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播油菜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在迟播油菜上使用地膜覆盖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迟播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28.7%,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迟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菜机械化生产具有节本增效、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减轻劳动强度的作用,可有效地突破农业增产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文章根据不同技术模式,从地块选择、机型选择、品种选择、高产播期、适宜播量、配方施肥、播后除草、科学管理、收获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油菜机械直播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膜覆盖栽培对油菜具有增温和保墒作用,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增产幅度与地膜覆盖面积成正相关.地膜油菜的高产播期较露地油菜可适当推迟5~15d,玉米茬对地膜油菜的生长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油菜壮苗是夺取高产的基础,实践证明,培育油菜壮苗,一般要比瘦弱苗增产两成以上,要获得油菜壮苗高产主要抓三条新技术:1备足苗床,稀播匀播油菜培育壮苗,一般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油菜种子要用泥水选种,汰除瘪粒、菌核、杂质;播前用50-55℃温水浸种20分钟,消毒灭菌,提高发芽率,以9月中  相似文献   

5.
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油杂9号和华双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单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及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华油杂9号比华双5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多;早播有利于直播油菜冬前个体生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而不同播种期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促生专用肥浸种液在晚播粳稻套种油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粳稻套种油菜上施用促生长专用肥浸种液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晚播粳稻套种油菜产量不稳定这一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覆膜时期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侧沟播种植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旱作增产技术,可显著改善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以油菜品种“川油36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时期(播种期、苗期、抽薹期、初花期、花末期) 覆膜对膜侧沟播栽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侧沟播栽培可以有效提高油菜叶绿素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油菜群体茎枝配置,但随覆膜时间的减少,油菜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和千粒重升高,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降低。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油菜增产4.40%~26.18%,油菜籽粒中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0.18%~2.48%,芥酸和硫甙含量降低0.21%~12.65%。膜侧沟播栽培不仅能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籽粒品质,而且在生育前期覆膜更有利于形成高产、高品质的油菜植株。  相似文献   

8.
采用3种不同覆膜方式试验了旱地油菜覆膜后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3种方式均比对照露地穴播增产显著,其中膜侧沟播方式增产最为显著,产量达4040.6kg/hm^2,增产率为67.6%。  相似文献   

9.
通过临夏高寒阴湿区示范推广春油菜膜侧沟播技术的实践,从选茬整地、施足基肥、播前土壤处理、品种选择、播期与播量、起垄铺膜、规格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脱粒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临夏高寒阴湿区春油菜膜侧沟播比露地增产750kg/hm2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粳稻茬油菜上使用智能控释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晚播粳稻茬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25.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成效与推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庆市"十五"以来的7年油菜生产为例,阐述全市油菜生产能力不高,其育苗移栽株行距较大、单位面积株数偏少靠"发"的栽培方式是主要制约因素;近3年来本市加大免耕直(撒)播栽培示范力度,普遍较油菜育苗移栽栽培节本、增产增效显著。提出大力推广油菜免耕直(撒)播栽培技术是解决油菜育苗移栽株行距较大、单位面积株数偏少、提高全市油菜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延安南部旱塬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2000年对旱塬地膜油菜种植模式、播期、密度、品种四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覆膜栽培增温保墒,增产效果明显;种植模式宜选膜际条播,简便省工;最佳播期应比露地油菜适播期推迟5~10d;高产留苗密度为每公顷15~22.5万株;背风向阳或高肥力地块大力推广种植甘兰型油菜86—181或甘杂1号,坡峁地或中低肥力田块种植白菜型油菜延油2号较为稳产。  相似文献   

13.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迟播杂交油菜信油2709上施用沼渣能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油菜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20.4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西充县常林乡常年有15%左右面积的油菜弱苗,亩产比壮苗低15%~30%,极大地影响了油菜的平衡增产。所以,重视油菜弱苗的预防和转化,是实施油菜平衡增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对油菜弱苗的预防和转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实践结果看,把好播栽关是预防油菜弱苗的关键,冬前尽早进行转化是弱苗转化的重点。一、壮苗和弱苗实践证明,壮苗是播栽油菜实现灾年保稳产、正常年创高产的基础环节。其增产原理主要在于:一是壮苗是早栽的前提,早栽是冬壮的重要手段;二是壮苗叶片多,营养体大,光合作用强,制造和积累的营养物质多,能为以后正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油菜省工省本高产栽培技术,稳定发展油菜生产,2017-2019年开展了34个油菜品种的稀播稀植高产栽培实践。结果表明,油菜采用稀播稀植栽培技术,定植4万株/hm~2左右,能达到较高产量水平,与长兴县油菜平均产量相比较,增产幅度达到28.89%~52.07%,而且比常规育苗移植节省用工50%左右、降低工本4 500元/hm~2以上、减少育苗田面积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陶云彬  刘晓霞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206-2208
连续开展1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探索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绿肥还田,紫云英清种还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两种绿肥种植模式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处理水稻产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处理。连续开展11年绿肥还田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紫云英清种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初始值提高19.3%,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4.0%。可见,紫云英清种或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长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两者相比,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的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因此,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可作为绿肥种植新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外刊文摘     
<正> 高产类型油菜绿色体庞大,至盛花期叶面积系数达7-8,总叶数74-100片(正常为37.7片),根系重占单株型的百分率比正常油菜低6-7.5%,低产型的多为晚播,粗管,后期猛追肥,均易倒伏.疯长油菜组织含水量比壮苗高4%以上,倒伏40-65%,发病率52.6%,由于株间荫蔽,截获光能减少,并出现再花现象,千粒重和含油率均降低.早播比晚播抗倒,早播蹲苗未倒伏,比不蹲苗的增产11.1%,比晚播倒伏70%的增产113.2%,直播比移栽的抗倒,底肥足,追肥轻比底肥追肥猛的增产111.9-319.5%. 林摘  相似文献   

18.
引种筛选出适宜在固原地区大规模麦后复播及等雨迟播,晚播的小油菜良种门油3号和浩油11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8%和9%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南旱地油菜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为材料,采用7个播期(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和两种覆膜方式(覆膜和不覆膜)研究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能有效提高0~25 cm土层温度、油菜干物质量、株高、主序长和有效角果数,使油菜产量增加3.61%~44.47%。随播期推迟,增产效果越明显,但推迟至11月10日时,油菜干物质量和农艺性状较9月30日显著下降。回归方程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播期呈显著多项式关系,且油菜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分别较9月3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提高2.13%、47.97%、74.19%和136.64%。此外,播期推迟有效降低油菜亚麻酸、芥酸和硫苷含量,同时也降低含油率,但覆膜能有效降低因播期推迟而造成油菜品质的差异。【结论】9月30日至10月10日是西南旱地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期,且此播期内适当推迟结合覆膜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板田油菜是水稻收刈后不用耕翻而直接在稻板田移栽的油菜。这样栽种的油菜,不论在干旱、低温或阴雨多湿年景都比耕翻油菜增产。 板田油菜的特点是: 1.季节提早产量高 板田油菜的一般播期集中在9月20~25日,比常规种植提早5~7天;移栽期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15日之间,提早10天左右。由于早播早栽,可以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发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