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C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猪MHC结构与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一般分为3大类,即Ⅰ类基因、Ⅱ类基因和Ⅲ类基因。近年来又发现非传统的称之为Ⅳ类的基因,约长300kb。MHC分子不但具编码移植抗原、调控免疫应答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生成等功能,而且其产物还具产生及转运抗原多肽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递呈的分子基础,利用其多肽结合特性可鉴定病原的T细胞表位,阐述不同单倍型鸡的抗病机制。论文总结了鸡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了与哺乳动物MHC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对鸡MHCⅠ、MHCⅡ、MHCⅣ类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绵羊MHCⅡ类分子由于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进化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备受青睐。论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与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G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HC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是基因组中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MHC的内涵已经得到拓展,不仅涵盖抗感染相关分子,还泛指整个免疫基因群.近年来,在畜禽研究中发现MHC基因与许多疾病和生产性状密切相关,已成为抗病性、易感性及生产性状的候选标记基因.羊MHC名称OLAP(绵羊)、CLA(山羊).与牛相比,有关绵羊和山羊MHC的研究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体)(MHC)牛的BoLA (Bovine Lymphocyte Antigen,BoLA),又称白细胞抗原,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将编码的BoLA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DRA,DQB分别编码Ⅱ类抗原分子的α链和β链,其中DRA,DQB基因外显子2 (exon2)编码的抗原结合区在呈递抗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递呈抗原过程,分析病毒干扰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揭示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为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鸡病毒性传染病的种类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许多养殖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控制鸡病毒性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免疫鸡群仍有疫病暴发。多项研究表明,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MHCⅠ决定鸡对马立克氏病毒(MDV)、劳氏肉瘤病毒(RSV)等病毒的抗性与易感。编码BF分子(鸡的MHCⅠ分子)的BF基因(鸡的MHCⅠ)包含两类Ia基因,即BF1 (以前称为BFⅠ、BFⅡ或次要的BF)和BF2 (以前称为BFIV或主要的BF)基因。在确定BF2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深入的进展,之后的研究明确了BF2分子是鸡唯一的以递呈抗原方式来诱导CTL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分子。多项研究表明,鸡BF2分子三维结构与鸡马立克氏病(MD)和劳氏肉瘤病(RS)等病毒病的遗传抗性密切相关。论文以鸡BF2分子三维结构与抗原多肽结合特征为出发点,对鸡BF2分子三维结构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其与抗原多肽相互作用关键位点的空间结构,进而从结构免疫学角度,解析鸡BF2分子对MD/RS遗传抗性的影响,为养禽业中抗病育种、病毒多肽抗原筛选及疫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绵羊MHC又称为绵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ovine lymphocyte antigen,OLA),位于绵羊20号染色体上,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其中MHCⅡ类基因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文章综述了绵羊MHCⅡ类基因的分子结构及遗传多态性,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其他鱼类MHC-Ⅱα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运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方法扩增了军曹鱼MHC-Ⅱα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军曹鱼和其他物种的MHC-Ⅱα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分析了军曹鱼MHC-Ⅱα基因的组织分布及经LPS刺激后头肾组织中MHC-Ⅱα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军曹鱼MHC-Ⅱα cDNA全长998 bp,包括5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5′UTR)、234 bp的3′末端非编码区(3′UTR)及71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36个氮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5.94 ku,等电点为4.39;军曹鱼MHC-Ⅱα蛋白质序列具有一些重要的特征,包括前导肽、α1、α2、CP/TM/CYT区和保守的半胱氨酸等;军曹鱼MHC-Ⅱα与鼠、人及其它鱼类的氨基酸同源性在25.0%~69.5%之间。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HC-Ⅱα基因在正常军曹鱼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各种组织中存在差异,其中较强表达于头肾、鳃,中等程度表达于脾脏、肠,在心脏、脑、肌肉中表达较弱;经LPS刺激后,头肾中MHC-Ⅱα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1.
DNA疫苗又称DNA免疫、核酸免疫和基因免疫等.它是指将编码抗原的基因以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经各种基因转移途径转入机体细胞,借用宿主细胞的表达加工机构合成抗原分子,以MHC-Ⅰ和/或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和输送途径将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从而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2.
谈永松  王林云 《养猪》2003,(6):25-27
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猪MHC Ⅲ类区域的基因及功能、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猪MHC Ⅲ类基因的研究提供最新学术动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了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试验马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总RNA提取物经RT-PCR扩增,并将所得产物进行T-A克隆。从每匹马的所有克隆中,分别随机挑取鉴定为阳性重组质粒的21~23个克隆用于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匹试验马匹各自具有3~5个等位基因,由于MHC-Ⅰ分子等位基因表达的共显性特征,可以推测马的基因组内可能存在2~3个基因座对应于这些等位基因,这与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不同马匹PBMC表达的MHC-Ⅰ类分子的差别水平不一致。除了6号与7号和10号马之间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较大,无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经典MHC-Ⅰ类分子序列外,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的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的mRNA。以上研究结果既可作为正在开展的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基础性、支持性数据,又可进一步丰富国内马的经典MHC-Ⅰ分子多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新疆哈萨克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基因序列的多态性,采用PCR和测序的方法分别克隆新疆哈萨克绵羊MHCⅠ类分子基因重链和轻链的c 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新疆哈萨克绵羊MHCⅠ类分子基因重链、轻链,大小分别为1 107 bp、357 bp;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别为90 ku和29.694 ku;等电点(p I)分别为5.00,5.23;重链富含G、C碱基,有两段跨膜螺旋,最大疏水指数为3.622,最小疏水指数为-2.922,预测整条肽链表现为亲水性,在1~84位碱基之间存在信号肽;轻链四种碱基含量基本一致,也有两段跨膜螺旋,在1~63位碱基之间存在信号肽。新疆哈萨克绵羊MHCⅠ类分子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元件的含量最高,该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由一条α链,另一条为β链通过非共价键组成,由α1、α2组成抗原结合槽;NCBI数据库中不同地区的哈萨克绵羊的MHCⅠ类分子基因的同源性在89.87%~99.91%之间,与数据库中牛的MHCⅠ类分子基因同源性达到了98.88%,轻链MHCⅠ类分子基因还与猪和人的同源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3个纯系商品肉鸡MHC和非-MHC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用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MHC-Ⅰ型和Ⅳ型位点,并判定RFLP的基因型。在这些肉鸡品系中,检测到4种MHC一Ⅱ型和8种Ⅳ型基因型,它们的基因频率不同。检测了各个品系的特异性MHC基因型。杂合度(59%~67%)显示这些品系的MHC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MHC位点至少9%的遗传变异是由品系差异引起的。为了检测非-MHC基因,对这3个品系肉鸡非MHC基因组上41微卫生位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微卫星位点存在遗传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8个。每个品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5、2.8、3.1。座位的杂合度范围为0%~89%。通过对固定指数(Fst)的分析,发现该基因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差异19%是品系间差异造成的。对MHC和非-MHC座位进行Hardr-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结果2个位点处于连锁不平衡。这可能是由遗传选择或非等位基因存在造成的。本研究主要阐明了商品代肉鸡的群体分子遗传特性和遗传结构。MHC和非-MHC位点的研究结果表明:肉种品系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继续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提供有用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标记微卫星技术对雪山鸡MHC基因Ⅰ~Ⅳ区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血型判断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血型与部分抗性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雪山鸡MHC-Ⅰ基因观察杂合度为0.6075,多态信息含量为0.5382;MHC-Ⅳ基因观察杂合度为0.7975,多态信息含量为0.7668。雪山鸡血型较为复杂,主要血型有B2、B5、B13、B21、B22、B76。其中,B2综合抗性指标显著好于其他血型(P<0.05)。该结果为利用血型进行抗病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β亚基BLB蛋白在鸡脾脏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鸡脾细胞中扩增了BLB基因的保守区第3外显子的部分序列,大小约为380 bp.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0a(+)中.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19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His-BLB重组蛋白.切取含有重组蛋白的SDS-PAGE胶免疫实验兔,获得抗血清.以制备的血清通过westemblot在鸡脾脏中检测到MHCⅡ类分子特异性条带,其大小约为28 ku,与BLB天然蛋白的大小相符合.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MHC-Ⅱ类分子在鸡体内的蛋白表达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CD69,CD94和Ly49A细胞受体结构的基础上,模拟了非洲猪瘟病毒EP153R蛋白C-型凝集素的三维结构。该结构模型预测,1个EP153R二聚体可以与1个MHC-Ⅰ分子建立不对称的交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可能调节MHC-Ⅰ蛋白的表达。通过转染和病毒感染试验,结果证明EP153R抑制MHC-Ⅰ在细胞膜的表达,这种抑制很可能并不影响MHC抗原的合成和糖基化,而是抑制细胞外分泌过程。EP153对MHC表达的调节要求病毒蛋白凝集素域的完整性,尤其是R133残基。对病毒感染过程中干扰EP153R基因表达及EP153R基因敲除重组病毒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病毒凝集素对MHC-I抗原的抑制作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β2微球蛋白(β2m)是组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复合体的轻链分子,对于MHCⅠ类分子在细胞表面稳定表达和有效递呈抗原肽必不可少。本试验从来航鸡全血细胞中克隆了鸡β2m(Chβ2m)全基因,利用软件预测了其信号肽序列,并构建了表达成熟Chβ2m的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将所得包涵体溶于8 mol/L脲,并在变性条件下对包涵体中的重组Chβ2m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Chβ2m,为制备MHCⅠ四聚体及探索禽类MHCⅠ类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蒙古马超群的耐力性能形成的分子机理,试验对蒙古马训练前后肌肉组织中肌球蛋白(MHC)-Ⅰ和肌钙蛋白1(TNNC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6匹2岁的雌性蒙古马为试验对象,以自然状态和耐力训练后的状态为变异因素,采用q PCR的方法检测经耐力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和TNNC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而TNNC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