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生物安全、孵化技术、操作流程以及孵化成绩等方面对单阶段箱体式孵化与多阶段巷道式孵化技术进行比较,发现箱体式孵化通过标准化定制的工艺程序与现场管理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孵化表现与孵化成绩。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开展机械孵化蓝孔雀并进行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蓝孔雀机械孵化技术,包括蓝孔雀机器孵化的场址选择、孵化场的布局及流程、孵化器的选择、种蛋的管理、孵化机的操作与管理、照蛋、出雏、清扫消毒和停电的应急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集团公司几十个孵化厂中,使用旧式孵化机的孵化厂占一半以上,与巷道式孵化机比较,这些孵化厂的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相对较差,不同的旧式孵化厂之间的差距也很显著。除种蛋本身的质量因素外,孵化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孵化条件控制水平,孵化条件主要是指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环境卫生和消毒防疫五个方面。在孵化条件控制方面,旧式孵化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采用水银导电表控温,水池加水控湿的办法,控温控湿的精度和准确度较差;机器老化,机器密封性能不好,测量仪器不准,孵化条件难以控制;孵化机之间温湿度差异较大,胚胎发育不整齐;环境控制水平低,超温和低温现象严重等。针对旧式孵化机的这些特点,结合一些旧式孵化厂存在的问题和借鉴一些孵化厂成功的生产经验,在此对如何提高旧式孵化厂的孵化效果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进行家禽孵化的全自动孵化设备的是模糊电脑和智动汉显。这两种机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孵化效果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但这两种机器都偶尔会出现没有显示和黑屏现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以免给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就以这种机型为例。简单分析孵化机黑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鸭蛋的孵化技术 现就有关鸭蛋的机器孵化技术简述如下: (一) 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孵化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孵化机、出雏器和各种部件的检查、维修,以及消毒两大方面,其具体步骤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1、对孵化机、出雏器进行全面检查、维修。这一工作应在入孵前3—5天进行,并经过试机至能正常运转为准。  相似文献   

6.
北方传统人工孵化方法主要有炕孵法、水袋孵化法、电褥孵化法。这三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孵化效果好。但传统孵化法种蛋破损率高,劳动强度大,孵化工人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操作和眼皮感温较难掌握等缺点,也为孵化场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各地孵化技术人员做了许多改革和升级,如用温度计测温代替眼皮感温,以及采用平箱孵化法和温室孵化法等。  相似文献   

7.
本书内容一是“家禽孵化”,详细阐述了温度、湿度、通风的微凋技术,对影响孵化率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剖析,对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孵化操作技巧加以推广应用,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孵化新概念;二是“孵化机检修”,详细讨论了当前我国主要机型的电路原理、常见故障分析检修及41所巷道式、节电王、汉显智能孵化机的功能、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书内容一是“家禽孵化”,详细阐述了温度、湿度、通风的微调技术,对影响孵化率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剖析。对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孵化操作技巧加以推广应用,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孵化新概念;二是“孵化机检修”,详细讨论了当前我国主要机型的电路原理、常见故障分析检修及41所巷道式、节电王、汉显智能孵化机的功能、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9.
种蛋的孵化效果直接影响孵化场甚至种禽场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孵化教学和实践经验,从种蛋质量、孵化条件和孵化厂的生物安全方面总结了提高种蛋孵化效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禽世界》2008,(2):58
雏鹅的质量受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影响。先天的影响来自其父母种鹅的品种、品质受精率等遗传因素及种鹅饲养者饲料品种、饲养方法和管理方法方面,后天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孵化季节、孵化设备、孵化率、出壳率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方面,故而雏鹅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每批孵化,每次出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小强弱不同的情况,也总会有一些弱雏、病雏、畸形雏,而且孵化率愈差,弱雏、病雏、畸形雏就愈多。  相似文献   

11.
电脑孵化鸽蛋技术是利用肉鸽专用孵化机代替种鸽自然抱孵,使种鸽免去孵化过程,缩短产蛋间隔周期,增加产蛋量,避免亲鸽孵化时因温度、湿度、猫(鼠)惊吓、人员操作等原因造成破蛋、凉蛋,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孵化应根据鸽蛋特点及胚胎发育规律进行,并要先少量试验,稳定几批后方可大批进行.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鹅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人工孵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醒抱技术和反季节繁殖技术,这些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1人工孵化技术 人工孵化法种类很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土法孵化,有炕孵、缸孵、桶孵、沼气孵化等;另一类是机器全自动孵化.机器全自动孵化技术已相当成熟,普遍应用于现代鹅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孵化生产过程中,应该经常通过实验剖检胚蛋(包括死胚和活胚)等手段检查胚胎发育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出雏后,出现孵化结果异常,如孵化率有较大幅度降低,成雏鸡质量突然变差时,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对症施冶,尽力降低损失。那么怎样确定造成异常孵化结果的原因呢?总结多年孵化生产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按一定步骤来分析。首先要确定是种蛋质量问题还是孵化技术操作的问题。对于一些明显的特征性的症状,比如雏鸡粘毛、脐部愈合不良、腹大等基本可以认定是孵化条件控制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孵化技术及管理工作总结起来可用“做好五个关键条件四个关键时期的监控”来概括,五个关键条件是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与消毒防疫;四个关键时期是指种蛋入孵前期、孵化早期1~7胚龄、出雏期18~21胚龄、出苗后至发苗前期。获取理想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的有效措施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孵化温度的监控、孵化环境的监控(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通风换气以及卫生与消毒防疫)和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监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应用塑膜水袋及电热褥搞鹅蛋孵化是我国人工孵化家禽的两项传统技术。塑膜水袋孵化技术在操作中,用换水及烧火炕控制孵化温度,存在着升温慢、操作繁琐、费时,温度难控制等不足:电热褥孵化技术存在保温时间短的缺点。近几年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将这两项技术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在全市进行广泛推广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书内容一是“家禽孵化”,详细阐述了温度、湿度、通风的微调技术,对影响孵化率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剖析,对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孵化操作技巧加以推广应用,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孵化新概念;二是“孵化机检修”,详细讨论了当前我国主要机型的电路原理、常见故障分析检修及41所巷道式、节电王、汉显智能孵化机的功能、操作、使用。书中公开电路32幅,16开附图4幅。  相似文献   

17.
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鹅的胚胎发育过程,以及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消毒方法,并阐述了现代机器孵化技术和传统孵化技术,以期为提高鹅的孵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鹅的胚胎发育过程,以及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消毒方法,并阐述了现代机器孵化技术和传统孵化技术,以期为提高鹅的孵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地区,鹅的种蛋孵化逐渐从人工孵化转为电器孵化,由摊床孵化和半自动孵化逐渐转变成规模化的全自动机器孵化。其优点多,如温度均衡、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可以大规模上孵,节省劳力,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孔雀俗称凤凰,是著名的观赏禽类,有百鸟之王的美誉。人工养过的孔雀多已失去自身孵化能力,卵少时可利用家鸡代孵,每只鸡可孵4枚,而且每天需要人工两次翻卵,孵化期28天。大批量蛋宜采用机器孵化,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