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2.
养殖池塘的水色是由于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群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衡量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养殖池塘水色有以下特性:增加溶氧,稳定水质.具降毒作用;提高并稳定水温;抑制丝状藻、底层藻类和病菌的繁殖等。因此,保持好的养殖池塘水色对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池塘鱼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常见的几种水色和特点及调控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鳗种露天养殖池塘的浮游动物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江苏中洋集团在黄海滩涂开挖了大片滩涂池塘 ,开始尝试滩涂池塘养鳗 ,养殖品种有美洲鳗、日本鳗和欧洲鳗。土池养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调控池塘水质。浮游动物对池塘水质有着重要影响 ,且其生物量与鳗鱼摄食量密切相关。探讨养鳗池塘浮游动物的组成及变动规律 ,对于指导养鳗池塘浮游动物的控制从而改善养鳗池塘水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于 1998年对中洋集团特种水产养殖公司 4口不同鳗种池塘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养鳗池概况  4口养鳗池塘面积均为0 6 6hm2 ,水深 0 8- 1 2m。放养鳗种…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养殖方式,通常情况下,池塘经过3~5年的养殖,池底沉积有机物质或淤泥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池塘普遍存在,本来池塘水位就不够深,致使很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的水体空间窄小。这样的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条件就会恶化,养殖生产效益也会降低。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想改造、  相似文献   

5.
王向阳 《齐鲁渔业》2007,24(4):20-20
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潮无法换水。四是淡水水源缺乏,海水的比重偏高。  相似文献   

6.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青虾与沙塘鳢池塘共养的养殖条件、池塘准备、苗种放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异育银鲫的生产力,了解在池塘精养条件下的生长效果,为配合大面积精减池塘夺高产提供依据,一九八五年我们在颗粒饮料养鱼的池塘中进行混养一冬龄异育银鲫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三分养鱼,七分管理”,可见池塘管理的重要性。一切养鱼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管理,才能发挥效能,获得效果。渔谚“增产措施千条线,通过管理一根针”的说法,就形象和正确地反映了做好池塘管理的重要性。1池塘管理1.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  相似文献   

10.
鲈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池塘养鲈的池塘设施、鱼苗暂养、养成管理、鱼病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池塘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池底淤积也越来越严重。导致许多池塘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恶化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效率。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较为困难。如何使这砦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认为在实际生产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鲟池塘静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鲟是底层冷水性名贵鱼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卵子加工成的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价格昂贵,为了探索俄罗斯鲟在亚热带的本地池塘养殖的可能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贵港市水产站于2001年进行了池塘静水养殖俄罗斯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设施1.池塘条件及配套水泥池4个计480米2;池塘3口共15亩,其中1号塘1亩,2号塘6.5亩,3号塘7.5亩。池塘水深2米,池底淤泥20厘米左右,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一台,池塘用水主要从六陈水库主渠排入,水质清新,适用于养殖鲟鱼。此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淡水池塘养殖业,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截止80年代末,养殖池塘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接近我国淡水养殖水面的一半。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科学化,单产和效益也在逐年提高。但长期以来对我国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大多数只着眼于池塘的水中,不重视与整个池塘生态有着整体结构的堤坝坡面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造成对养鱼饲料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辛华  张胜利 《齐鲁渔业》2008,25(10):21-21
1养殖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梭子蟹池塘养殖面积以1.33~2hm^2(20~30亩)为宜,池形长方形,水深1.2~2.0m。底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尽量避免用泥底池塘。池塘四周宜有缓坡,以利梭子蟹活动、觅食。为防止和减少互相残食,应在池内多开渠,设置适量隐蔽物(如瓦片、石块、空心砖等),养殖池塘一端设进水闸,另一端设排水闸,以利水体交换,进水闸要安装60目滤水网,排水闸处设置防逃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在池塘综合混养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在池塘中混养鳖、鳙和南美白对虾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5年在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的养鳖池塘中进行了鳖、鳙鱼、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为今后有条件发展综合养殖的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鱼双季双吨高产技术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养殖模式。以优质快长的建鲤为主养对象,采用全价的配合饲料,配以科学喂养,严格水质调节、综合防治鱼病等管理措施,达到一年养殖两季,产量达到两吨以上的高产水平。改变过去一年苗种、二年成鱼、池塘周转慢、产量低、效益差的传统生产模式。1996年至1997年我们在莘县市科委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池塘养鱼双季双吨高产试验,现将操作规程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池塘应具有一定的防旱防涝能力,池底平整,有排灌水口,水深在2-0米以上,保证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17.
池塘主养福寿鱼和鳜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塘主养福寿鱼和鳜鱼试验为了探索池塘生态养殖鳜鱼技术,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笔者于1995年2月~10月,进行了池塘主养福寿鱼和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本市城东水产养殖场的一口2667米2的长方形池塘...  相似文献   

18.
谢秀芳 《内陆水产》2003,28(2):14-14
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传统品种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徘徊,而生产成本却年年上升,效益年年下滑,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探索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途径,我们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在顺昌县双溪镇余坊村进行了池塘成鱼混养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3口,面积分别为5333米2、5933米2、6400米2。池塘均为长方形,东西向,平均水深为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每个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2养殖方法池塘消毒先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100~125千克/667米2带…  相似文献   

19.
1.池塘条件选用本公司靠海的池塘一个,面积8亩,池塘呈东西走向,长方形,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有进排水系统,池塘可蓄水1.7米,沙泥池底、平坦、无淤泥,池堤牢固。池塘配备1千瓦的叶轮增氧机3台,1.5千瓦射流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20.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