过立足于茶文化的内涵,研究并分析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问题,再以茶文化为载体解决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蒲仕江 《福建茶叶》2016,(5):370-371
茶可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象征,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和历史性。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和渊源。换言之,日本的茶道其源头毋庸置疑源于中国,而众所周知,世界的茶文化要论其源头,也必然是源于中国,而中国的茶文化源于巴蜀。日本以其茶道享誉世界,而作为中国茶文化源头的四川与日本的茶道有何异同之处?本文就着重论述四川的茶艺礼仪与日本茶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潮州工夫茶,在"百度百科名片"是这样介绍的:"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作为一种茶艺,潮州工夫茶讲究用水、用火、用器;讲究沏泡的程式及姿势动作;讲究品饮的礼仪礼节.因此,《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书中,有这样的评介:"中国讲求烹茶,以粤之潮州府为最".作为一种民俗,潮州工夫茶也是非常有特色.在潮州,茶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陌路之人,只要来客,一定要"冲茶"相待,否则,便是不敬.就是没有客人,自家人闲聊看电视,也要"冲"上一"泡"茶,边饮边看,边饮边聊,恬淡自然.就是那些漂洋过海的潮籍侨民,或是散居全国各地的潮汕人,也都保留了饮工夫茶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文化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日本茶道中依旧保存了很多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同时也兼具了自己的特色,日本茶道与日本语言文学之间的融合对日本茶道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日本茶道的同时,研究其对于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了解日本茶道的形式内涵,本文就以比日本茶道与日本语言文学的融合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