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条毒蛾是鳞翅目毒蛾科毒蛾属的害虫,1974年在我场石门山林区首次猖獗为害马尾松纯林,1977年以来在我省江淮地区的嘉山、定远、滁县、全椒、凤阳、来安等县的20多个林场相继发生,1979年发生面积已达16万余亩。近来发生面积又在迅速扩大,危害十分严重,猖獗松林面积达3万亩以上。为了模清条毒蛾的发生危害情况,我们自1977年以来,用3年多时间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此虫的标本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仲苓同志鉴定,学名为(Lymantria dissoluta Swinhoe)。条毒蛾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在江苏、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台湾等省均有发生,现将此虫调查和观察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我国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据报道,该虫在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和广西等省(区)皆有分布。近几年来该虫在江西省婺源、德兴、弋阳、贵溪、万载和宜春等县相继爆发成灾,发生面积和发生周期逐渐扩大和缩短。据调查该虫在历史上曾造成过灾害。1959年该虫首先在婺源县江湾公社发生,1973年又在德兴县境内的大茅山垦殖场爆发成灾。此后,在1977年和1981年再度猖獗危害,使竹林遭受严重破坏。例如在1973年该虫大发生时,大茅山垦殖场有2500亩毛竹被食殆尽,形同火烧,造成死竹2万余根。1981年据上饶地区不完全统计,全区竹毒蛾发生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并作了药剂防治试验,现整理报道如后。  相似文献   

3.
刚竹毒蛾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rllosta chrsae)为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的害虫。1976年曾在福建省瓯县大发生危害面积达41,000多亩。它主要分布于房道、吉阳等7个公社22个大队,虫口密度一般在800—1,000头,多者达6000头。危害轻者影响毛竹生长,翌年出笋量减少,严重者竹叶全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1976年建瓯县被害致死毛竹100多万根,给群众生活和  相似文献   

4.
侧柏毒蛾的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ya (Leech),属鳞翅目,毒蛾科。在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分布。2003年在山西省灵石县侧柏毒蛾大面积危害侧柏树,面积达5.55万亩,有虫株率达95%以上,50%以上的侧柏林已出现枯黄现象,最严重的每株有1200余头,树木针叶全被吃光。其中重度为0.7万亩,中度为0.8万亩,轻度为4.05万亩。通过3年对该虫的监测研究和大面积防治,虫口密度迅速  相似文献   

5.
侧柏毒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我省徐州地区丘陵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已有30多万亩。1963年徐州市云龙山风景区侧柏毒蛾猖獗成灾,由此引起天牛、小蠹虫等次期性害虫侵入,致使许多侧柏枯死。1972年以来,铜山、雎宁、邳县、新沂、东海等县也有虫灾,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日趋严重,1978年发生面积达5万余亩。侧柏毒蛾分布较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等省(市)都有发生。此虫过去一直采用的学名为Parocneria terebinthi stǒtzneriDtaseke,现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仲苓先生鉴定,学名为Parocneria furva(Leech)。  相似文献   

6.
雪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是危害人工林、农田防护林和街道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在锡盟南部地区的太仆寺旗、多伦县、正兰旗和正镶白旗等地都大量发生过,被雪毒蛾危害后的树木严重枯黄,甚至有的单株死亡和成片枯死。一九七九年正镶白旗星耀公社前造林湾大队2,700亩人工林杨树(包括480亩防风林)大面积发生了这种害虫,危害严重的达700余亩,其中树叶被吃光的达200余亩,每株树上雪毒蛾幼虫平均在50—150头左  相似文献   

7.
华竹毒蛾是毛竹的重要害虫之一。据介绍,1962年该虫曾在庆元县产竹区大量发生,为害面积达数万亩。1978年秋,我县长乐、钱岭一带竹区,华竹毒蛾猖獗成灾,波及面积2,000余亩,其中有500多亩的竹叶全被吃光,形同火烧。被害毛竹质量明显变劣,竹笋产量下降。连续数代被害的竹林,还会引起竹株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被害竹林虽能萌发新叶,但严重影响出笋、材质,甚至使竹株枯死.2002年7月中旬,祁门县红光村发生刚竹毒蛾危害,爆发成灾速度快,几天时间,竹林一片枯黄,形同火烧,66亩竹林的竹叶被食70%,林内成虫与幼虫世代重叠,以2、3代幼虫危害最盛.山洼地极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9.
刚竹毒蛾是毛竹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毛竹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并总结刚竹毒蛾的分时段、分步骤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毒蛾为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常给林业生产带来灾害性的损失。例如:商都县,1964年杨毒蛾大发生,蔓延14个公社,危害面积达5万余亩,被害严重的林分,树叶全部被吃光。过去对杨毒蛾多采用化学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为探索生物防治途径,1982年我们在西乌旗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我盟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地区,有林面积1700万亩,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80多万亩,83年防治面积11.43万亩,占发生面积的14.3%;其中生物防治面积为4.61万亩,占防治面积的40%。防治的虫种主要有落叶松毛虫、舞毒蛾、柳毒蛾、天幕毛虫、杨白剑舟  相似文献   

12.
华竹毒蛾是竹类重要害虫之一,1973年湖南省有6个县暴发成灾,被害竹林面积达6万余亩。危害严重时竹林的竹叶被吃尽,致老竹枯死,第二年减少出笋或不出笋。笔者于1981—1982年在浙江省余杭县南山林场,对此虫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幼虫群集于毛竹、绵竹、苦竹、龙竹等竹叶背面危害。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加强竹林管理、药剂喷雾、人工刮除虫茧、灯光诱杀等方法.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张谷英镇多年的防治经验,从刚竹毒蛾的监测以及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营林措施控制等方面对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刚竹毒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刚竹毒蛾是我国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会造成全林枯死。我们于1979~1996年对该虫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刚竹毒蛾是我国的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会造成全林枯死。我们于1979-1996年对该虫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怀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梨齿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k)是国际检疫对象,我国分布于二十几个省市,过去主要危害果树和花卉。随着欧美杨的大量引进,在杨树上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潍坊市杨树受害面积达23万余亩,虫株率达79%,平均虫口为323.7头/10cm~2,杨树2万多株。为此我们于1985年~1988年间,在潍坊、泰安的部分县、市对该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油茶毒蛾(又名油茶毛虫)毒蛾科,鳞翅目学名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hand近几年在我县慈化公社危害猖獗,是我县油茶林中当前主要的害虫。其危害特点是以幼虫群集食叶,大发生时整株树叶吃光,如同火烧,导致油茶严重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如果连续多年被害,树干枯死。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三次,以第二、三代危害最烈。一九七六年仅在慈化公社发生面积就有一万五千余亩,给当年产量带来极大损失。1977年我们虽然对第一、二代幼虫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生物防治,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发生面积仍在扩大。为了寻找新的有效防治途径,我们进行了性外激素诱杀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大口林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1984年前,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同发生,但不成灾;1984年以来,多次大面积严重危害,1985年5000亩松林针叶被食光,最高虫口密度达709条/株,平均虫口为301条/株;1989年第一代发生15000亩,虫口密度最高达1000条/株,该虫严重影响了马尾松的生长。为了掌握该虫在大口材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控制其危害,1985年始,我们对松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下半年,在我区桂东、桂南及桂中普遍发生松茸毒蛾的危害。据不完全的统计,危害面积达80多万亩,其中较严重的约18万亩。虫口密度较大,株平均100条以上,最高达5000余条。部分松林针叶被吃光,如不及早进行防治,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松茸毒蛾是松林的大害虫,在桂北一年发生2—3代,在桂南发生3—4代,以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