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泛素(ubiquitin,简称Ub)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脂质体将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使其泛素基因沉默,于转染后6、12、24、48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TLR4、NF-κB、MyD88、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IκB-α及炎性因子TNF-α、IL-1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hRNA质粒有效地抑制了泛素基因的表达,转染shRNA质粒后,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NF-κB、MyD88和IκB-α的mRNA表达量及NF-κB、IκB-α、TNF-α和IL-1含量均普遍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泛素在炎性因子的释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泛素基因的沉默能够抑制该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重组牛脂多糖结合蛋白(rb LBP)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模型,探讨rb LBP对奶牛乳腺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4头泌乳中后期、体质量为(500±25)kg的健康经产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LPS(0.2μg·kg-1)模型组、低剂量rb LBP(1μg)处理组、高剂量rb LBP(20μg)处理组,分4期进行,每期15 d。[结果]灌注LPS后,奶牛发生乳腺炎症反应;与LPS模型组相比,低剂量rb LBP加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明显升高(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高剂量rb LBP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组织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低剂量rb LBP能够增加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症反应,而高剂量rb LBP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炎性因子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方式(预防型和治疗型)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炎性因子以及NF-κB通路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分析β-胡萝卜素对NF-κB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提高细胞活力,且在治疗型添加模型中,可极显著提高(P0.01);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降低ROS百分含量、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综上所述,不同添加方式的β-胡萝卜素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均有提升作用,对ROS和炎性因子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葡萄糖浓度变化能否上调牛肺泡巨噬细胞(BAMs)RAGE-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引起BAMs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Ⅰ、Ⅱ、Ⅲ、Ⅳ组分别用5.5、15.5、25.5 mmol·L-1葡萄糖以及葡萄糖(5.5 mmol·L-1)+甘露醇(20 mmol·L-1)作用BA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通路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将供试的p5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转染293T细胞,对其作用效果进行验证。利用脂质体分别转染p5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到AECⅡ细胞系A549中,建立p5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A549系模型细胞。用牛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BCG)分别感染未经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感染对照组)及模型细胞,以未感染BCG的各类A549细胞为参照。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来分析信号分子p53、p300、NF-κB、TLR-4、TRAF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和IL-8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载体plRES2-EGFP-p53 WT和干扰载体TP53-RNAi(2648)作用效果明显,成功建立了p5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的A549细胞模型。BCG感染的对照组、p53基因过表达组和干扰组的A549细胞中,p53、p300、NF-κB、TLR-4、TRAF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的BCG未感染组,其中p300表达与p53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NF-κB、TLR-4、TRAF6表达与p53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BCG感染可引起TNF-α、IFN-γ、IL-6和IL-8的显著表达,且与p53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BCG感染A549细胞时,p53信号通路中的p53协同p300来抑制NF-κB、TLR-4和TRAF6的活化及负调控TNF-α、IFN-γ、IL-6和IL-8的分泌,从而抵抗MTB的侵染。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R-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L. rhamnosus GR-1)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ovineendometrialepithelialcells,BEECs)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建立BEECs细胞炎性损伤模型,利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在BAY11-7082或siRNA干预前后,L. rhamnosus GR-1对E. coli触发的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rhamnosusGR-1可以显著抑制由E.coli引起的NF-κB和TRIF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在BAY11-7082干预后,E. coli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得到了显著的抑制。同样,在添加TRIF siRNA后,E. coli诱导的TRIF mRNA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产生和L. rhamnosus GR-1一致的抗炎效果。本研究表明L. rhamnosus GR-1可通过介导NF-κB和TRIF通...  相似文献   

7.
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是一种典型长链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脂毒性,可引起细胞内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研究旨在揭示PA对绵羊单核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和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探讨TLR4基因介导作用,分析亚麻酸(Linoleic acid,LNA)可能存在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1 mmol·L-1 PA处理4 h后,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IFN-γ、IL-1β、TNF-α、IL-6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S和iNOS等氧化相关指标显著升高(P<0.05),SOD、CAT、T-AOC等抗氧化相关指标显著降低(P<0.05).利用TAK242抑制TLR4基因后,其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TNF-α和IL-6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ROS和iNOS表达水平下降、T-AOC表达水平升高(P<0.05).PA与LNA共处理后,TLR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TNF-α和IL-6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ROS和iNOS表达水平下降、T-AOC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PA处理后绵羊单核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TLR4基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介导作用,LNA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A诱发的细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虾青素(AST)对脂多糖(LPS)通过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确定虾青素和LPS对IPEC-J2细胞和转染IPEC-J2细胞的最佳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在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PEC-J2细胞和转染IPEC-J2细胞炎症因子NF-κB、TNF-α、IL-6和IL~(-1)β的m RNA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检测上述炎症因子的分泌量。【结果】当处理3 h,虾青素浓度达到150μmol·L~(-1)时,IPEC-J2细胞和转染IPEC-J2细胞活力达到峰值;当处理6 h,LPS质量浓度达到100 ng·m L~(-1)时,IPEC-J2细胞和转染IPEC-J2细胞活力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LPS组IPEC-J2细胞NF-κB、TNF-α、IL-6、IL~(-1)β的m RNA相对表达量和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AST+LPS组NF-κB、TNF-α、IL-6、IL~(-1)β在IPEC-J2细胞中的m RNA相对表达量和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而在转染IPEC-J2细胞中的炎症因子m RNA相对表达量和分泌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虾青素可以抑制细胞炎症反应,且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与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及其机制,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及PGE2的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天葵各极性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诱导的NO、TNF-α、IL-1β和IL-6的过量分泌和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白背天葵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GE2的分泌。综上,白背天葵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通路活化,进而抑制炎症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芹菜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模型,研究芹菜素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芹菜素可以降低LPS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和肺组织MPO活性.与LPS组相比,芹菜素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肺泡盥洗液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芹菜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产生抗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抗炎和抗氧化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与结果: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对RAW264.7的作用与LPS模型组相比,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在下列浓度0.01、0.1、1、10μg/mL均能有效抑制NO、TNF-α和IL-6的产生;在浓度为10μg/ml的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作用下,除NF-κB外NFE2L2、iNOS和HO-1的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免疫印迹的结果表明,除NF-κB外NFE2L2、iNOS和HO-1的蛋白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具有保护作用,其抗炎抗氧化的机制通过NFE2L2和i NOS信号通路实现,而不主要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s,AECⅡ)的免疫应答过程中,Hedgehog与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规律。利用结核分枝杆菌BCG(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卡介苗,弱毒株)和H37Rv(国际标准强毒株)株分别感染人AECⅡ细胞株A549,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H37Rv和BCG感染A549细胞后,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Ptch和Gli1与NF-κB信号通路中p-NF-κB 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同时,伴随着炎症细胞因子IL-8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并且,H37Rv感染A549细胞引起信号分子Shh、Ptch、Gli1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BCG。Mtb感染AECⅡ细胞都能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并促进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强毒株感染对信号通路的活化强于弱毒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Notch1信号通路探讨姜黄素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株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1)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7.5,15,30,60 μmol/L)处理结肠癌SW480株24 h和48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2)通过RT-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7.5,15,30,60 μmol/L)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株24 h和48 h后,Notch1信号通路中膜受体基因Notch1及下游靶基因Hes-1 mRNA表达情况,观察姜黄素对Notch1信号通路中Notch1及Hes-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姜黄素能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株凋亡;(2)姜黄素能一定程度上下调Notch1信号通路中Notch1及Hes-1基因mRNA的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能一定程度上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株凋亡,这种对结肠癌SW480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调控Notch1信号通路中膜受体基因Notch1及下游靶基因Hes-1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对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IL-6、TNF-α和IKKβ激酶活性。结果表明:1)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其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中性粒细胞IKKβ激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IKKβ激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相对于LPS处理组,LPS+AcAc混合处理组促炎因子的释放则显著降低(P0.01)。综上,AcAc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一定的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15.
观察蛋氨酸脑啡肽(MENK)对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TLR-4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体外制备小鼠骨髓细胞用GM-CSF协同MENK诱导培养7 d后用RT-PCR法检测TLR-4和TNF-α的mRNA表达,用Western-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TLR-4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MENK协同诱导组TNF-α和TLR-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GM-CSF诱导组(P<0.05)。显示MENK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TLR-4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为探索枇杷叶提取物(EBJE)对肺纤维化(PF)大鼠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取Wistar大鼠120只,分为生理盐水(NS)组、模型(BLM)组、阳性对照组、EBJ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输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1次/d,28 d后取材,分离肺泡巨噬(MH-S)细胞,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肺纤维化病理进程;ELISA和RT-PCR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NF-κB、IL-17、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表达情况;Person检验肺巨噬细胞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BLM组肺纤维化明显,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比例增加,提示造模成功。与BLM组相比,EBJE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肺纤维化明显改善,炎症因子NF-κB、IL-17、TNF-α表达量降低,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  相似文献   

17.
通过ELISA测定犬新孢子虫感染对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NOS、IL-10和Arg-1的影响,鉴定小胶质细胞的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犬新孢子虫对小胶质细胞中PPARγ/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犬新孢子虫感染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犬新孢子虫感染5d后,小胶质细胞中IL-10和Arg-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TNF-α和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后,结果则与其相反。同时,犬新孢子虫感染后,能够上调PPARγ的活性,降低p65的磷酸化水平。犬新孢子虫感染能够激活PPARγ/NF-κB信号通路诱导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感染山羊肺泡上皮细胞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将Mmc感染细胞,于4 h、8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BAY11-7082与细胞孵育1 h,然后用Mmc感染细胞,于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H2O2和NO浓度变化,利用平板计数检测Mmc对细胞的致病力变化。结果显示,Mmc于8 h、12 h和24 h等3个时间点显著提高细胞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P0.01);Mmc显著提高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P0.01),而BAY11-7082(浓度为5μmol/L和10μmol/L)能够显著降低Mmc介导的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的升高(P0.05),且可显著降低细胞中Mmc存活量(P0.05)。综上可知,NF-κB信号通路在Mmc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紫檀茋的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RAW264. 7细胞中,添加紫檀茋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p65 (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紫檀茋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紫檀茋+LPS组中ERK,p38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紫檀茋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MCP-1,IL-6,IL-1β,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和NO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咖啡酸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为研究咖啡酸对乳腺组织保护作用,建立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症模型,模拟自然感染奶牛乳房炎发病过程,探究咖啡酸对乳腺炎保护及其作用机制。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炎性信号通路蛋白检测等手段研究咖啡酸对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乳腺组织在LPS刺激下产生炎症反应,咖啡酸可显著降低LPS刺激下小鼠乳腺组织损伤程度,抑制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表达,同时抑制LPS对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研究表明咖啡酸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