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了英红九号、滇红、祁门红茶三种红茶,分别进行感官品质评判,测定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并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综合感官审评品质,生化成分含量对比分析表明,三种红茶中,英红九号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最高,品质最好,其次是滇红,祁门红茶稍低。三者在抗氧化活性的比较中,英红九号红茶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滇红次之,祁门红茶稍弱。  相似文献   

2.
选取丹桂、黄观音和金观音3个茶树品种,分别加工成白茶、红茶和乌龙茶3种茶类,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以及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采取综合模糊评价法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茶类间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茶类间的清除率顺序为:白茶乌龙茶红茶,茶树品种间自由基清除率的排列顺序为:黄观音金观音丹桂;抗氧化综合评价值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成正相关,并且与茶多酚和EGCG差异显著,体现了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灌木茶树留养改造形成乔木茶树的过程中,出现了改造中的灌木茶树、乔木茶树以及改造后的乔木茶树3种类型的茶树。本文对不同季节的上述3类茶树加工的晒青茶叶的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晒青茶的各内含成分含量,发现除苏氨酸、精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外,乔木晒青茶的茶氨酸、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乔木晒青茶的茶多酚、没食子酸、1,4,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感官审评表明灌木晒青茶滋味较乔木晒青茶苦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表明,两类茶聚成不同簇,进一步证实了茶叶生化成分存在差异。春季样品中,除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外,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秋季样品中,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但乔木晒青茶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则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与灌木晒青茶比较,改造形成的乔木晒青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度降低,部分抗氧化活性指标提高,表明灌木茶树留养改造成乔木茶树,能够提高晒青茶品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何首乌经过乳酸杆菌发酵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用植物乳酸杆菌KCCM12116对何首乌进行发酵处理后,测定其总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何首乌经发酵后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乙醇提取液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最大,分别为8.25、0.39 g/100 g,水提取物中分别为6.41、0.16 g/hg;何首乌发酵品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亚硝酸盐清除率均升高,其中乙醇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62 %(高于BHT和BHA),亚硝酸盐清除率在pH为1.2时达到98.2 %。结论:何首乌经乳酸杆菌发酵炮制后抗氧化活性增强,表明此发酵方法是一种值得开发及推广应用的何首乌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白茶寡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白茶功效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首先制备白茶寡肽,对其氨基酸序列构成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测定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HepG_(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白茶寡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0.170 mg·mL^(-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为0.850 mg·mL^(-1);白茶寡肽的总还原力呈现浓度依赖性;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还发现白茶寡肽能使HepG_(2)氧化损伤细胞中SOD活力增强。白茶寡肽不但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且对HepG_(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广东省作物(茶叶组)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黑叶水仙、黄叶水仙、乐昌白毛1号、白叶单丛等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被认定为我省茶树良种。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黑叶水仙、黄叶水仙系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优良茶树品种,其中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适制红茶,品质优异;黑叶水仙、黄叶水仙兼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4个抗氧化体系对红厚壳种仁油脂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种仁油脂总酚酸含量为(0.26±0.045)mg/mL。0.10%的红厚壳种仁油脂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TEAC值为123.39μmol/L;5%的红厚壳种仁油脂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100μg/mL的BHT;7.5%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100μg/mL的BHT和Trolox;1.6%的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均不及100μg/mL的BHT和Trolox。说明红厚壳种仁油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选取雀舌、瓜子金、胭脂柳、老君眉4个武夷名丛鲜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测定了4个品种鲜叶的茶多糖中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等组分含量,并比较了4个品种茶多糖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武夷名丛茶树品种鲜叶提取茶多糖得率不同,胭脂柳品种得率较高,老君眉得率较低;4个武夷名丛的茶多糖在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清除DPPH、·OH和O2-·活性具有明显差异,但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4个品种的茶多糖清除DPPH和O2-·的IC50值均高于阳性对照Vc,清除·OH的IC50值均低于阳性对照Vc,表明雀舌、瓜子金、胭脂柳和老君眉4个品种的茶多糖是良好的·OH清除剂。研...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及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试验依据,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以及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两种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检测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并与野葛根提取物、葛根素、Vc和茶多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与野葛根提取物、茶多酚的清除能力相当,且显著优于葛根素和Vc;野葛根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高,茶多酚和野葛愈伤异黄酮次之,Vc对.OH的清除活性稍弱;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而提高;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野葛根提取物和Vc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2.能力,均显著高于葛根素和茶多酚。说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冲泡条件对福鼎白茶茶汤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白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冲泡条件对其茶汤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冲泡温度、时间、次数能够显著影响福鼎白茶茶汤茶多酚含量,而不同因素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较不规律;茶汤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冲泡温度方面显著正相关,而在冲泡时间和次数方面相关性较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汤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冲泡温度>冲泡次数>冲泡时间,最高茶多酚含量(146.37 mg/g)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时间7 min、冲泡次数1次、冲泡温度100℃。各因素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顺序为: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冲泡次数,最高清除率(93.59%)的冲泡条件为90℃下冲泡5 min、冲泡1次。  相似文献   

11.
选用高、中、低三类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两类等级的普洱茶相比,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醇类香气成分总量、杂氧化合物香气成分总量、黄酮总量以及茶色素含量等,一般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等级的普洱茶与高或低等级的普洱茶相比,除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茶多酚含量和黄酮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理化成分的含量一般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黄酮总量、茶褐素含量以及醇类香气成分总量等是区分普洱茶等级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五指山水满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本研究对五指山水满茶及其他6种茶(普洱茶、白毛茶、白沙绿茶、西湖龙井、兰贵人和碧螺春)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茶多酚、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种茶的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且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关系,整体热稳定性比较好。在7种茶中,水满茶清除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均与样品浓度表现出量效关系,但水满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弱;还原能力是白毛茶最强,其次是白沙绿茶和水满茶。7种茶的总黄酮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在3.06%~5.4%和14.6%~18.1%之间,其中,水满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但总黄酮含量却最高。因此,五指山水满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6个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粗脂肪、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对脂肪酸组成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比较玉米浸膏的Fe~(3+)还原力和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探讨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含粗脂肪6.17%~13.63%、蛋白质9.57%~15.30%、淀粉58.90%~69.52%、还原糖33.51%~42.12%、总酚1.52~2.68 mg/g。迪甜6号、晋超甜1号和超甜1825的粗脂肪、蛋白质、还原糖、总酚含量较高;京科糯2000、美玉糯13和都市丽人淀粉含量较高;美玉糯13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晋超甜1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超甜1825的Fe~(3+)还原力最强,迪甜6号清除·OH、O_2-·、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中、低三类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两类等级的普洱茶相比,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醇类香气成分总量、杂氧化合物香气成分总量、黄酮总量以及茶色素含量等,一般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等级的普洱茶与高或低等级的普洱茶相比,除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茶多酚含量和黄酮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理化成分的含量一般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黄酮总量、茶褐素含量以及醇类香气成分总量等是区分普洱茶等级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英红九号”高香型茶树品种,是广东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适制红茶的省级高香型茶树良种.“英红九号”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亩产干茶可达3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2-3万元.2010年高端的英红九号金毫零售价每斤达到6000元,高档的英红九号红茶每斤售价600元以上,中档的每斤达300元以上.英红九号红茶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青睐.2008年英德市出台农业(茶叶)产业化扶持政策,全市上下掀起发展种植英红九号的热潮.根据英德市茶叶发展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调查的情况,英红九号茶树成活率普遍不高,约50%,这一定程度制约了英德市英红九号茶园面积的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16.
对26种食用菌子实体干品水提液和醇提液分别进行总还原能力、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表明:26种食用菌子实体干品2种提取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还原能力及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总体来说,水提液抗氧化性要强于醇提液抗氧化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评价26种子实体干品的抗氧化性,其中以竹荪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乙醇浓度(A)、回流温度(B)、料液比(C)和提取时间(D)等4个因素,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优化长裙竹荪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物抗氧化效果的主因素为回流温度。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回流温度90℃,料液比1/35,回流时间2.5h。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英红九号茶树品种特性及客家炒青绿茶的品质特征,探讨加工英红九号炒青绿茶的鲜叶采摘、萎凋、杀青、干燥等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开发英红九号优质品种的利用,丰富炒青绿茶的品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3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安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春季一芽二、三叶鲜叶及制成的绿茶和白茶为试验材料,检测其水浸出物(WE)、茶多酚(YPs)、氨基酸类(FAAs)、黄酮类(Fs)、可溶性糖(WSS)、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等化学组分含量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茶中WE、TPs、儿茶素类含量最低,FAAs、Fs和没食子酸(GA)含量最高;氨基酸组分种类最多,且低含量组分如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Tyr)和胱氨酸(Cys)等占总量比值最高.鲜叶中可溶性糖(WSS)含量最高.以咖啡碱(CAF)为主的生物碱含量变化较不明显.DPPH清除试验表明,福云6号和福鼎大毫茶品种制成的绿茶清除活性强于其鲜叶和白茶;茶树品种间来看,福安大白茶清除DPPH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清除能力与TPs和EGCG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说明,同等鲜叶原料制成的绿茶与白茶化学组分含量差异主要体现在FAAs和Fs,其清除DPPH活性能力与TPs和EGCG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三个茶树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别比较其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淀粉酶与胰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没食子酸含量则相反,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黄酮类和咖啡碱含量没有明显规律。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陈年乌龙茶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黄金桂则差别不大;三个品种的乌龙茶陈茶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陈年乌龙茶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关联系数0.6292)和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关联系数0.3136)贡献最大,而茶多糖对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关联系数0.4715)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0.
将同一批紫娟鲜叶原料分别加工成烘青、炒青、晒青和蒸青4种绿茶,分别测定它们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芽蒸青绿茶总抗氧化能力高于晒青、炒青和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烘青绿茶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最强。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中的Pt、Pg、黄酮类中My和Qu,以及可溶性糖和没食子酸等与4项抗氧化活性均正相关,茶多酚与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正相关,但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