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6种颜色粘虫板在不同悬挂高度下对桑椹瘿蚊的诱集效果,以期为桑椹瘿蚊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高度和颜色对粘虫板诱集桑椹瘿蚊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蓝色粘虫板较其他颜色对桑椹瘿蚊表现出较强的引诱性;粘虫板悬挂在离地面1.0 m的高度时对桑椹瘿蚊的诱集效果较好,诱虫率为49.62%。  相似文献   

2.
选用金黄色(560nm)、麦黄色(570nm)、蛋黄色(580nm)、橘黄色(585nm)、橙黄色(590nm)、橙红色(600nm)6种不同色差的黄色粘虫板在田间悬挂,对枣实蝇进行了诱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色差的黄色粘虫板中麦黄色(570nm)对枣实蝇诱集效果最好,3d的最大诱捕量达到47头/张,平均诱捕量24.7头/张,金黄色(560nm)次之。以枣树北面悬挂的麦黄色(570nm)粘虫板诱集的枣实蝇数量最多,但与枣树东、西、南三个悬挂方向间差异不显著(P0.05)。当枣树株高为2.0~3.0m时,黄色粘虫板悬挂高度为1.7m时诱集的枣实蝇数量最多,悬挂高度1.5m的其次,与悬挂高度1.0m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黄板向光面和背光面的诱捕结果表明,向光面诱捕平均值为背光面的3.8倍,向光面和背光面间差异极显著(P0.01)。随时间的推移黄板诱杀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前9d的诱捕数量占总诱虫数的90%以上,其中以第3天为最多,占45%以上。枣实蝇对570nm波长的黄板最敏感,使用黄色粘虫板对枣实蝇进行田间监测和防治以9d更换1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研究了柿子园内性诱剂诱捕器悬挂高度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诱捕器悬挂高度的增高,诱集到的虫量呈上升趋势,1.5 m、2.5 m、3.5 m、4.5 m和5.5 m等不同处理诱集虫量分别占总虫数的8.1%、14.0%、18.6%、20.2%,39.1%。悬挂高度以树冠中层效果最好,树冠下层其次,树冠以下最差。  相似文献   

4.
桉树枝瘿姬小蜂已在赣南暴发成灾。为摸清该蜂种群在赣南的发生与危害情况,于2015—2018年,运用粘虫板监测技术对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赣南主栽桉树品种(系)林间试验的8种不同颜色粘虫板中,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对黄色粘虫板的趋性显著高于蓝色和其他颜色粘虫板,黄板平均年诱虫量为107.05头/板,占8种粘虫板诱虫总量的37.06%;在3个桉树品种(系)中,黄板诱虫量由高到低是DH201-2>窿缘桉>大叶桉,三者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试验同时发现,黄色粘虫板诱集的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动态与保鲜袋肉眼观察的成虫动态存在密切相关性,即符合度很高,利用单一黄色粘虫板在DH201-2林间诱集成虫所获得的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消长动态,与本项目组前期采用采集虫瘿枝叶、肉眼观察结合黄色粘虫板林间诱集成虫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在今后的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监测工作中可以用黄色粘虫板替代肉眼观察进行监测,建议悬挂高度以2 m为宜,以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监测效率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不同颜色粘虫板在不同悬挂方式下对日光温室番茄粉虱、蓟马、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诱集主要害虫的效果最好,蓝色粘虫板对蝇的诱集效果最好;悬挂密度1张/10 m~2对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最佳,悬挂在垄的北缘或者南缘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7):83-86
为了评价粘虫板对苜蓿田牛角花齿蓟马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比较了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在不同悬挂高度以及不同时段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比蓝色粘虫板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效果好,诱集数量约是后者的两倍;粘虫板顶部距离苜蓿顶端10 cm时,诱集效果最好;粘虫板在上午10时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数量最多。本研究结果对苜蓿田牛角花齿蓟马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诱虫板的颜色、悬挂高度及方向对梨茎蜂诱杀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茎蜂是危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甘肃景泰梨园研究了不同颜色的诱虫板和黄色诱虫板的不同悬挂高度及悬挂方向对梨茎蜂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选用的7种诱虫板中的黄色诱虫板对梨茎蜂的诱杀效果最好,与其他色板相比差异显著.诱虫板不同悬挂高度对梨茎蜂的诱杀效果不同,以悬挂高度在1.5~2.0m处诱到的梨茎蜂数量最多,即诱杀效果最好;同时诱虫板悬挂于树冠外围,板面朝东西方向诱到的梨茎蜂数量最多,与悬挂于树冠外围,板面朝南北方向的和置于树冠内膛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柑橘粉虱的绿色防治方法,进行黄板诱杀柑橘粉虱试验,研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和不同颜色对柑橘粉虱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黄板不同悬挂高度的单板日均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悬挂在冠层下50 cm、冠层下20 cm、与冠层水平,悬挂在冠层下50 cm诱集效果最好,其单板日均诱虫量为28.3头,高于冠层下20 cm,显著高于与冠层水平的诱集量;黄板不同颜色的单板日均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色、橘黄色、浅黄色,黄色黄板的诱集效果最好,其单板日均诱虫量为29.65头,略高于橘黄色黄板,显著高于浅黄色黄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蓝粘虫板在套种爬地蓝果园一天各时段不同高度下诱杀害虫的效果,以离地(爬地蓝匍匐层高度)0.5、1.0、1.5和2.0 m处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测定黄蓝板诱集害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和蓝板对害虫诱杀效果不同,黄板在诱杀害虫的数量和种类上好于蓝板,以悬挂高度0.5 m诱杀效果最佳.一天各时段下...  相似文献   

10.
黄色黏虫板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大棚条件下测定比较了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等6种不同颜色的黏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并设置黄板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研究了黄板对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黏虫板颜色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影响显著,黄色黏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量最高,其他依次为绿色黏虫板蓝色黏虫板红色、紫色和粉色黏虫板。悬挂高度对黄色黏虫板的诱集量影响显著,番茄冠层上部15cm、冠层和冠层下部15cm处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冠层上部30cm和冠层下部30cm处的诱集量。黄板对温室内烟粉虱成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悬挂密度0.06、0.09、0.12片·m-2黄色黏虫板后的第8周,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4.18%、67.29%和80.01%。因此,黄板诱杀可用于控制设施大棚烟粉虱成虫种群。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色板、不同悬挂高度和不同时段对新疆地区温室立体架式草莓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诱虫效果,筛选出对温室草莓蓟马趋性最强的色板颜色、达到最佳诱虫效果时的悬挂高度及1 d内的虫口活动高峰时段。拟采用粘虫色板诱捕西花蓟马的方法进行诱虫效果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温室草莓西花蓟马诱虫效果最强的粘板颜色为蓝色,悬挂高度60 cm时诱虫效果较好,下午4时到6时的诱虫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诱虫板对梨木虱诱杀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运城梨园梨木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白、蓝3种诱虫板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诱虫板的诱杀效果最佳,梨木虱诱杀量是白色诱虫板的2.09倍,是蓝色诱虫板的5.86倍;白色诱虫板诱杀效果次之,而蓝色诱虫板诱杀到的梨木虱虫量最少。说明梨园悬挂诱虫板进行物理防控可行,建议在梨木虱大发生时,运城梨园中可悬挂黄色诱虫板,以降低园中梨木虱的虫口数量、减轻梨木虱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的最佳趋性颜色和建立色板应用技术。[方法]采用颜色筛选行为反应法和田间调查法对韭菜迟眼蕈蚊雄虫、雌虫室内颜色趋性和田间色板诱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韭菜迟眼蕈蚊雄虫、雌虫均对黑色表现出较强的颜色趋性,与黄色趋性基本一致,显著高于对红色、绿色、蓝色的趋性;色板诱集结果表明,黑板总体诱集效果好于黄板,显著高于蓝板、红板、绿板和白板,同一色板随悬挂高度的增高诱集效果逐渐降低,黑板仅对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较高诱集效果,对其他害虫诱集效果较差。[结论]在利用颜色趋性进行韭菜迟眼蕈蚊诱杀和监测时,应尽量选择黑板,放低悬挂高度,可以获得较好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治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辣椒有翅蚜虫,推广庭院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庭院蔬菜农药喷施次数,在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进行了黄色黏虫板防治庭院辣椒有翅蚜虫的试验。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每种处理下黄板正反面的诱虫总量、蚜虫数和其他虫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黄色黏虫板对庭院辣椒有翅蚜虫诱杀效果明显,每60 m2挂板2块,悬挂高度1.0 m,方向朝北的诱杀效果最好,诱虫量分别为35头/(60 m2·d)、29.90头/(60 m2·d)、34.19头/(60 m2·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及其田间发生规律,为葡萄蓟马达到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桂葡3号’葡萄的两个生长季中,悬挂不同种类(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不同间距(3、4和5m)、不同高度(1、1.5和2 m)的粘虫板,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调查粘虫板上蓟马的虫口数来评价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好于黄色、黄色信息素粘虫板;蓝色粘虫板间距为4 m时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好于蓝色粘虫板间距为3和5 m;悬挂高度为2 m的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较好;蓝色粘虫板的防治效果达到45.8%~49.6%。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后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结论】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第2个生长季蓟马虫口数要高于第1个生长季,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通过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为2m,间距为4m来诱杀葡萄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9.6%。  相似文献   

16.
黄色粘虫板对香蕉害虫的诱杀作用及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板诱杀香蕉害虫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巴西蕉为供试品种,采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香蕉害虫,研究其杀虫效果。[结果]黄色诱虫板在蕉园的诱虫谱较广,可诱杀8目24科小型昆虫的成虫。其对目标微小害虫如花蓟马、交脉蚜、冠网蝽等的诱杀作用较明显,诱虫量分别占总诱虫量的41.10%、14.80%和3.97%。不同时期的诱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8月中旬~10月中旬诱虫量最多,占总诱虫量的53.80%。在不采取其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黄色诱虫板对花蓟马、交脉蚜、冠网蝽等的田间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1.3%、44.3%和37.1%。[结论]黄色粘虫板对香蕉害虫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颜色色板对樱桃园果蝇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樱桃果蝇对不同颜色的趋性,指导田间色板诱虫,本试验采用10种不同颜色的色板研究樱桃果蝇成虫对颜色的趋性及室内和田间的诱虫效果,并进行了3个悬挂高度色板对该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绿色和黑色色板诱集到的樱桃果蝇成虫数量最多,其诱集效果显著高于生产上普遍用于监测的黄色,而黄色对樱桃果蝇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其余7种颜色;色板置于树干离地1.5 m(中部)诱集到的樱桃果蝇成虫数量最多,与0.8 m(下部)、2.0 m(上部)之间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用绿色和黑色色板监测樱桃果蝇成虫发生动态,高度以樱桃树干中部位置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对草莓西花蓟马集诱效果最佳的粘虫板。[方法]研究比较6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西昌市草莓西花蓟马的集诱效果。[结果]对西昌市草莓西花蓟马的集诱效果最好的是黄色粘虫板,然后依次是蓝色粘虫板、白色粘虫板、绿色粘虫板、红色粘虫板,黑色粘虫板的集诱效果不明显。[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西昌市粘虫板防治草莓地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趋光性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木蠹象是华山松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为了制定该虫的诱集方案,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开展华山松木蠹象灯光诱集与色板诱集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 LED 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著多于其他光源。6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著多于其他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 m、3·0 m、4·5 m 3个高度下没有显著差异。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中,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4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的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 nm),距地面1·5 m 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平均每天每板诱虫1·28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寻找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的科学方法。【方法】2010-04-05,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选择发生小麦吸浆虫越冬后出土幼虫虫口基数不等的麦田4块,采用自制大小为30 cm×20 cm,颜色分别为黄色、红色和蓝色的3种粘板,研究粘板颜色、设置高度(下沿距地面高度分别为40,70和110 cm)对小麦吸浆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自制粘板以及市售10 cm×10 cm自带黏胶黄色粘板(以下简称市售黄色粘板)和性诱剂诱芯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田间诱捕试验。【结果】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均能诱捕小麦吸浆虫成虫,但诱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下沿距地面40 cm、自制黄色粘板的诱虫效果最多,诱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颜色、两种高度处理的自制粘板,市售黄色粘板和性诱剂诱芯的诱虫量均较少。【结论】自制黄色粘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小麦吸浆虫成虫诱捕手段,用于监测小麦吸浆虫成虫的发生动态,在田间使用时以下沿距地面40 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