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信泽  王兴章 《海洋渔业》2000,22(3):123-125
<正> 一、刺参增养殖发展现状及主要方法 海参属棘皮动物,全世界约有11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其中有增养殖意义的主要有刺参、梅花参、糙海参、白底辐肛参等4种。北方地区主要为刺参,我国黄海34°N以北沿岸均有分布。 我国对刺参的开发利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过去基本处于只捕不养状态,年产量仅几百吨(干品)。解放以后,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自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又称仿刺参、海参,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北方沿海,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除刺参外,我国的海参主要经济种类有20多种,主要产于我国南部海区,且大多肉刺少,人们的认可程度低,价格较低。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海参进口国,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消费海参1.5万吨左右(以干品计),其中一半以上靠进口。需求的增加、采捕强度增大,造成我国刺参资源量和产量的急剧下降。刺参的价格近几年不断上涨,价格的上涨直接促进了刺参养殖、贸易和加工产业的发展。2005年大连市刺参增养殖面积达到4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视海参为佐膳佳品 ,但长期来只重捕不重养 ,造成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为加速刺参增养殖的发展 ,促进渔业经济高效发展 ,现就我市刺参增养殖业现状及技术进行分析。1 增养殖现状我国刺参的年产量仅几百吨 (干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开始刺参人工育苗试验 ,至八十年代中期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操作系统 ,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近年来我国辽宁、山东、江苏以北海区的刺参增养殖业取得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山东发展规模极其迅速 ,成为刺参鲜、干品的最主要产区。去年我省刺参产量 640吨 ,占全国…  相似文献   

4.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产于黄渤海,其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经济价值可观,所以近几年刺参价格居高不下,刺参的增养殖发展很快。虾池养参是刚刚兴起的养殖模式。由于对虾养殖的利润下滑以及病害问题严重,在我国北方山东、辽宁地区的很多对虾池塘改养刺参。但刺参在  相似文献   

5.
2018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我国北方经历了罕见的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沿海养殖的海参(刺参)出现了大面积死亡。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海参绿色高效养殖岗位专家一行走访了沿海多家海参养殖企业,查看了海参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和浅海增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和浅海增养殖海参基本未受此次高温天气的影响,未发现海参死亡现象,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6.
刺参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国内消费大众的广泛关注,市场需求量大,加上刺参的育苗、养殖技术和加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使得产业发展迅速,渔民养殖收益明显提高。据统计,2009年我国海参增养殖产量为10.2万t,海参产业总产值达到200多亿元。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刺参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8.
刺参为海参中食用价值最高的海参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人工养殖正日益得到关注。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刺参池塘养殖生产,2005年大连市刺参增养殖面积达到3.8×10~4hm~2,山东省海参养殖面积达3×10~4hm~2,海参养殖总产值达70亿元以上。近年来关于刺参池塘养殖实用技术的报道很多,但关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基  相似文献   

9.
南方工厂化鲍参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刺参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较耐高温、体壁厚、胶原蛋白、粘多糖等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经济价值为刺参的2~3倍。随着红刺参繁殖驯化的成功,成功打破了海参增养殖的海区限制,将海参增养殖海域扩展到南方海域,利用南方冬春季进行海参养殖能有效避免海参冬眠现象,缩短了海参的生长周期。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畸形扩张导致了鲍鱼养殖业饱受病害困扰,养殖成功率急剧下降,工厂化养殖更甚,如何优化  相似文献   

10.
薛清儒 《齐鲁渔业》2007,24(11):14-16
海参在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而有增养殖意义的有20余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最为名贵,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属温带种,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周围海域。刺参体长一般在20~30 cm,宽3~6 cm,  相似文献   

11.
孙振兴 《齐鲁渔业》2004,21(3):49-49
刺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我国已报道的20多种食用海参中,刺参的营养价值最高。据测定,每100克鲜刺参含蛋白质21.5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1.1克;刺参体内还含有钙、铁、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刺参含有粘多糖、硫酸软骨素、海参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细胞衰老、抗肿瘤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刺参已经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增养殖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刺参捕捞和增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从2004年的近3万吨,发展到2016年的20.4万吨。在传统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往往根据海参是否有"刺"以及"刺"的多少来选购海参,刺参历来是市场上的上品,特别是刺多、刺长、体壁(肉)厚的刺参更是上品中的极品,价格更高,因此刺参  相似文献   

14.
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热带海参,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海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野生糙刺参资源量不断下滑,对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迫在眉睫。目前,糙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而其人工养殖技术尚待完善。为研究热带海参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2010年~2011年通过在西沙群岛3个不同海区[港池内(A区)、港池外(B区)、泻湖(C区)]进行了糙刺参的幼参和成参的网笼养殖试验,定期监测笼内幼参及成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研究热带海参野外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热带经济海参糙刺参幼参和成参均可以实现野外网箱养殖。成参在低密度下7个月网笼中成活率100%,体质量少量下降,其中在A区网箱养殖成参的效果明显优于C区;低密度下大规格幼参a(3 cm左右)比小规格幼参a(1.5 cm左右)生长率更快和成活率更高;而A和B海区由于营养盐、底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幼参和成参的养殖效果要优于C区。因此,利用网笼在野外养殖糙刺参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对海参规格和养殖地点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刺参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被列为“八珍”之一,在海参中最为名贵。营养价值极高。刺参在我国适宜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是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北方沿海养虾面积很大,约有几百万亩,由于虾池不断老化,养虾业呈下滑趋势,利用虾池养殖刺参、加适当的投入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养殖对虾和虾池养殖文蛤之后又一养殖热点。在3~15米海域则是进行筏式和海底沉箱养殖刺参的优良区域。一、刺参养殖现状2003年我国干海参总产量3…  相似文献   

17.
刺参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在我国,刺参主要盛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近些年,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浅海筏式养殖在我省尤其在闽东地区海域悄然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超过1:2),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继鲍鱼之后又一大海水养殖产业。现将刺参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刺参的增养殖方法也逐渐多样化,由底播增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池塘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养殖到人工控温集约化养殖,发展很快。刺参增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我国渔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就目前这些养殖模式来看,它们都只利用了底层的空间,而中上层水体未能充分利用,致使刺参的产量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9.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属(图见彩中插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大连及山东半岛已大规模开展各种方式的海参养殖,我县沿海海湾  相似文献   

20.
海参有海中人参的美誉。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价格也不断攀升,鲜海参价格已从原先的120元/kg上涨到200元/kg。由于养殖海参经济效益较高,在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刺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已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笔者在2007年4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