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发病6 h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4天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及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需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内科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治疗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堵塞16例(6.6%),局部血肿或出血14例(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15例胎儿静脉导管异常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分析原因。结果 15例确诊胎儿静脉导管异常中,1例为静脉导管缺失伴持续性右脐静脉;14例为静脉导管频谱异常,即A波反向,其中胎儿心率失常并孕妇免疫系统疾病1例,三尖瓣异常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卵圆瓣膨胀瘤5例,动脉导管异常2例,法洛斯四联症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例。7例引产,1例失访,1例出生后手术治疗,6例建议提前终止妊娠。随访婴儿,心脏超声未发现异常。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的发育及频谱异常,确定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对胎儿的治疗及转归具有重要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术是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是临床输液、输血、给药等重要途径。及时、准确、熟练地掌握穿刺技术 ,能否“一针见血” ,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本文就我室 986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其对策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 病例1993年 8月~ 1999年 8月静脉穿刺一次未成功患者共986例 ,其中男 5 62例 ,女 42 4例 ;年龄在 2 8d~ 3岁者 5 3 6例 ,4~ 14岁 179例 ,15~ 60岁 71例 ,70~ 80岁 2 0 0例。2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2 .1 患者惊恐与害怕心理患者对疼痛敏感 ,特别是小朋友患者产生惊恐害怕心理。2 .2…  相似文献   

5.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症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淤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 ,因临床主诉多 ,体征往往与症状不相符 ,所以诊断较困难 ,极易误诊。本文总结了我院自 1990年以来经手术证实的盆腔静脉淤血综合症 31例 ,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年龄 2 9~ 41岁 ,均为经产妇 ,16例有输卵管结扎史 ,病程 8个月~ 12 a。所有病例均经多次检查未能明确诊断 ,经多次治疗亦未能好转。所有病例均有盆腔疼痛 ,包括下腹疼痛 ,耻骨上区疼痛、阴道刺痛和低位腰痛 ,月经增多 6例 ,白带多 10例 ,性交不适 12例 ,头晕、心悸、失眠、乏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仪对15例脑静脉畸形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15例患者均为单发脑静脉畸形,左顶叶、右顶叶、左小脑半球、右小脑半球、桥脑受累分别为6、3、3、2、1例;其中1例合并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畸形,1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CT表现为多条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典型者呈"水母头"状或"树根"状改变。结论 CT血管成像可显示脑静脉畸形特征和伴发病变,对脑静脉畸形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仅行MRI检查8例,仅行CT检查9例,另3例均行CT和MR检查.结果 肿瘤位于睾丸5例、卵巢7例、前纵隔6例、腹腔1例、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肿瘤呈等或低密度,均未见脂肪、钙化,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MR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以等、低信号为主,T2W稍高信号,囊变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部分肿瘤见出血.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实性部分及分隔中度至明显强化.15例行术前血清AFP检查,其中11例明显升高,治疗后下降.结论 卵黄囊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年龄及血清AFP,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婴幼儿,其中30例采用超声引导法,3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包括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结果:采用超声引导法与传统盲穿方法对小儿患者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0/30)和83.3%(25/3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16.7%(5/30)。结论:对于婴幼儿患者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 (D- 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诊断血栓形成的分子标记物之一。检测 D二聚体常规从静脉采血获标本。能否从末梢采血检测 ,为此我们作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住院患者 5 0例 ,内科 30例 ,儿科 5例 ,妇产科 15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4~ 83岁 ,平均 5 2岁。 5 0例中脑梗死 7例 ,脑梗死后遗症 2例 ,肺感染 4例 ,糖尿病 2例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与冠心病共 15例 ,前置胎盘 3例 ,重度妊高症 3例 ,DIC 1例 ,产妇 8例 ,肾病 5例。1.2 方法对每一患者同时采取静…  相似文献   

10.
阴茎海绵体静脉引流异常导致静脉漏性阳萎,用结扎阴茎背深静脉治疗阳萎有一定效果。国内报告成功率为75%。我院从1989年4月~2005年12月用此法治疗静脉漏性阳萎2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都已婚。年龄20~51岁,平均36·4岁。病程8月~15年,平均29月。患者夜间不能勃起4例,勃起不坚16例,5例平卧时有勃起,体位改变后勃起消失。罂粟殓试验无反应15例,弱反应8例(有阴茎胀大,但勃起角在90°以下),有反应2例(能勃起,但维持时间在30 min内)。海绵体造影有背深静脉一浅静脉丛一髂内静脉显影21例,背深静脉一阴部内静脉显影3例,背深静脉和脚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