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蒂部宽度及其结构对兔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模型,设计7种不同蒂宽,观察术后7d皮瓣成活率.结果 组6(蒂宽0.5cm,蒂部含皮神经、浅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网)、组7(蒂宽1.0cm,由组6蒂部两侧各旁开0.25cm)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2.
选用实验室内人工控制交尾的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及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的条件下,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18℃,有效积温为3828.27℃·h.在15.3-28.1℃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呈双曲线性缩短,而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性加快,但当温度超过30℃时,胚胎无法正常完成发育.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18、20、22、24、26、28℃各实验组开始出现仔虾的时间依次为17、14、11、9、8和8d,各组90%以上幼体变态为仔虾的时间依次为21、18、15、14、11和11d.各实验组在幼体变态过程中存活率都呈明显的阶梯式下降趋势,且28℃组的存活率下降最快,但当存活幼体全部变为仔虾时,各实验组间的存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18℃组仔虾干质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28℃组仔虾干质量最低,但与20、22、24、2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脊尾白虾育苗中,幼体孵化温度不应低于12℃,最高不超过28℃为宜;幼体培育温度,建议控制在22-26℃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1例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11周。结论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好,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虽然单手面积仅占体表面积的 2 .5 % ,但其结构精细 ,深度烧伤后常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手掌电烧伤如处理不当 ,会明显影响手掌外观及功能。本文是报道 1例手掌电烧伤行左上臂带蒂皮瓣移植重建右手掌的护理体会。1 病例介绍患者女 ,31岁 ,因握持漏电的台灯而造成右手掌、拇指、小指电烧伤 ,触电时间约 30 s,无电休克史 ,于 2 0 0 1年 3月 10日就诊。因创面皮肤呈熟肉样而难以辨认烧伤深度 ,当时仅行消毒包扎。 10 d后创面坏死界限清楚 ,有较多的渗出物 ;行创面扩创修复、左上臂带蒂皮瓣移植重建右手掌 ,肢体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镇痛采用直肠…  相似文献   

5.
柴毅  危起伟  谭凤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32-5435
在水温(25.0±0.7)℃条件下,测定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仔鱼的初次摄食率,研究了延迟投饵对中华鲟仔鱼的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华鲟仔鱼6日龄时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不可逆点出现在延迟投饵第七天(14日龄),开始投喂饵料的最佳时期应在仔鱼开口后的2~3 d之内,即第9~10日龄.仔鱼从7日龄时开口摄取外界食物,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延迟投饵5d(12日龄)时,为73.30%.仔鱼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显著性降低,延迟投饵0~3 d内,仔鱼存活率均为90%以上,延迟投饵7~9d内,仔鱼存活率下降至50%左右,延迟投饵11d时仔鱼存活率降至10.43%,延迟投饵时间12d时仔鱼全部死亡.仔鱼全长和体重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呈现明显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6种不同类型带蒂轴型皮瓣修复18例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3.0 cm×2.5 cm~9.0 cm×16.0 cm,创基血运差。结果术后15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部分坏死,I期愈合率83.3%。所有患者均获随访0.5~2 a,踝关节活动和足行走负重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轴型皮瓣术后成活率高,能满足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时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的动态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具有较好的促血管化成骨作用.方法制作动物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随机分为A、B、C、D四组,对照组:A组单纯植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B组为无蒂筋膜瓣包裹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C组为无蒂筋膜瓣包裹的复合VEGF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实验组:D组带蒂筋膜瓣包裹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术后第4、8、12、16周进行骨缺损修复区组织学观察、再生血管图像计量分析、新生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术后第4、8、12、16周组织学观察,骨修复区新生骨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D组明显优于A、B、C三组.血管图像计量分析及骨形态计量分析显示,除第4周D、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时间段D组明显优于A、B、C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各组前后时间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早期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化作用,并显著增强中后期的成骨作用,缩短骨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和或骨、肌腱外露创面共34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8cm,蒂长5~10cm。10例经皮下隧道转移,24例经明道转移。结果3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27例经3个月至4a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所恢复,两点分辨率在9~16mm,平均13m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筋膜皮瓣血供确切,容易定位,手术步骤简单,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且皮瓣成活率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大学?果园的两个?果品种果树及果实不同时期带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就有蒂腐病菌潜伏在春梢上。从各时期组织中至少分离到10种引起?果果实腐烂的真菌,其中DothiorelladominicanaPet.etCif.、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Diplodinasp.为主要病原菌,Pestalotiopsismangiferae(P.Henn.)Sutton.、PhomopsismangiferaeAhmad为次要病原菌,其它真菌只在一定情况下引起蒂腐病症状。D.dominicana.、B.theobromae和P.mangiferae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潜伏侵染枝条,Diplodinasp.从幼果期侵入并潜伏至贮藏期发病,P.mangiferae从青熟果期开始潜伏侵染。  相似文献   

10.
为保水剂在油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棚盆栽方法,研究6号、7号、8号和9号4种保水剂施用量及6号保水剂施用方法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施用方法,7 d时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00%,7 d后不施用保水剂(CK)油茶幼苗已全部死亡,即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0;14 d时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11.07%~63.67%,方法C最高,为63.67%,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1 d和28 d时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1.07%~35.67%,方法C最高,均为35.67%,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 施用量,CK油茶幼苗存活时间为28.00 d,不同保水剂各施用量处理油茶幼苗存活的时间为21.00~72.33 d,差异明显;6号、7号、8号和9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和20 g油茶幼苗存活时间分别为28.00 d、35.00 d、72.33 d和72.33 d,23.33 d、35.00 d、49.00 d和49.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低交联型88%聚丙烯酸钠盐(6号保水剂) 施用10 g和20 g对油茶抗旱保苗的效果最佳,时间达72.33 d,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短葶山麦冬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目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种苗,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短葶山麦冬组织培养存在消毒难的问题,以短葶山麦冬花蕾为外植体,通过对不同消毒方法、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及不同移栽基质的筛选,建立了短葶山麦冬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清洗3遍,0.1%升汞溶液浸泡10 min,再用无菌水清洗5遍的消毒效果最好。最佳初代培养基是MS+1 mg.L-16-BA+0.2 mg.L-1NA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4 mg.L-16-BA+0.2 mg.L-1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1 mg.L-1IBA+30 g.L-1蔗糖。红壤土、珍珠岩、沙的混合比为6∶3∶1时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3.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自制复位装置与传统后路置钉短节段固定对胸腰椎骨折伤椎中央高度恢复效果.方法 38例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传统(n=23)或自制复位装置(n=15)后路经伤椎置钉及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13.0个月.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更安全、更完善的椎弓根钉定位方法。方法:在标准定位法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综合定位法进行椎弓根钉定位。结果:综合定位法可显著提高椎弓根钉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且解决了标准定位法所不能解决的定位问题。结论:综合定位法效果良好,无1例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